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宇文所安:金陵的烟雾

2022-09-11 19:2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南大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中秋,少不了赏月,也少不了诗词。

六朝古都南京,不仅有深厚的历史底蕴,还有浩荡绵延的“文脉”。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在这里吟诗作赋,留下千古名篇。

“金陵王气”“六朝烟水”,文字中的金陵城总是和“烟雾”纠缠在一起。这股“气”时而恢弘,时而忧伤,和月色一样朦胧。杜牧那首流传甚广的《泊秦淮》,就是将“月色”和“烟雾”两组意向组合在了一起。今天,南大社为各位准备了宇文所安自选集《华宴》中的一篇,一起在历史的烟雾中,探寻世界文学之都的“气”。

金陵的烟雾

金陵的烟雾与迷漫的五湖烟雾不同。五湖为范蠡以及希望远离仕途、出世甚至得道成仙的后来人提供了可能性,但是金陵的烟雾充满伤感和逝去的繁华。

首先让我们重温一下诗人们常用的一种手法,就是以一幅开阔清晰的画面开场,然后再描绘一幅隐藏在烟雾后的画面。接下来,让我们回想一下烟雾的政治意义,也就是说,它能够在皇家清晰可见的帝国版图之外创造出一个隐蔽的空间。如果我们把这两个原则同时投射到历史上,我们就会得到金陵﹕它的王朝如鸿鹄一般飞去,只留下烟雾中的空城。如此一来,烟雾弥漫的画面既存在于现代的帝国秩序以外,同时也是已经消失的帝国秩序残留的遗迹(我们不要忘记在唐代,北方王朝被视为正统,而不是像宋朝直到现代人所以为的那样以南朝为正统)。

唐代诗人在眺望金陵的时候,对这个城市的历史传奇极为熟悉。城市的绝大部分已经荡然无存了。隋朝的开国皇帝下令将金陵夷为平地——那是这座后来称为“南京”的城市所经历的众多无情破坏中第一次严重的摧毁。曾经一度,这座城市是一个权力中心。据说这里的“王气”如此强盛,以至于搅得秦始皇心神不宁,下令开秦淮河以疏散之。当诸葛亮看到这座吴国的都城,他感叹道,石头城犹如虎踞,而钟山则犹如龙蟠。

到了温庭筠的时代,这座城市充满诗意的烟雾已经成形了。温庭筠用“气”的变化来解释这座城市从权力中心到伤心之地的转变过程﹕

鸡鸣埭歌

……

盘踞势穷三百年,朱方杀气成愁烟。

……

“杀气”对于这座富有文化与诗意的城市来说是一种暴力性很强的气质,但是建康确实曾是一个军事重地,当得起那份让秦始皇担忧的“王气”。经过南朝的几个世纪之后,那种暴烈能量逐渐消逝殆尽了;“气”逐渐变厚,失去了能量,最终变成了烟雾。到温庭筠的时代,烟雾已经具有潜在的伤感与诗意,但在此处那份伤感被解释为先前活力的消失。

如果烟雾弥漫的空间能够容下那位极有手段的政治家范蠡,它同样能够容下一个已经逝去的、曾经充满活力的政体。那是一幅描绘缺席的图画,正如吴融在九世纪下半叶写的这首诗一样﹕

秋色

吴融

染不成干画未销,霏霏拂拂又迢迢。

曾从建业城边路,蔓草寒烟锁六朝。

虽然“锁六朝”这个短语是典型的晚唐表达方式,它还是会让我们思索﹕一个可见的空间怎么能够“锁”住一个历史年代呢?我们可以说﹕烟雾笼罩一个空间,六朝所有重大的历史事件都在这个空间中发生——要看到那个空间就意味着看到了历史。

最著名的一首金陵诗是以烟雾和月光开头的,这是备受诗人青睐的一种组合﹕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在这首诗中运用的诗歌技巧是很明显的,完全符合王昌龄在《诗格》中提出的“直树一句,第二句入作势”,意即“题目外直树一句景物当时者,第二句始言题目意是也”。

诗中的情景是以烟雾和月光开始的,两个意象既照亮了夜景又让它变得朦朦胧胧,为一个传统的诗歌子题,“乘舟时倾听黑暗中传来的歌声”,创造了清晰的空间。王昌龄的《江上闻笛》是这个意境绝好的代表。在这个诗歌意境通常的模式中,诗人或者揣测乐师或歌女的心情和身份,或者像在白居易《琵琶行》里面那样去和歌人相见。可这是金陵的秦淮河,这里的历史被“锁”在了烟雾之中。诗人听到的,是在陈后主著名的《玉树后庭花》中如幽灵般重现的历史,这首歌的哀艳预示了陈朝覆灭的命运以及金陵这座城市接下来被夷为平地的噩运。

歌声是“隔江”传来的,穿过了被月光照亮的烟雾。诗人知道歌女是“商女”,这种知识使他能够传达歌曲的“教训”﹕对她来说,这只是一首艳歌而已,可是对诗人来说,这首歌满载着沉重的历史;如果歌女也了解这段历史,她就不会唱这首歌了。这首诗中重要的一个字是“犹”,过去延续到今天,和现在一起并存于这个“王气”变为“愁烟”的地方。这一变化发生在南朝三百年统治之后,就是陈后主写这首歌的时候。就像这个“犹”字,烟雾连接起过去与现在,将历史召唤回来,在烟雾中半隐半现。

几十年以后,诗人罗隐也在秦淮河畔的酒家近旁泊舟。这种情境当然非常富于诗意,他也果然赋诗一首,诗的开头运用了与杜牧诗相同的技巧。罗隐诗中的画面不如杜牧诗那样连贯与合理( 烟雾和强风很难共存),可是烟雾作为对这座充满历史记忆的城市的诗歌能指,出现在诗的开头。罗隐也重新营造了历史,但他借用了月光中“六代精灵”的隐现来实现这个效果。在这首诗里,我们还注意到“王气”化为水波。

金陵夜泊

罗隐

冷烟轻澹傍衰丛,此夕秦淮驻断蓬。

栖雁远惊沽酒火,乱鸦高避落帆风。

地销王气波声急,山带秋阴树影空。

六代精灵人不见,思量应在月明中。

虽然九世纪的诗人继续在清晰可见的画面和烟雾弥漫的画面之间寻找平衡,烟雾迷蒙的画面已经成为代表了“诗意”的典型意象。幸好唐代诗人常常十分明白地告诉我们什么是具有“诗意”的。八世纪末,韦应物在拜访王侍御的时候,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份证明﹕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

韦应物

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

怪来诗思清入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这幅寒冷清晰的画面,可以和雍陶心目中富有“诗意”的画面形成对比,这首诗大约作于公元830 至840 年之间﹕

韦处士郊居

雍陶

满庭诗境飘红叶,绕砌琴声滴暗泉。

门外晚晴秋色老,万条寒玉一溪烟。

当我在《全唐诗》中搜索材料时,在系于戴叔伦(732—789)名下的诗中发现了几个非常有特色的例子,比如说下面这一尾联﹕

回首风尘千里外,故园烟雨五峰寒。

然而,当我将《全唐诗》中的戴诗和戴叔伦集的一个现代笺注本进行比较,我发现我选出的每首戴诗都是由后代诗人所作、被误系于戴叔伦名下的(见蒋寅,《戴叔伦诗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这是值得注意的证据,说明虽然烟雾的意象存在于整个唐代的诗歌,但是那个变得富于传统“诗意”的烟景意象却是在九世纪时形成的。

而之所以有很多诗人笔下的烟景被误系于戴叔伦名下,恐怕多半是因为司空图曾经引用过的著名诗评﹕“戴容州云,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

戴叔伦的烟雾诗学是一团模糊,其中除了生烟的良玉,别的什么都没有。它缺少龙爪的闪现,钟山的“龙蟠”。烟雾曾经是“王气”,而消失在五湖烟雾中的范蠡也曾击败中国当时最有实力的王国,那王国的统治者在自己的都城沦陷时还在做着称霸的美梦。龙不一定是真的,但是它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可能性,它必须具有随时出现的潜力,否则烟雾就只是空虚的烟雾而已。

原标题:《宇文所安:金陵的烟雾》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