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重磅!潍坊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青年人才集聚的若干措施》

2022-09-09 18:5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9月8日,潍坊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工委书记刘太福,市委编办副主任、市机关事业单位运行监管服务中心主任陈仁栋,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井光进,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立新,市住建局三级调研员张希林,介绍我市进一步加快青年人才集聚的举措,并回答记者提问。

《若干措施》的出台背景

为进一步加大青年人才集聚力度,吸引更多年轻人才,让潍坊这个城市更具有活力,打造青年友好型城市,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9月6日,市委组织部会同市委编办、团市委、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住建局等7个部门单位,聚焦更大力度吸引集聚青年人才,对全市人才政策进行了再创新、再提升、再优化,研究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青年人才集聚的若干措施》,这个文件既立足当前、符合实际,又着眼长远、适度超前,形成了18条具体措施,成为“30条”在青年人才领域的“加强版”“升级版”。我们聚力打造“政策洼地”,坚持“外地能给的潍坊也能给、外地已给的潍坊最优惠”,强化了区域人才政策比较优势,在不少方面取得新突破,实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彰显了潍坊人才政策的领先性、竞争力和美誉度。

《若干措施》的主要特点

01

一是政策领先性强。

瞄准省内一流,对比原有政策规定,大幅提升了青年人才资助标准。比如,对博士给予最高每人每月6000元、期限5年的生活补助和30万元的一次性购房补贴,对硕士、本科生(预备技师)、大专生(高级工)分别一次性给予12万元、8万元、3万元购房补贴,一名博士累计最高补贴66万元,夫妻双方均为博士的可叠加享受。

02

二是政策覆盖面广。

对部分原有政策支持范围进行了扩展,政策支持覆盖范围更广。比如,首次将大专生、预备技师、高级工、中级工、中专生纳入生活补助发放范围。又如,将博士研究生纳入配偶随迁安置、子女入学等绿色通道保障范围,让更多优秀青年人才享受优待和便利。

03

三是政策支持精准。

根据我市产业发展需要,分类给予青年人才差异化支持,提升了政策支持的靶向性和实效性。比如,对全球TOP200和“双一流”建设高校毕业的博士、硕士、本科生,生活补助期限由3年延长至5年。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新全职引进的毕业于全球TOP200高校和全国学科评估A类专业,本科阶段就读于“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博士、硕士,最高可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专项购房补贴。

04

四是政策创新性强。

立足我市发展需求和人才工作实际,进一步优化政策布局。比如,对毕业5年内或35周岁以下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外地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人员,本人、配偶或父母户口为潍坊并申请返潍的,按照“同级对口、双向选择、服从调剂”原则,经考察择优安置到我市空编空岗的机关事业单位;对博士研究生等高层次人才,实行“双落户”制度,支持校地联合引才育才用才等。

《若干措施》的主要内容

《若干措施》包括更大力度吸引集聚青年人才来潍回潍留潍、拓宽青年人才引进渠道方式、优化青年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构建青年人才发展一流生态等四部分,共18条。

01

第一部分是更大力度吸引集聚青年人才来潍回潍留潍,主要是大力引进硕博人才,加大对符合条件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的生活补助力度;实施四十万大学生集聚计划,力争5年内全市新引进大学生突破四十万人;实施技能人才提质计划,深入推进省市共建山东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示范区,最大限度把各方面优秀人才汇聚起来,让更多青年才俊爱上潍坊、牵手潍坊、圆梦潍坊。

02

第二部分是拓宽青年人才引进渠道方式,主要是实施“金种子”支持计划,加大市外高校引才奖励,激励驻潍高校留才,加大用人主体支持力度,实施人才返潍安置,提升“才聚鸢都”引才“直通车”,把潍坊打造成人才向往之地奔流之地。

03

第三部分是优化青年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主要是推进事业单位人才引进改革,每年组织事业单位急需紧缺专业人才招引活动;大力支持专业技术人才,推进高层次人才“双落户”制度,精准建立符合青年人才成长规律的全链条支持机制,让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

04

第四部分是构建青年人才发展一流生态,主要是支持青年人才创业,完善高层次人才配偶随迁安置,提高青年人才购房补贴标准、人才公寓保障水平和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开通子女就学绿色通道,竭尽所能提供最优服务,让广大青年人才在潍安心、工作顺心、生活舒心。

中国报道记者

潍坊籍在外地工作的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人员申请返潍,以及来潍工作的高层次人才配偶申请随迁,具体向哪个部门提出申请,如何办理?

陈仁栋答

文件第8条和第14条其实已对此进行了明确。对返潍人才和高层次人才随迁家属,分别按照“同级对口、双向选择、服从调剂”和“同级就近就优”的原则,安置到我市空编空岗的机关事业单位。具体申请程序为:首先,提出申请。申请人在市级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向潍坊市委编办提出申请;申请人在县级机关事业单位或乡镇(街道)工作的,向希望调入县市区的机构编制部门提出申请(其中,申请人在镇街工作,希望调入潍坊市属开发区代管街道的,向相应市属开发区党群工作部提出申请)。第二,沟通对接。由受理申请的机构编制部门协调申请人和空编空岗部门(单位)进行对接。第三,考察反馈。申请人与用人部门(单位)进行双向选择,达成一致的,由用人部门(单位)进行组织考察,并按程序办理调配手续。

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

高质量教育是潍坊的三大优势之一。在吸引集聚青年人才方面,教育系统下步有哪些新举措?

井光进答

教育不仅培养人才,更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在加快青年人才集聚中体现更多担当、发挥更大力量。下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在发挥高校优势上挖潜力,拓宽吸引集聚青年人才的方式渠道。我们将用好部省共建职教高地示范区有利契机,充分发挥21所驻潍高校优势,建强潍坊市产教融合研究院,会同组织、人社等部门建立驻潍高校留才激励机制,设立“驻潍高校留才奖”,符合条件的按照增量生均大专生和学士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不同层次类别分别给予驻潍高校学生就业部门1000元、2000元、4000元不等的专项支持,加快建设青年技能型人才聚集的职教城。

二是在创新推进平台载体建设上求突破,营造吸引集聚青年人才的良好环境。我们将通过实施“金种子”支持计划,着眼市属及以下企业未来一段时期急需紧缺专业人才需求,从本科以上高校中提前遴选一批有意来潍创新创业的优秀在校生,用人单位与其签订“信用合同”,给予一定学费补助,意向用人单位负责“金种子”学生的实习及实习期间生活补贴。对毕业后全职到意向用人单位工作的,按学费补助的30%给予用人单位补贴,努力打造校企精准对接沟通平台。

三是在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上下功夫,打造吸引青年人才集聚的金字招牌。我们将用好14项国家级、19项省级改革试点,激发办学活力,提升教育品质,办好老百姓家门口每一所学校,不断增强80后、90后群体对教育的获得感,建设本地人为之自豪、外地人为之向往的半岛宜学城、教育品牌市。同时,将进一步完善青年人才子女就学绿色通道制度,以更大力度、从更大范围为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子女提供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中职教育的入学就读服务,真正让教育成为吸引青年集聚的金字招牌。

山东商报记者

潍坊市在2022年4月份调整了大学生生活补助、购房补贴政策,短短5个月的时间,对政策又进行了调整,请问本次出台的新政策和前期政策相比,有什么新的变化?

刘立新答

高质量发展,人才是保证。本次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快青年人才集聚的若干措施》,是新形势下吸引以毕业生为主体的青年人才来潍就业创业,壮大各类青年人才队伍政策的“升级版”,特别是青年人才来潍创业生活补贴、购房补贴政策,与以往相比,含金量更高、普惠面更广、突破性更大。

(一)扩大了发放范围。一是从补贴覆盖范围看,这次补贴政策扩面在原来的企业、民办非企业、社会团体、事务所、个体工商户、学院、医院、科研院所、重点新型研发机构就业或自主创业的基础上,首次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纳入覆盖范围,政策扩面之广全省居首。二是从发放对象来看,在原来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毕业生的基础上,将企业、个体工商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职引进或自主创业的毕业5年内大专生、预备技师、高级工、中级工、中专纳入了发放范围,政策惠及更多人群。

(二)提高了发放标准和延长了发放期限。生活补贴方面:博士研究生按照每人每月6000元、期限3年的标准发放,对企业、个体工商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重点新型研发机构全职引进的全球TOP200和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博士研究生补助期限提高至5年,补贴力度全省乃至全国,都是最高的。硕士研究生按照每人每月2000元、期限3年的标准发放,对企业、个体工商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重点新型研发机构全职引进的全球TOP200和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硕士研究生补助期限提高至5年。本科毕业生按照每人每月1000元、期限3年的标准发放,对企业、个体工商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重点新型研发机构全职引进的全球TOP200和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毕业生补助期限提高至5年。大专毕业生按照每人每月500元、期限3年的标准发放。购房补贴方面:对新来我市就业创业且符合条件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毕业生(含预备技师)、大专毕业生(含高级工)购房补贴标准由原来的30万、10万、7万、2万提高到30万元、12万元、8万元、3万元。对企业新全职引进的毕业于全球TOP200高校和全国学科评估A类专业,且本科阶段就读于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最高可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专项购房补贴。综合目前的潍坊房价,我市购房补贴政策的性价比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最高的。

由此,本次人才新政让每名符合条件的博士研究生可享受21.6万元生活补助,其中,全球TOP200和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博士研究生可享受36万元的生活补助;硕士研究生可享受7.2万元生活补助,其中,全球TOP200和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硕士研究生可享受12万元的生活补助;本科毕业生可享受3.6万元生活补助,其中,全球TOP200和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研究生可享受6万元的生活补助;大专毕业生可享受1.8万元的生活补助。再加上购房补贴,来潍就业创业的博士、硕士、本科、大专毕业生可分别最高享受66万元、24万元、14万元、4.8万元。

同时,在持续提高青年人才生活补贴、购房补贴之外,本措施在优化青年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政策方面也是干货满满、亮点多多。职称方面,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符合条件的博士研究生可通过“直通车”制度申报高级职称。业绩突出的专业技术人员,可破格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职称;优化人才服务方面,着力破解政策制定中的难点堵点,对纳入“才聚鸢都”引才品牌活动对接的“高精尖缺”人才,符合条件的,经评估认定可直接入选全市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支持范围。这一系列人才新政的出台,真正彰显了市委以人才引领发展的决心和魄力。

中国山东网记者

本次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快青年人才集聚的若干措施》,首次将生活补贴范围扩大到技工院校毕业生,是一个历史性突破,请问,当时制定这个政策,是出于什么考虑?

刘立新答

技能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市技工院校已达16所,全日制在校生人数3.4万余人,教职工2600余人,年招生稳定在1.3万人左右,年培养技能人才1万余人,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十三五时期,我市技工院校累计培养毕业生4.26万余人,不少优秀毕业生已经成为各行业、企业的业务骨干,成为了新时代全市经济建设的生力军。目前,我市技工院校呈现出布局结构不断完善、专业特色日趋鲜明、校企合作不断深化、职业技能竞赛成果丰硕的良好发展势头。特别是今年,技工教育“双优工程”建设成效显著,获评省技工教育优质校1所、优质专业群建设单位2个,数量位居全省第一;7所技工院校入选全国首批工学一体化建设试点院校,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全国前列。

本次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快青年人才集聚的若干措施》,突破性的对毕业5年内新到我市企业、个体工商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职工作的取得预备技师、高级工、中级工职业资格的技工院校全日制毕业生以及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毕业生,分别给予每人每月1000元、500元、300元、300元生活补贴,连续发放3年,是我市首创之举。所以说,制定本条政策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励广大技工院校毕业生来潍、回潍、留潍就业创业,不断壮大我市高技能人才队伍,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秀技能人才支撑。

潍坊日报记者

新来潍人才可租住政府筹集建设的人才住房,请问这些人才住房的建设标准是什么?租金方面有什么优惠政策?

张希林答

关于人才住房建设方面。近年来,为加大人才吸引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住房工作,坚持高标准建设、专业化运营。一是项目布局合理化。近几年筹集的人才住房,大部分在城区中心地段或产业园区周边,区位优势明显,方便人才工作生活;二是装修标准统一化。家具家电配套齐全,均达到拎包入住标准;三是运营管理专业化。项目均由市或县市区的城投公司进行专业化运营管理,让各类人才住的舒心、放心、安心。

关于租金优惠政策。对于高层次人才实行以下租金优惠政策:A类人才租赁住房面积一般不低于190平方米,免租金;B类人才租赁住房面积最高160平方米,免租金(最长期限3年);C类人才租赁住房面积最高120平方米,免租金(最长期限3年)。A类人才全职在潍工作满10年,可无偿获赠免租住房。博士、硕士、本科、专科毕业生租住人才住房最长不超过6年,2年一个租期,共3个租期。首个租期的租金标准为:博士免租金,其他类别人才按同地段相近品质房屋市场租金的30%确定;第二、三个租期的租金标准按同地段相近品质房屋市场租金的 50%、70%确定。

我市人才住房申请实行“全程网办”,通过潍坊市住建局官网(http://jsj.weifang.gov.cn)进行申请。由住建、人社、民政、自然资源规划部门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联审,经审核符合规定条件的即可入住人才住房。

各部门咨询电话

市委编办0536-8789704

市教育局0536-8096381

市人社局0536-8269393、8096835

市住建局0536-8097010

原标题:《重磅!潍坊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青年人才集聚的若干措施》》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