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印尼,疯狂开发苏门答腊

2022-09-09 07:2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吕宋刘大脑袋 地球知识局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苏门答腊岛

作者:吕宋刘大脑袋

校稿:辜汉膺 / 编辑:养乐多

印度尼西亚由17000余个岛屿构成,海洋和丛林分隔开不同的人群,形成多样的民族和文化。苏门答腊岛占地47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6大岛,印尼的第1大岛。然而,它却不是印尼人口最多地方,反而在历史中长期开发滞后。

苏门答腊的地理位置其实比爪哇岛更优越一些

与马来半岛相隔不远,旁边就是马六甲海峡

近年来,为了区域经济平衡、疏解爪哇岛巨大的人口压力、加强领土控制,印尼政府开始了移民计划,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后果。

与爪哇岛的历史差距

这座西北-东南方向的狭长岛屿位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边缘,是板块运动的产物。巴里桑山脉横贯全岛,火山分布于这条狭长的山脉之上。苏门答腊岛呈现出西北高东南低的特点,西北角山脉纵横、地形崎岖,形成了一块相对孤立的地理区域。

印尼被称作“火山之国”

其中苏门答腊岛的活火山数量仅次于爪哇岛

主要集中在板块碰撞结合的地区▼

赤道穿过苏门答腊岛中部,岛屿年平均温度在30℃左右,年降雨量高达2000毫米以上。热带雨林气候下的茂密雨林进一步阻隔了岛屿各地的陆上交通。

山脉以东,地势逐渐平坦,众多水量巨大的河流把淤泥带到下游,沉积形成了辽阔的平原。然而火山灰土孔隙度本就较高,容易变得潮湿粘重,甚至逐渐变为沼泽和湖泊,不利于下游的交通以及良港的形成。

苏门答腊东部的泥炭沼泽森林生态区

泥炭厚度可以达到50cm

(底图:wiki)▼

纵横的水网、炎热的气候、茂密的丛林,使得这里横行着登格热、伤寒、疟疾、痢疾等热带传染病,长期以来是不利于开发和建设,但也因此保有较为完整的雨林生态环境。

热带雨林中还存在着众多人类尚不了解的微生物

贸然推进,可能又会带出某些新的传染病来

(喷洒杀虫剂防治疟疾 图:壹图网)▼

频繁的地质活动不仅仅带来了不时发生的地质灾害,也带来了些许馈赠。地质时代的火山灰逐渐沉积,成为富含矿物质的肥沃火山灰土。巴里桑山脉中蕴藏着锡矿、黄金。地质时代茂密的森林让苏门答腊岛底下埋藏了印尼一半的煤矿,海域中则有大量天然气田。

印尼最古老的煤矿就在西苏门答腊

印尼的煤炭储量主要在苏门答腊岛和加里曼丹岛

(图:Boy Lawson/wiki)▼

综合上述条件不难看出,一方面,借助丰饶的自然资源,当地人依靠狩猎采集或粗的农业,无需掠夺他人或大规模改造自然也可以维持温饱。另一方面,苏门答腊岛虽然开发潜力巨大,但是障碍因素过多,开发困难,不利于高级文明的自发形成。

混口饭吃确实不难

但如果只是温饱,放在今天就太贫穷了

(图:shutterstock)▼

所以到公元5世纪时,斤陀利国的使节来到南朝刘宋献礼,苏门答腊的政权才正式出现在中国史书中。斤陀利国以苏门答腊东南角的巨港为中心,有效控制的领土面积并不大。

事实上,直到7-9世纪时,斤陀利国的继承者室利佛逝国也仅仅是以巨港为中心,占据了苏门答腊岛、马来半岛和加里曼丹岛沿海的部分地区。而室利佛逝的兴起,依靠的是其位居印度洋与中国贸易中转站的重要地位。

其实无论是斤陀利国还是室利佛逝

都是一种相对松散的政权形态

其制海权需要众多地方势力的广泛联合

在同一时期,爪哇岛的政权逐渐兴起。与苏门答腊岛相比,爪哇岛具备一定的地理优势。这里的热带雨林气候其实相较于苏门答腊岛并不那么典型,类似于热带雨林气候与热带季风气候的过渡地带,降水量没有苏门答腊岛那么大,雨林的密度也没有那么高,开发难度自然要更低一些。而且爪哇岛火山分布更为密集,火山周边土壤也更加肥沃。

相比于被赤道穿过的苏门答腊,爪哇岛偏南很多

爪哇岛以东的岛屿就属于萨瓦纳气候了(热带草原)

1015年,南印度朱罗王朝的船队,在向中国朝贡的途中经过苏门答腊岛,从此惦记起了这里的财富。10年后,朱罗王朝大举入侵,洗劫、破坏了巨港。导致苏门答腊岛的政权严重衰落,贸易中转站的地位也转移到了爪哇岛。

从13世纪中叶开始,来自阿拉伯、波斯、印度的穆斯林商人将苏门答腊岛西北角的亚齐作为贸易中转站,逐渐在此聚集,最终形成了一片受伊斯兰文化影响极深的独特地区。

亚齐是伊斯兰教在印尼传播的发源地

也是至今印尼境内唯一一个实行伊斯兰教法的地区

(图:壹图网)▼

这进一步加剧了苏门答腊岛上族裔和政权的破碎程度。而面积相对较小的爪哇岛上,族裔虽然同样多样,但是爪哇族占据主流。就这样,苏门答腊岛与爪哇岛的差距逐渐拉大。

印尼人口增长与爪哇化

到19世纪时,爪哇岛便已经表现出人口过密的迹象。荷兰殖民者为了疏解集中在爪哇岛的人口,决定开发庞大富庶的苏门答腊岛,先迁移一部分爪哇岛居民到苏门答腊岛上,充作种植园中的苦工。在最高峰的1929年,有23.5万来自爪哇的工人进入苏门答腊岛。

1885年,荷属印度尼西亚的人口密度

(图:壹图网)▼

这些移民说是迁徙,不如说是换个地当“奴隶”

承受着非人的待遇,且不能离开,不然小命难保

(图:壹图网)▼

当印尼独立后,爪哇岛是这个被荷兰整合过的国家的绝对中心。苏门答腊岛空有资源却地广人稀,爪哇岛上的耕地则随着人口增长越分越小。同时,殖民时代热带种植园畸形的农业模式,也导致印尼不时发生饥荒,开发对于印尼来说是紧急且重要的事。国家主导的人口迁移便提上了日程。

印尼独立后也经历了多年战争

再加上大量已开发资源控制在外国人手中

民众的日子是很难过的,就很需要资源增量

(图:壹图网)▼

政府主导人口迁移的动因,除了明面上的经济因素,其实还有一条族裔与文化上的暗线。爪哇族是印尼第一大民族,他们占据着印尼政治、军事领域的重要岗位,在印尼建国之初起到重要作用的领导人苏加诺与苏哈托都是爪哇族。

建国之后的历任总统,几乎都快要被爪哇人包揽了

民族数量过多,也很难形成能与爪哇族相抗衡的民族势力

(图:shutterstock)▼

但是印尼有操着742种语言的300多个民族,他们风俗各异,信仰不同,对印尼这个国家的认同程度也并不相同。爪哇族虽然是人数最多的民族,但是还不够多,加上巽他族才能达到一半以上,而且在大规模移民前集中在爪哇岛。将对印尼国家认同程度较高的爪哇族迁移到各地,也是为了传播爪哇文化,促进各民族间的交流,降低领土分裂的风险。

爪哇人+巽他人结结实实地控制着爪哇岛

但这个国家远比爪哇岛要大

如何控制其他岛屿以及边疆,是个大问题▼

这种思路确实符合印尼的实际情况,上文提到的亚齐在印尼独立后不久便发生了叛乱,此后的岁月中独立运动此起彼伏。在靠殖民者整合起来的印尼,有独立倾向的地区远不止亚齐一个。

以爪哇人为主体

向几个明显具有独立倾向的小民族集中移民▼

事实上,即使到迁移政策已经执行了十余年的1961年,印度尼西亚的9010万人口中依旧有6306万生活在爪哇岛,而苏门答腊岛仅有1600万人。

1965年苏哈托军事政变之后,推翻了前任苏加诺的很多政策,但是人口迁移政策不但被保留,还被更加大张旗鼓地向下推行。1979至1984年是迁徙规模最大的时期,有53.5万家,约250万人在该计划下迁徙。到1981年,苏门答腊省南部的楠榜省300万人口中60%是从岛外搬来的。

移民安置点建在未开发且荒无人烟的地方

需要这些新主人去开垦适应,自力更生

(图:壹图网)▼

近年来,虽然印尼政府依旧鼓励开发人口密度较小的岛屿,但是因为搬迁的成本涨幅过快,政府主导的人口迁移规模有所缩小,大致为每年搬迁1.5万到2万个家庭。

移民开发与破坏

经过几十年的移民,苏门答腊岛已经承载近6000万人,成为印尼人口第二多的岛屿,但是人口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大城市。

例如,根据2020年的统计数据,北苏门答腊省的棉兰市以仅占全省0.35%的土地,承载了全省人口的16.46%。

印尼总人口2.7亿,爪哇和苏门答腊就占了近五分之四

看人口密度时也要注意地区经济的承载力

苏门答腊的大城市人口压力同样很大▼

(左滑查看全图)▼

为了解决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该省省长计划促进棉兰市以外32个县市区的发展,以求让人口分布更平衡。

人口集中于大城市也是一种趋势

虽然国家很需要你们开发山林,但有多少人想务农呢

(图:shutterstock)▼

人口迁移对于印尼政府来说是好事,但是对当地野生动植物来说却是不折不扣的大灾难。

苏门答腊的森林中有超过1.5万种已知植物以及众多哺乳动物和鸟类。其中包括极度濒危不到300头的野生苏门答腊犀牛、不到400只苏门答腊虎、亚洲象中体型最小的苏门答腊象、比婆罗洲猩猩更濒危的苏门答腊猩猩。自1995年以来,又有400多个新物种被发现。

苏门答腊猩猩大部分生活在岛屿北部的森林中

体型较小,喜欢待在树上,还很可爱(微笑)

(图:shutterstock)▼

进入新世纪以来,印尼一度是破坏雨林速度最快的国家。苏门答腊岛大约有1200万公顷森林被砍伐,相当于该岛剩余森林面积的一半。目前苏门答腊剩余的热带雨林主要由三个相距甚远的国家公园组成:勒塞山(Leuser)、葛林芝-塞布拉(Kerinci Seblat)和南巴里散山(Bukit Barisan Selatan)。

三个国家公园都分布在山地为主的区域

人类的破坏还没停,不知他们能撑多久▼

其中位于亚齐特区的勒塞山尤其独特,这片占地 260万公顷的低地森林,有92种物种为当地特有,是非常罕见的同时栖息着大象、犀牛、老虎和猩猩的地方,也是最后发现稀有苏门答腊虎的地区之一。

勒塞山不仅为动植物提供了优越的生存地

也为周边几百万人提供水源及食物

(图:壹图网)▼

然而,因为亚齐特区享有高度自治的权利,所以计划开发勒塞山国家公园260万公顷雨林中的120万公顷用于采矿、伐木或农业。事实上,除了计划开发,雨林的其他部分还面临猖獗的盗伐问题,这些人往往与当地的官员勾结,既难以曝光,更鲜有惩处。

印尼的人均GDP也就4千刀出头

农村地区的收入水平又比全国平均线低很多

相比保护动植物,还是选择先搞钱了

(图:GRID-Arendal/Flickr)▼

对于雨林巨大潜在利益的争夺激化了各方矛盾,森林旁的传统居民、盗伐者、跨国公司和安全部队多方之间的暴力冲突频发,仅仅2012年记录在案的重大冲突就有600多起,造成22人死亡,数百人受伤。

由于珍惜,反而引来了更多的买卖

以及更多的杀害

(图:shutterstock)▼

当高污染的矿场、造纸厂、化工厂、水泥厂在森林边缘的城市被建立起来,跨国公司自然是获益颇丰,当地民众到底收获了更多还是失去了更多,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不会说话的野生动物则只能在沉默中渐渐消失。

环境再好也经不起折腾

(大火烟雾 图:NASA)▼

参考文献:

1.https://www.unep.org/news-and-stories/story/new-programme-aims-save-threatened-indonesian-forests

2.https://whc.unesco.org/en/list/1167/

3.https://zh.ert.wiki/wiki/Transmigration_program

4.http://medan.chineseconsulate.org/chn/lqxw/t1850468.htm

5.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abs/10.1080/03062848208723854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封面:shutterstock

END

原标题:《印尼,疯狂开发苏门答腊》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