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伤口愈合的新理念——湿性愈合简介
原创 启明中心 启明健康俱乐部
什么叫湿性愈合?
使用各种新型敷料,促进坏死组织、痂皮的软化、溶解、清除,营造适度湿润、微酸、低氧或无氧及接近于体温的伤口温度的微环境,从而加快伤口愈合。
正常伤口的愈合过程
第一阶段:炎症期
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在炎症期里会发生凝血反应和炎症反应,伤口就会表现出红,肿,热,痛,这个过程一般从开始受伤持续2到4天。
第二阶段:增生期
主要参与的细胞是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和上皮细胞,伤口表现为肉芽填充,伤口收缩以及上皮爬行。增生期的持续时间要到受伤后24天左右。
第三阶段:重塑期
这一阶段可以持续数年之久。巨噬细胞的参与和胶原蛋白的重建使血管萎缩,使伤口疤痕收缩、颜色变浅。
■ 伤口处理的发展历史
18世纪以前,伤口护理主要依靠经验,多使用自然物品。
到了19世纪,微生物学家巴斯德使用干性敷料覆盖伤口,保持伤口干燥,避免细菌感染,成为主要的伤口护理方法,开创了干性愈合的先河。
该理论认为,伤口愈合需干燥环境,有大气氧的参与可以促进伤口愈合,透气的敷料才能使伤口获得足够氧气,以供细胞生长的各种生化反应所需。
■ 干性愈合的弊端
1.创面局部脱水,形成结痂,阻碍上皮细胞生长修复
2.生物活性物质减少,延缓愈合速度
3.敷料与伤口新生肉芽组织粘连,更换敷料时损伤创面
4.频繁更换敷料,使创面局部温度下降,细胞分裂增殖速度减慢
5.创面与外界无阻隔性屏障,不能阻隔细菌入侵,感染机会增多
6.结痂造成伤口疼痛
■ 湿性愈合理论的产生
1958年,奥德兰首先发现水疱完整的伤口比水疱破溃的伤口愈合速度明显加快。
1962年,英国的G.D.Winter博士在研究中发现,用聚乙烯膜覆盖猪的伤口,其上皮化率增加了1倍。首次证实:湿润且具通透性的伤口敷料加速愈合过程,并将成果首次发表于《Nature》杂志。
1981年,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外科系首次发现新血管的增生随着伤口大气氧含量的降低而增加,在伤口无大气氧存在下血管增生速度为大气氧存在时的6倍。
陈旧的伤口愈合观念认为伤口愈合需要氧气的作用,但事实上,伤口愈合是利用人体体内血红蛋白的氧合作用,大气氧是不能被伤口直接所利用的。也因此有了现代伤口湿性愈合的理念:适度湿润加上密闭的环境。
■ 伤口湿性愈合的机理
1、 低氧或无氧的愈合环境可以刺激巨噬细胞释放生长因子,促进毛细血管生长,成纤维细胞在低氧环境下生长速度最快。
2、微酸的愈合环境可以刺激成纤维细胞合成胶原,而III型胶原是肉芽组织的主要成分之一。皮肤为弱酸性,封闭的伤口环境PH值为6.4±0.5,而开放伤口PH>7.1。
3、适度湿润的愈合环境促进多种生长因子的释放;细胞可以快速移行;渗液中的组织蛋白溶解酶有利于坏死组织的溶解;无结痂形成,保护创面的神经末梢。
4、降低感染的机会,湿性敷料感染率为2.6%。
5、保持创面恒温,可使细胞有丝分裂速度增加108%。
2000年8月,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在新颁布的行业指南中指出:保持创面湿润环境是标准的伤口处理方法。但是在国内,多数医生只采用折中的半暴露愈合的方法。
■ 湿性愈合的优点
1、不会形成干痂,减少敷料更换时机械性损伤创面
2、保留渗出液内的活性物质并促进其释放
3、换药时痛感明显减轻,感觉舒适、方便
4、操作简便,减少换药次数
5、延长换药间隔时间,减少护理成本
6、降低伤口感染的机会
7、增加患者舒适度
因此,在经过医生对伤口的评估之后,采用适合的密封敷料,运用湿性愈合的方法,可以更快更好的促进伤口愈合哦。
本文由启明青年医生公益发展中心
张熹玮医生供稿
张熹玮
个人简历
上海曙光医院
普外科副主任医师
上海医师协会会员
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甲状腺疾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上海医药行业学会中西医结合快速康复外科专委会委员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期刊发表文章7篇,其中SCI收录5篇参与编写专著一本,拥有肿瘤消融技术资质
擅长:甲状腺,乳腺各种良恶性疾病的精准治疗各种腹壁疝的常规及微创治疗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