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国转基因大米“出国记”:第一次在境外获得食用许可
殷梦昊 摄
这一次,曾经饱受争议的中国转基因水稻带来了好消息。
1月20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网站公布该局关于华中农业大学(以下简称“华农”)提交的转基因抗虫水稻“华恢1号”安全性和营养评价报告咨询的卷宗及相关信函,称已完成对“华恢1号”安全性评价的咨询。
简单来说,“华恢1号”大米及其米制品今后可以出口美国,端上美国人的餐桌。
这是中国转基因粮食作物第一次接受外国的安全评估,也是第一次在境外获得食用许可。
早在20年前,“华恢1号”作为中国第一代转基因抗虫水稻就已培育成功。2009年,它获得农业部颁发的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不过,由于我国尚未批准任何一种转基因粮食作物的商业化种植,因此,即使其在美国获食用许可,中国也暂时无米可售。但不可否认,中国转基因作物离产业化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庆祝?不存在的。”面对纷至沓来的祝贺,华农教授、“华恢1号”研发团队成员林拥军说,除了开心,他更多的是感慨。
历时5年的附加题
1月11日,转基因水稻研发团队带头人张启发教授收到FDA食品安全中心食品添加剂安全办公室主管的通知邮件。一开始,团队所有成员都不可置信。
“邮件里既没有Congratulations(恭喜),也没有Approve(批准)的字眼,只是用了Complete(完成)的说法,语气非常平淡。我们无法判断背后的态度。”副教授陈浩全程参与了本次申请工作。
到底过没过?大家先去FDA网站上对比其他通过咨询的公开文件,结论是:一样。华农文法学院教授刘旭霞研究欧美、日本等国转基因法律法规十多年,她看完邮件,说“没问题了”。
一道历时5年的证明题,终于有了答案。而这本是科研任务之外的附加题。
2009年11月,农业部科教司为“华恢1号”颁发安全证书时,建议团队也去欧美申请安全证书,一来再次把关安全性,二来规避出口可能出现的贸易摩擦,为今后的产业化打下基础。“美国是转基因技术强国,并且整个流程不用交钱。我们商量后,觉得做一做也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抗虫转基因水稻新品种培育”项目负责人林拥军说。
美国转基因产品入市主要受美国FDA、美国环保署(EPA)以及美国农业部三个部门监管,其中FDA负责上市前的自愿咨询程序。“美国并不特殊对待转基因,只要是农作物,不管是否转基因,都可以适用原来的法律。这就是‘实质等同’原则。”刘旭霞解释。
但中国的转基因“走出去”,没有先例可循。最初大家心里没底:在中国尚未批准产业化的情况下,让美国允许流通转基因大米,可能吗?团队开始了曲折又漫长的摸索。
EPA这一关走得很顺畅,因为“华恢1号”中所含有的Bt蛋白基因是非常成熟的抗虫基因,早在2007年就被EPA认定为“残留限量豁免”,即不设最大残留量,免于登记。
而FDA的咨询程序则复杂得多。从2013年递交申请开始,中美双方进行了4次视频会议,出席者不仅有FDA的技术官员和华农的科研人员,还有农业部曾委托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负责人。每次会议持续两三个小时,由中方回答问题:最早的材料是如何种植的?统计分析如何取样?……
提交给农业部的安全性申报书将近400页,陈浩必须将全部内容整理成英文综述。和前期发表的关于“华恢1号”的论文相比,提交给FDA的资料有的地方做了更新,FDA一旦对比出来,即使是很细微的差别都要求解释;有的试验只给出平均数的结果,FDA要求查看原始数据。为此,他一个个去找当年实施者,不断提交补充材料,反复修订报告。
“只要有一处无法说服FDA,咨询程序就会中断。”回顾5年申请之路,陈浩总结为“艰辛”二字,“他们不允许有丝毫差错,每一个字、每一张图都会看。每开完一次会,会消化三五个月,再确定下一次会议时间。”最终,FDA认为“数据充足,讲解清晰”。
林拥军在华农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 殷梦昊 摄申请成功的消息一出,同行们都觉得不可思议。不少农业科技公司邀请陈浩去传授经验,有的已跟进申请。
国际上对转基因安全的评价模式主要有两种:美国模式只对产品评估;欧盟模式对转基因技术的过程评估。而中国将两者结合,是全球最严格的转基因安全评估体系。“获得FDA的认可,不仅有力证明了‘华恢1号’的安全性,也说明我国的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体系是完备的。”林拥军说。
挨骂的日子
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曾表态: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是可控的。
不过,总有人犯嘀咕:即使美国允许上市,也不能代表安全吧?
“什么是安全?”林拥军反问。“安全是相对概念,绝对安全是不存在的。只有基于这个共识的讨论才有意义。世界上有8%的人对花生过敏,但人们还是大量食用,也有极少数人对大米本身过敏。和原来的品种‘明恢63’相比,‘华恢1号’就多了个Bt蛋白,而Bt蛋白已经做了很多试验,证明对人体无害。”
积极研究、审慎应用、严格管理,推进转基因研究与发展,这是我国对转基因技术的态度。
对比中美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的把关,“其实我们做的项目更多,比如三代繁殖试验,1999年就做了。这是其他任何国家都不需要的。”林拥军说,“华恢1号”花了11年才获得农业部的安全证书。
2009年“华恢1号”获得安全证书后,舆论喧嚣。2010年,张启发到中国农业大学演讲,甚至遭到反对者扔杯子。2013年,华农举办“全国首届黄金大米品尝会”,“挺转”与“反转”之争白热化。
在转基因水稻研究领域,张启发团队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但那几年收获掌声寥寥。科研成果一度被搁置,流言铺天盖地,张启发几乎每天都收到几百封电子邮件,充斥着质疑和谩骂。“很多话题都是人为炒作。后来我们屏蔽了,觉得浪费时间。”陈浩说。
有人给林拥军发过某位名人赴美国调查转基因的片子,让他“耐心看完”。“主要的立论点都站不住脚。除草剂是造成美国肿瘤发生率上升的原因之一?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他耐着性子看完了,“很无语”。
“片子里说美国人不吃转基因,可能吗?美国是世界上种植转基因作物最多,也是吃转基因食物最多的国家。他们的转基因食品很多都是不标识的。如果要标为非转基因,就要做一系列检测,价格得翻好几倍。”类似的话,林拥军澄清过无数遍。
更多传言超出了科学本身。有人说他们推行转基因是受利益驱使。“我们能有什么利益呢?研究成果属于学校,不是私人的。张老师和我当时想发个声明:如果能够上市,将不要一分钱,无偿提供这项技术。后来觉得没有意义,因为我们根本没想过这些。我一直说,搞农业是非常辛苦的,研发周期长,更多是公益性质。赚老百姓的钱,于心不忍。”林拥军叹了口气。
“最极端的是说我们卖国,背后有外国利益集团。卖国的话,我们还会让美国人吃转基因大米吗?这一次美国人可以吃了,但是我们没有东西给他们吃。”林拥军摊手,“至少现在,阴谋论的谣言可以不攻自破了。”
1973年,转基因技术最早出现于美国。中国的转基因植物研究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初。1995年,中国农科院开始Bt抗虫转基因水稻的研发工作。1999年,国家转基因植物研究与产业化专项启动。
2016年,全球百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联名签署公开信,呼吁尊重有关转基因安全性方面的科学结论。我国农业部也表示:自1996年转基因批准商业化种植以来发展迅猛,全球转基因的种植面积约300亿亩,种植的国家有28个,另外还有37个国家和地区进口使用转基因产品,没有发现一例被证实的安全性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欧盟委员会等众多国际权威机构对转基因安全性进行了长期跟踪、评估、监测,结果表明,经过安全评价获得政府批准的转基因产品与非转基因产品是一样安全的。
“迄今为止,没有发现科学界公认的、可以证明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有害的证据。”林拥军再次强调,“这是定论。”
“农民”的超级梦想
20年前,第一批“华恢1号”从试验田收获。那年正值螟虫大爆发。
“因为全程没打农药,非转基因那片被吃得精光,雪白一片,‘华恢1号’一点事都没有。我们没想到效果这么好,迫不及待想尝尝,当时就做了一大锅。老品种口感不好,但大家吃得很香。”林拥军挥舞双手忆当年。
实践证明,“华恢1号”的抗虫效果稳定在80%以上,一个生长周期的打药次数可从6次下降到1次。林拥军算过一笔账,假如全国50%的水稻换成转基因品种,每年可以减少20万吨农药使用量,有利于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造福农民,是团队的初心。随着男性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村目前的人口状况以老人、妇女以及孩子为主,而种地需要大量体力投入,抗虫水稻能减轻农民负担。“我也是农民,只不过是有知识的农民。”林拥军长期在一线种植,对农村状况非常了解。
2009年到2010年,刘旭霞曾在湖北农村做过农民种植转基因水稻的意愿调查。统计结果显示,9成以上农户愿意种植具有抗虫、抗病、高产任一特性的转基因水稻。“他们以为我是来卖种子的,都问我:有种子卖吗?”
张启发曾在2005年提出“绿色超级稻”的理念。按照他的描绘,水稻种下去,几乎不用管,农民就能收成,且产量不低。“少打农药、少施化肥、节水抗旱、优质高产”——为了16个字的目标,团队一直在努力。目前,抗虫、抗除草剂水稻已在申请安全证书。他们还开发了含有β-胡萝卜素的“黄金大米”、含有叶黄素和花青素的“黑金大米”。
然而,由于同样运用了转基因技术,黄金大米、黑金大米也无法在国内商业化种植。
至今,我国还没有转基因粮食作物被批准商业化种植。对违法、违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目前国内明确的发展线路图是“非食用→间接食用→食用”。也就是说,首先发展非食用的经济作物,其次是饲料作物、加工原料作物,最后才是食用作物。
对于转基因产业化的未来,林拥军充满希望,“这一点,我们从来没有灰心过。根深蒂固的观念改变需要过程,但转基因作物产业化是必然趋势”。“华恢1号”作为基因供体已培育出100多个优良组合,覆盖全国五大稻区,随时可以产业化,“一旦放开,就能够迅速占领市场”。
刘旭霞认为,任何技术都需要在市场中竞争和检验,最终选择权应当交给消费者。“是骡子是马,拿出来遛遛才知道。”
“脑中有科学”
除了专业书籍,林拥军的书架上还放着一本《方舟子自选集》。“我喜欢他的风格。”林拥军十分欣赏这位打假名人,“对于不对的事情,他敢于说出来。”
林拥军原本只是埋头于实验室的科学家,近年在舆论裹挟之下被推至话筒前。2013年,他被推选为华农的年度人物之一,颁奖词是:实验室里潜心屏气,舆论场上挥洒自如,把科研和科普担于一身。
2017年,他面向高校开了20多场讲座,还特意去了3所师范学院,“先科普生物老师,再让他们去传播给更多人”。他嘱咐未来的老师们,要“心中有道义,脑中有科学”。
实验室的所有老师和学生都参与其中。大家利用周末跑街道,去超市门口搭展台、拉横幅、发手册。从2010年起,华农每年为武汉市中小学生开设免费的科普夏令营,让教授担任班主任,让院士担任顾问。副教授周菲负责统筹工作,她笑着说,自己曾被称为“骗子”,但她发觉,只要诚恳耐心沟通,大部分人都能理解并愿意接受。“你不能回避,必须正面回应。”
“目前转基因推广的障碍还在于广大公众对转基因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以及转基因的食品安全、环境安全不够了解。”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朱祯对记者说。
这两年,师生们感觉到网上关于转基因的讨论日益理智,公众科学素养正在提高。
“过去发帖子,下面全是骂的。现在评论比较中性,不再是一味的人身攻击。”林拥军说。陈浩去年担任学校自主招生考试的考官,惊讶发现,“我问了几名高中生关于转基因的问题,他们都说得头头是道”。
科普的目的,更重要是传播不盲从的科学精神。
“‘转基因’这个词把大家吓住了,其实这是非常普遍的生物学现象。全球的科学家们每天在实验室里做转基因的操作超过数千次,转基因的种类远远超过农作物,还包括动物、微生物等。”中国科学院生物工程学会科普委员会委员姜韬告诉记者,业内得知FDA完成对“华恢1号”安全性评价的咨询后很振奋,认为这具有里程碑意义。
2017年,一家美国公司宣布其培育的转基因三文鱼上市销售,这是第一种获准上人类餐桌的转基因动物产品。中国科学院院士朱作言就此表态:我国还需加强普及有关转基因食品的科学知识,推动中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基因鲤鱼尽快“游”向餐桌。
朱作言有一句话广为流传——不管“反转”的态度怎么样,过20年后,回过头来看,这是一场笑话。
经常有人问林拥军,美国人从1996年开始吃转基因食品,22年来没发现问题,但50年会怎样?100年会怎样?“在已知的科学水平来看,转基因是安全的。但科学是发展的,未来如何,没人知道。如果因此阻挠其发展,是不合理的。”林拥军今年55岁,身体状况良好,从1999年起吃转基因大米,至今快20年了。
面对食品安全的拷问,时间本身恐怕不能解决问题。在传言与真相之间,人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一段漫长的论证过程,更需要科学和理性。
“一切以科学为标准,用数据说话。”这是陈浩参与FDA安全性咨询后最大的感触。
(原标题为《中国转基因大米“出国记”》)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