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聪明是新的性感吗?

王大可
2022-09-08 20:05
来源:澎湃新闻
科学城邦 >
字号

·找对象,究竟是要选择聪明还是性感呢?我们可以两者兼得吗?

·有人认为,雌性需要选择更聪明的对象才能产生更优质的后代;但也有人认为大脑是个能量黑洞,大脑过于发达,就会影响生殖和免疫能力的发展。

《它们的性》,新星出版社2022年7月出版,王大可 著

聪明是新的性感吗?

除了在交配中有可能实现“爱与和平”外,有些动物的择偶过程也能以比较温和的方式进行。以暴力作为择偶标准并不能涵盖所有情形,即使先天条件不好、不会打架、长得不帅,也依然有追求爱的权利。

底层雄性猿类欣喜地发现,做一枚暖男也可以俘获佳人芳心, 于是他们频繁给雌性顺毛表达爱慕之情。雌性看他们这么有耐心,让自己心情愉悦,还愿意照顾孩子,提供食物,也就原谅了他们的平庸,接受了求爱。在不少物种中,雌性并不关心雄性的社会地位,而更看中对方能提供什么,以及能不能做一个好爸爸。地位高的雄性可能交配完就做甩手掌柜,而地位低的雄性则会分担奶娃的重任。

不仅如此,雌性也看重雄性的智商。多年来,学界一直在争论一个问题——性选择影响了智商的演化吗?如果有影响,性选择的方向是让生物变得更聪明还是更蠢了?

支持性选择让生物变得更聪明的理论认为,雌性需要选择聪明的雄性,以生下聪明的后代,聪明的雄性后代才能打败其他的 雄性,抱得美人归,或者聪明的雌性后代才能挑出质量高的雄性, 生下质量高的后代。总而言之,聪明爹妈生的孩子生存能力更强。

反对性选择让生物变得更聪明的理论则认为,大脑是个能量黑洞,人类大脑只占2%的重量,却要消耗20%的能量。为了供能给大脑,人类只能四处挪用资源,搞得免疫力差一点、生殖能力差一点,等等。所以,如果想要保有性感的外形、充足的生殖细胞,就得牺牲一点脑细胞了。

一夫一妻制与多配制,哪一种形式下的个体智商更高?这一问题的答案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回答性选择是否能让生物变得更 聪明的问题。为了解释这个问题,研究人员人工强行培育了一夫 一妻制和多配制各100代以后的两组果蝇。强行一夫一妻制社会里,性选择已经不起作用,因为所有雄性都被分配了一个配偶,可以生孩子。多配制社会就要靠实力说话,性选择会让某些性状加速演化。

100代之后,两个组雄性果蝇的撩妹水平,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多配制的雄性显然很适合竞技场,生的孩子更多,更能够准确地辨别哪些雌性想交配,哪些完全没兴趣。

接着研究人员又设计了一个认知能力测试。当然,所有的认知能力测试都是精简过的,只具有有限的指导意义,是为了使实验量化而不得不做的处理。测试要了解的是果蝇的联想学习能力。研究人员给果蝇闻一种气味,同时给予负面刺激,经过一段时间的训 练,撤掉负面刺激,果蝇一闻到气味就会害怕。结果发现,多配制的雄性学得比较快,一夫一妻制的雄性学得比较慢,雌性无区别。这个有限的实验支持了性选择让生物变得更聪明的假说。

可是,在四纹豆象身上,重复这个实验却失败了。

甲虫们被分为两组,一组采取严格的一夫一妻制,另一组乱交,可以自由地选择和哪些异性交配。35代之后,多配制雄性的生育能力更强。

为了分别对雌性和雄性甲虫做认知能力测试,研究人员根据两性的喜好设计了两个实验。对雄性最有吸引力的是性,所以雄性的认知测试是能不能又快又准确地找到对象。对雌性最有吸引力的是食物,所以雌性的认知测试是能不能又快又准确地找到产卵地。

在雄性的测试中,研究人员在培养皿里粘了一只死甲虫,实验增加了一个变量,有的粘的是死雌性甲虫,有的则粘了死雄性甲虫,因为在自然条件下,找不到对象的雄性也会和其他雄性交配。找到 死甲虫的时间和正确地与雌性甲虫交配是两个测试指标。为了简单, 这个实验不考虑同性恋。实验结果显示,多配制的雄性找对象的速度显著更快,但是区分性别的认知能力却没有显著差别。

雌性的实验比较简单,雌性可以自由选择去一株高质量或低质量的植物上产卵,在高质量植物上孵化的后代食物更充足。然而,两组甲虫识别植物质量的认知能力并无显著差别,测试结论不支持性选择让生物变得更聪明这一假说。

行为学的假设通常正反两面都能找到支持证据,如果还没有, 那一定是还未被发现。另一则研究认为,生物会牺牲性行为换取智 商,比如一夫一妻制的出现可能促进了大脑的演化。

多配制下雄性的睾丸身体比,在统计学上大于一夫一妻制的雄性,因为精子竞争的强度较高。生殖很耗能,脑子也很耗能,科学家对不同物种的系统发育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多配制个体的大脑(和体形做过校正之后)比一夫一妻制个体的大脑小,雌 性和雄性皆是如此。这说明一夫一妻制下有节制的生活让个体把 更多的能量用在了大脑发育上。

为了继续研究智商和性感程度是否负相关,另一个研究分析了孔雀鱼的性腺大小和大脑相对大小的关系。研究人员人为筛选了脑大鱼和脑小鱼,解剖后竟发现,性腺越大,大脑越大,反之亦然。这与之前的能量要在不同系统间权衡的假说不符。

这可能是因为:第一,聪明的鱼找到的吃的更多,所以身体发育更好,性腺也相应地发育更好;第二,大脑和性腺大的雄性本来就是高质量雄性;第三,不同系统之间的权衡通常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发生,这个实验可能没有控制食物量。

绝大部分研究都是基于某些假设开展的,然而假设很多时候并未得到充分证实。比如,有这样一个基本问题,大脑的相对大小可以反映认知水平吗?

不少研究支持肯定性的结论,研究者通过实验发现,动物园里的39种动物解决问题的成功率可以用大脑的相对大小预测。

可不同的声音也一直存在,比如,大脑皮层的复杂程度和学习能力之间也存在相关性。有学者认为,灵长类大脑皮质体积可以预测说谎能力,体积越大,说谎能力越强。另一项针对灵长类的分析显示,大脑的绝对大小才是最好的测量方式。大脑越大越聪明,大脑身体比反而失去了解释力,所以不需要用体形做校正,这也间接说明,身体越大可能认知能力越好。

争论持续了一个多世纪,这个问题还是没有办法获得确切答案,只能暂时搁置。

接下来的问题是,聪明的个体是如何被选择的?是因为我更聪明,所以异性更喜欢我?还是因为我更聪明,我更能分辨谁是质量高的异性?

有研究支持前一个假说,比如,雌性虎皮鹦鹉就喜欢看起来 比较聪明的雄性。虎皮鹦鹉原产自澳大利亚一个干旱贫瘠的地方,找食物可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繁殖季雌性负责孵蛋养娃,雄性负责找食物养配偶,所以雌性找一个投喂能力比较强的老公具有适应性意义。

研究人员设计了严格对照的实验,有两个雄性摆在雌性面前任其自由选择,雌性选择和谁待在一起的时间长就说明喜欢谁。实验结束后,研究人员带走了不被青睐的雄性,并传授其独门技能。

研究人员在培养皿里放了一个盒子,盒子里有食物,但是盒子需要三步操作才能打开,经过训练,不受宠爱的雄性熟练地掌握了盒中取食的技能。于是,研究人员心满意足地把他放回了竞技场,他当着雌性的面三下五除二就拿到了食物,留在一旁没有接受过训练的雄性在风中凌乱。

曾经的情场失意鸟成功地用自己作过弊的智商碾压了竞争对手,而雌性承认自己之前瞎了眼,开始显著地更青睐那个会开盒子的雄性。看起来比较聪明的雄性确实会获得更多生殖机会,将认知能力强的基因传递下去。

另一方面,雌性的智商可能也很重要,这影响了她们是否能分辨出质量更高的异性。人工筛选5代后,研究人员把雌性孔雀鱼分成了脑大组、脑小组和普通组。雌性孔雀鱼对雄性的颜色有偏好。如果给雌性两个雄性挑选,一个雄性颜色好看、质量高,一个长得 丑、质量低,脑大组和普通组雌性显著偏爱更迷人的雄性,但是脑小组的雌性则没有这种偏好,做出的决策并不是最优的,这可能是因为她们不知道对方好看不好看。

大脑是个好东西,找对象的时候多半用得着。

(作者王大可,系牛津大学动物学系Edward Grey鸟类研究所(EGI)博士,现任职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研究方向包括原鸡在不同社交环境下的性行为策略、精子分配策略与认知决策机制,小鼠性行为策略的认知基础,本文摘自《它们的性》一书,澎湃新闻获授权转载。)

    责任编辑:吴跃伟
    图片编辑:蒋立冬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