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80后西藏老师扎根三岩片区11年:一不小心就把球踢进金沙江

澎湃新闻记者 张依琳 实习生 薛晓彤
2022-09-09 10:47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2022年教师节来临之际,澎湃新闻推出特别报道“重返出发之地”,以记录“回归再出发”的学子。

从23岁到34岁,洛桑它庆把自己的11年融进了三岩片区的山水。

“三岩”在藏语里有岩山环绕、地势险恶之意,山高谷深的三岩片区受自然地理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被认为是西藏自治区深度贫困地区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

2010年,师范学院毕业的洛桑它庆选择到昌都最偏远的地方任教,一待就是十多个春秋。简易的操场上,他和孩子多次把球踢进金沙江;狭窄的盘山路,他为学校运输物资被困雪地三天两夜;1400多公里的距离,让他和年幼的女儿仅能在寒暑假相见。

洛桑它庆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自己从小就成长在恶劣的环境和艰苦的条件下,所以想尽最大的努力多帮学生一点。“一点点学习上的改变和生活上的帮助,或许都能够对学生产生脱胎换骨的影响,这样我就无愧于当初的选择和教师的理想了。”

“回到滋养我的家乡”,在三岩开启教师路

洛桑它庆1987年出生在西藏山南市隆子县一个贫穷家庭,成长在1990年代的边境县城,洛桑它庆深刻体会到贫困地区办学条件的艰苦。

“那时买书、作业本和其他文具都是很奢侈的事情,计算的稿纸都是用报纸。小学没有专用的教室,教师里有退伍兵、中学毕业的临时教师,师资力量相当薄弱。”洛桑它庆眼睁睁看着自己身边的同学中途辍学回家种地、放牧、到外地打工,心里想着“唯有学习才能有出路”。

受到初中班主任的影响,洛桑它庆对“教师”这个角色也格外崇敬。“老师教我们的时候已经六十多岁了。虽然身体不好,上楼很费劲,可是他每天6点准时到寝室叫醒我们去晨读,晚上学生睡觉了他就静悄悄走进宿舍给我们盖好被子。他不仅是位严苛的老师,更像一位慈祥的父亲。”

“我一直刻苦学习,当时只想读师范学校。”23岁,洛桑它庆从师范院校毕业。系统获得了专业的知识,见识了大城市优质的教学资源和课程内容,洛桑它庆决心回家乡改变现状,为缩小教育差距做出自己的努力。

洛桑它庆与学生合影。本文图片均为受访者提供

“家乡滋养了我,恩师们培育了我,轮到我把自己学过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家乡山区的孩子。”毕业后,洛桑它庆选择了教学环境和交通条件更加恶劣的昌都,开启了他十余年在“三岩”片区的教师工作生涯。

运输物资,被困雪地三天两夜

回忆起第一次到达昌都登上讲台的情景,洛桑它庆最大的感触就是“不适应”。昌都三岩乡村的条件比他想象中更加艰苦,从教学设施到孩子的精神面貌,都让他曾产生后悔的念头。

三岩片区的学校都是阶梯形的,面积不大,水泥地的两边安上篮球架就是一个操场。教室里面七八个学生,衣服、头发都乱七八糟。“他们每天在土堆里玩,没有洗澡的习惯。”面对学校外面水流湍急的金沙江,刚到昌都的洛桑它庆内心充满了绝望。“有时候孩子们不小心把足球踢飞到墙外面时,球就会滚到金沙江里,再也找不回来。”

三岩片区附近山高谷深、地势险峻。由于学校资源有限,没有住宿的条件,孩子上学需要走七八公里的山路,老师们被皮卡车统一送到教学点,一待就是一两个月。“夏季教学点附近很容易出现泥石流和塌方,师生饮水成了最大的难题,教学工作很难开展。”

第一年,教学点只有两位老师,洛桑它庆和同事的教学工作量很大。除了教授学生们学习,还要承担日常挑水、做饭的任务。教学点的蔬菜需要依靠外面运输,有菜的时候可以吃到,没菜就只有米饭、糌粑。教学点没有电,照明和充电都只能靠手电筒和太阳能板。

昌都的教学点离乡里有近40公里,老师和学生的食物、教学用具等物资需要每学期开学前运输到学校。洛桑它庆还记得,2013年3月,海拔4000多米的“巴依拉”“多拉”两个垭口飘起大雪,他和同事在狭窄的盘山路上运输新学期开学需要的物资。当时路面积雪很厚,卡车一个侧滑陷在了水沟里。

“当时用手去扒雪、抬车拉车,用尽各种办法都没能把车子拉出来。陷车的地方又没有信号,要走路到山对面,才能‘借到’四川白玉县的信号跟学校领导联系、寻找救援。”洛桑它庆和同事在雪地被困了三天两夜。寒风刺骨,回来后老师们的手脸都冻僵发紫,但保证了如期开学。

从2010年到2021年,从一开始苦苦坚持到逐渐得心应手,洛桑它庆辗转多个三岩片区的小学和教学点,看到了家乡贫困地区太多教学的困难。洛桑它庆没想到,自己一待就是11年。11年里,洛桑它庆也曾有过孤独与挫败的情绪,他把这些写进了自己的诗歌里,“但真正融入到忙碌的教学工作和孩子天真无邪的世界后发现,原来自己活在一个充实又有趣的行业里。慢慢就这样走下来,也没想到过了这么久。”

洛桑它庆为学生宣讲安全警示课。

十余年的坚守,和孩子们双向陪伴

“我爱上了一群孩儿/多么乖巧的牧童/活泼得像鱼儿,可爱得像羔羊。”洛桑它庆的诗歌里从不吝啬表达对昌都的赞美和对孩子们的喜爱。工作十余年,他与学生们不仅仅是师生,更有着家人之情。

从生活到学习,洛桑它庆对孩子们都非常关心。“我曾背学生过泥石流,给学生洗澡、做饭、理发,有时候感觉自己不像老师,更像他们的亲人。”

洛桑它庆为学生理发。

对洛桑它庆来说,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孩子学到知识,潜移默化地改变,是他为人师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他提到2014年在一个教学点的经历,“那里村子的路很不方便,经常塌方。我在那收了70多个学生,他们都非常好学。虽然现在已经分散到各地,有人跟着搬迁到林芝、山南,有人在昌都的县城上学,还有人六年级毕业就考到湖南岳阳的西藏班……我经常和他们通电话、微信问问学习情况,他们的成绩都很优秀。”

2021年,根据自治区的统一安排部署,“三岩”片区下辖条件较差的6个乡的群众,分别搬迁至位于拉萨、林芝等4个地市生产生活条件较好的安置点。洛桑它庆带着56名孩子也搬到了拉萨市林周县周边的一所学校。一开始,有的孩子到新环境出现了水土不服。“学生半夜生病敲我的门,我就送孩子到县医院,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将近一周。”

洛桑它庆觉得,自己和孩子们是一种双向陪伴,在与学生的相处中,他也会感到一种慰藉。“我能看到他们的眼睛里充满对知识的渴望,对外面世界的渴望。每天和孩子们朝夕相处,也让我有一种幸福感和归属感。”

十余年里,洛桑它庆与学生们相处的时间比家人更长。洛桑它庆夫妻二人在昌都的教学点,女儿由老人在拉萨照看,1400多公里的距离让他们一年仅能在寒暑假相见,“陪伴的时间少,女儿之前都和我不太亲近,感觉很愧对家人。”2021年随迁后,洛桑它庆终于与女儿团聚,有了更多的时间来陪伴家人。“现在孩子7岁了,对我的工作、为人都很认可,她也很为我做老师感到骄傲。”

随迁任教一年多的时间里,洛桑它庆比对迁出迁入两地学校在教学条件、教师队伍等资源上的差距。他以家访形式走进每家每户,教育搬迁群众和学生,改变当地百姓“读书无用”的观念。如今,洛桑它庆的班里没有一个学生中途辍学。“未来我依然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帮助我的学生,为孩子多做些事,继续做他们的家人。”

    责任编辑:蒋子文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