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圆桌|看军旅美术的当下呈现:从“红色题材”到“绿色时空”
“绿色时空—当代美术名家上海邀请展”日前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以80多位军旅艺术家和地方艺术家的130余件作品。
开幕当日的研讨会,艺术家、评论家们共同探讨了军旅美术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并就本次展览在艺术个性,风格、样式、语言等方面的拓展与变化作了不同的阐述。“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选取部分与会者发言刊发:
展览现场毛时安(文艺评论家):开拓军民生活视野,展示和平使者新角色
我是五、六十年代在革命历史题材绘画当中成长起来的,此次展出的作品中有一种感染人的强烈的气息。首先,英雄主义作为绘画的重要母题,在近年的艺术创作当中,没有得到充分有力的重视。而在军队绘画当中,英雄主义作为一种理想和人类追求的共同气质得到了非常充分的展现。
第二,现代军旅生活对于绘画技巧提出了新的挑战,因为我们的中国画和油画,一定程度上与冷兵器时代结合在一起,它跟高度现代化的军旅生活在表现有很大的距离。我看到此次展览中,有些军旅画家在艺术上正在实现有效的转换。相比油画,中国画偏文人,比较轻巧、纤细,用中国画的方式表达大的主题、画大画面在技术上是一种突破。
第三,军民生活视野的开拓。中国军队,不仅仅肩负着保卫中国人和平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肩负着人类命运共同体。但在我们军队创作的视野,还有待进一步突破和拓展。我们的军队作为人类和平使者的新时代角色,应有更加充分的展示。
杨文森《平安行动》112cm×160cm 2017年龚云表(艺术评论家):为人们记住的历史,不是文字,而是艺术作品
现实社会变成历史,历史成为过眼烟云了,唯独艺术是永恒的。现在我们如果要讲拿破仑,记得的是绘画中拿破仑的形象。如果没有艺术,历史就变成一个概念。但在当下,主题性的突显不是宣传画,这不会让人感动。今天我看到很多画,有几幅国画非常好。有几个降落伞的伞兵,就是一个让人记得的当代表达。
现在我们对于历史画的那一些,或者是重大历史题材的,仅仅是从哪一种正面表达,直奔主题的,我感觉没有它的永存的价值。艺术家要把自己的心放进去,理解历史和某一个题材,把艺术作为第一元素来考虑。作品才是真正站得住脚,才会永恒。
宫丽《春晖》145cm×200cm 1997年潘耀昌(上海美术学院教授):画中叙事的多元化呈现
建国以来,涌现出了一批非常有名的画家和作品,但不得不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主题性创作发生了变化。比较单一化的造型方法开始突破,我们走向了一个多元的时代。在这次军旅展览中,我们感受到各种探索。我搞外国美术史,我觉得西方给我们灌输了一个陈旧的观念或者是偏见,就是西方的今天是我们的明天,其实我们的优势是别人没有的,所以能出现这种多元并存的状态,这是一个极大的进步。这种多元化,不光表现在观念,也在表现手法和绘画技法上。画家的创作观念也突破时空,不要被一些陈旧的观念约束,好像一画到主题性创作应该是怎么样的,西方的历史画,一开始也是以舞台戏剧故事情节一瞬间为标准的。但是后来观念打破了,表现主义也进入历史画领域。我觉得相对来说,我们还可以再突破一点。
丁设《105201702122350》35cm×55cm 2017年朱刚(上海刘海粟美术馆馆长):表达壮美部队和多彩生活
这一次展览,从我的角度看了三个特点,一是,历史的叙事当代的呈现。因为从展品来看,很多题材都是历史性的题材。但是呈现上,军旅艺术家,确实与时俱进,有很大好的表现手法,主题鲜明。第二,特色鲜明,主题彰显。整个作品来看,洋溢着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只是其他画展上少见的,也是军旅画家的一个特点。第三,这一次因为邀请了一些地方上的艺术家参展,使之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展览,它既有部队的壮美,同时也有生活的多彩,表现题材的广度特别广。
朱刚《卫士》100cm×100cm 2018年李超(上海美术学院教授):历史需要研究和重构,不单是简单图解
军旅的主题,在成长过程当中影响很深的。但是我感到现在有了很好的转型,也就是突破了以往概念的,从“红色题材”到“绿色时空”,带着人类历史的和平生态和人文情怀。
第二,如何体现特定主题创作的艺术性,使历史不成为一张翻过去的页章,成为民族永久记忆的话,这个样式是本体思考的问题,大家都在不同的程度意识到触碰到这样的问题。所以这里面也发生一个转型,就是从现实生活的题材,要转型到一种民族记忆的样式,因为我感觉这里面探讨的一个核心问题点,就是如何通过我们本土的艺术家,在文化自信的时代的感召下,研究历史、重构历史,而不是简单的图解历史。
谭根雄《红军“反围剿”胜利》280cm×360cm 2017年傅军(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副馆长): 思考文化和现实,表达和平生态
军事题材,在新中国美术史上,曾经达到过很高的水平,以上海油画雕塑院为例,第一代的艺术家,都参与了军事题材的创作。不论是红旗、黄河,其实都是军事题材的创作。在这次展览上我更关注对于历史有反思,对于文化和现实有思考的作品。比如一幅南京投降书的作品,在我看来,它走向了历史深度。罗翔的《欢乐谷》,画的是动物,动物的眼神跟欢乐形成强烈的对比,这个蛮让我震撼的。还有《平安行动》这幅作品,这幅作品非常多元的,有一种逼仄生活空间的隐喻,表达和平生态,而不是单纯的红色主题。相对概念化的主题性创作,其实可以一些多的拓宽,尤其是上升到文化层面的思考,体现人文精神体现。
罗翔的《欢乐谷》许向群: 保持纯净的心探索重大题材创作
“绿色时空”已经办了第三届了,由于工作关系,每次多少都参加了它的策划我们这一次邀请了很多军旅画家参展,但展览的定位当中,我们希望把它做成主题性的以军事题材为主,偏重于学术方面的展览,所以也有别的一些题材,山水、花鸟,甚至地方题材都有涉足。这些题材更能显示艺术家的艺术个性,在展览上显得更明确更丰富。
我觉得部队在主题性创作,尤其是军事历史题材创作当中,一直是坚定的推动者、实践者。而部队在大型题材地创作当中,不断的实现,本身这个过程是很艰难的,保持纯净的心探索这个题材也是不容易的。从个体的出发,努力进行创作。可供大家评论,对于我们重大题材创作,应该是有借鉴意义。
葛炎《潜艇舱,我的世界之一》 200cm×100cm 2016年-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