- +1
平安集团押宝区块链3年:同业票据交易链覆盖交易超12万亿
“现在中国在区块链方面的专利总数刚刚超过美国,我也相信中国在技术、应用场景各个方面未来也绝对有能力超越美国和其他国家,” 平安集团副首席执行官兼首席信息官兼首席运营官陈心颖表示。
2月6日,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平安集团”,601318.SH;02318.HK)旗下科技公司金融壹账通推出区块链的突破性解决方案——壹账链。平安集团表示,已经解决了区块链在金融行业中的瓶颈——吞吐量效率、隐私保护和部署管理三个难点,光在同业票据交易链应用上已覆盖交易额超12万亿,相当于全球虚拟货币总价值近6倍。
中国平安旗下科技公司金融壹账通推出区块链的突破性解决方案——壹账链。资料图陈心颖透露,其实平安集团萌发组建区块链技术团队是在三年前,彼时平安想在海外投资区块链公司,然而倍感失望,“发现国外当时很多的所谓区块链技术还是应用在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上,有些是虚拟货币创业失败才转型做区块链,在其他金融领域应用非常少,底层技术也需要改造”。因此平安集团招兵买马组建了自己的区块链团队。
至于平安在区块链上的野心,金融壹账通首席技术官兼首席运营官黄宇翔在接受澎湃新闻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表示,“平安集团的定位是金融加科技,区块链是中间非常重要的一块。马总(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认为将来生态圈的建设是要多方动态参与构建的,区块链是一个非常好的底层技术。”
黄宇翔还表示,并不是每一个场景都适合区块链,但可以想象,银行、保险或投资企业都能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宏观生态圈的话,这个网络可能是一个区块链。
区块链技术虽好,但应用在金融领域始终有些“消化不良”,具体分别是决定区块链性能效率的吞吐量效率、决定安全性的隐私保护以及如何化繁为简的部署管理。
金融壹账通董事长兼CEO叶望春直言,比特币、以太币等数字货币应用了共有链,吞吐量不高。并且共有链节点随时可以加入,网络总量比较大,很难知晓节点具体在哪。而企业级的应用需求是比较苛刻的,特别是在金融市场,因此区块链有些“水土不服”。
“效率是考核区块链性能的核心要素,所以也是区块链技术领域的普遍痛点,受此制约,很多企业被迫采取多链并行的解决方案。”黄宇翔表示,壹账链提出FiMAX(壹账链区块链底层框架) Core高性能底层,这一方案成功让区块链关键性能指标显著提升超过200%以上。
金融壹账通科技中心区块链产品总监陆一帆表示,升级硬件后能实现区块链上每个节点数万级别的吞吐量,自主研发的国密加速技术(GCCA),使得效率相较所有已知开源版本提升近100倍。
安全性始终是区块链技术能否在金融领域深入落地的核心要素,安全系数越高,为各种金融场景提供多层次隐私保护的解决方案也相应丰富。要知道,各家金融机构都不会愿意把自己所有的商业数据放在共享网络上让竞争对手看见。
壹账链相关人士称,已在零知识证明库、可授权加解密、匿踪查询搜索、身份混淆机制等四个方面实现了突破,“当第三方无法对商务信息进行解密的情况下,零知识证明协议可以实现对这一信息本身的正确性进行验证。”
节点准入、统一集中配置管理是高效网络空间管理的核心。而“应用部署难、管理难”两大难题也成为掣肘区块链发展的关键点。壹账链方面表示,已经实现了异地快速一键部署,同时,还满足了用户个性化需求,例如让用户自定义区块链的多种参数,提供多样性的区块链部署。
金融壹账通目前已在12个相关场景及领域进行探索。在落地层面,壹账链平台已在黑名单共享、供应链金融、金融机构一账通、小微企业贷款平台、资产平台等有多个场景投入使用。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金融壹账通区块链已覆盖交易额超12万亿元、注册金融机构800余家,壹企银融资平台接入中小企业节点数近17000个。此外,平安集团在区块链领域累积发表专利达到57个。
陈心颖针对应用场景举例称,基金公司要通过银行、互联网、金融机构卖基金,结算要通过支付公司去和另外一家银行对接,这么简单的交易,在现阶段通常要四五个载体,信息、资金、资产流要重新验证很多次,既不高效又不安全。而区块链因为不可篡改安全性提升,加之效率提升,会改变市场格局,弱化金融机构的中介角色,交易更加直接。
此外,壹账链在建立区块链联盟网络时,可通过为监管部门提供高权限密钥,打造数据更全面、方式更透明、保护隐私、提高效率的监管环境。
区块链投资风头正劲。麦肯锡报告数据显示,2014年,在全球区块链的行业发展中,金融行业区块链的资金投入规模仅约0.4亿美金,预计这一数字到2019年将增长十倍,达到4亿美元。目前,在全球区块链试点应用场景的行业分布中,金融行业的场景占比已经超过了50%,未来五年区块链技术还将进一步扩展应用。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