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经济痕迹︱这不是一个欣欣向荣的年代

简容
2018-02-02 14:30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乐观的情绪弥漫在2018年的开端。
全球经济普遍增长,投行机构纷纷上调预期,MSCI全球指数随之强势上攻。“全球经济的春天已经破土而出”,贝伦贝格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施密丁宣称,“在七年的惨淡增长之后,寒意终于褪去”。上周,IMF再度上调2018全球经济预期,达3.9%。

增长毋庸置疑,不能确定的只是——增长将怎样延续下去?

回答这一问题,涉及经济哲学的两个概念:周期与失衡。所谓“周期”,说的是经济运行处于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的交替转换之中,国民总产出、总收入、总就业、物价以及国际收支等宏观经济指标呈现出周期性波动。一个周期分成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那么,我们究竟处在周期的哪一个阶段呢?

与周期相对应,各经济体之间的关系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失衡-均衡-失衡”中不断调整。各经济体的比较优势不同,从资源最优配置的逻辑出发,它们天然有互补贸易的需求。而贸易一旦展开,又会不断确认并加强这种比较优势,造成所谓的“失衡”,直到优势无法再扩大下去。随之,相关经济体就会进入结构调整,着手扭转失衡的局面,使之趋向平衡。通常,失衡的开始即景气的开始,而失衡的极致则对应着增长的峰值,此后增速回落,进入趋向平衡的调整期。那么,2018年初的增长究竟是调整中的回暖,还是景气的萌动?

我们来看全球经济周期的主角——美国。美国是世界第一经济体,这个地位经由二战确认,保持至今。2016年美国GDP总量约18.6万亿美元,占世界的四成。可以说战后一切的周期起伏均围绕美国而发生,而“照耀”在繁荣之上的则是美国人“买买买”的劲头。用经济学的话来说,美国持续膨胀的消费需求,藉由全球化的资源配置,驱动了从日本到中国的大型供给端的崛起,引领全球经济上升。

同时,这也是个“美国失衡”的故事。表现在:

① 消费需求和产能供给的失衡。1977年后,美国国内购买最终销售额均大于当年的GDP总量。也就是说,美国人一年的产值根本无法满足自身的消费需求。

数据来源:美国经济分析局,作者计算
② 投资需求和资金供给的失衡。美国的投资率常年大于储蓄率,且差距不断扩大。1980年代,两者均值之差为2.7%,到本世纪头十年这个数字已经超过4%。

说白了,失衡的美国出现了供给和资金的双重缺口,而且缺口越来越大。这样的缺口,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催生了作为大型供给端的经济体。在亚洲,最早填补美国缺口的是日本。“日本制造”在战后快速崛起并销往美国,在满足后者消费需求的同时,为日本赚足了外汇;富余的外汇通过购买美元资产回流到美国,又填补了美国的投资缺口。在这一逻辑的驱动下,日本于1968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日本“迷失”之后,接棒填补美国缺口的是中国,逻辑与日本大体相同。而中国也于2010年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作者计算
“美国失衡”驱动了全球增长,而增长反过来又加剧了失衡。表现在全球层面,是贸易失衡——美国贸易逆差不断扩大,对应日本/中国顺差不断扩大;在单一经济体内部,美国消费过度以致居民债务飙升;日本/中国则投资过度而内需不足。当失衡达到一定程度,危机就会出现,快速释放过剩的能量,经济进入下行周期。2007年次贷危机即是对“美国失衡”的纠正。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作者计算
经过十年调整,美国经济似乎又满血复活了。增长提速,就业充分(失业率4.1%,维持在17年来的地位),货币政策通过加息和缩表来摆脱零利率下限,回归正常化,就连通胀率也有望在2018年达到2%的目标值。据美国商务部最新数据,去年11月美国出口劲增2.3%,创下2002亿美元的新高。一切似乎都在表明,调整已经完成,全球经济即将进入又一个以美国为中心的上行周期。

对此,笔者并不笃定。上行是要在充分调整的基础之上,而迄今为止美国的调整并不充分。从增速看,美国尚未抵达“神奇的”3%,也就是战后美国经济的平均增速。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劳动生产率停滞。过去几年,美国劳动生产率的平均增速仅为1.2%。

停滞的劳动生产率还拖累了美国人的工资。去年,美国平均小时工资仅增长65美分。收入上不去,消费的空间自然也打不开。这也是美国通胀率迟迟不达标的原因之一。

此外,美国的贸易赤字继续扩大,势必影响增速。上文说到去年11月,美国出口创下2002亿美元的新高;但其当月进口也高达2507亿美元,逆差505亿美元。换句话说,“美国失衡”的问题尚未调整到位。

所以,这不是一个欣欣向荣的年代。

这里并不是要唱衰美国。应该说,美国是一个调适力极强的国家,自确立头号经济体地位以来,历尽劫波而不倒。这一次——尽管不是现在,满血复活的概率也不小。反观“世界第二”,却已几度易主。

所以,对于当今“第二”的中国来说,真正的挑战也许不在于怎样重返一个以美国为中心的上行周期;而在于怎样打破那个“美国一咳嗽,世界就感冒”的旧有逻辑,专注于结构性改革,提高自身免疫力。

    责任编辑:单雪菱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