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就业观③|幼教毕业生的情怀与烦恼:工作好找但薪酬不如预期

澎湃新闻记者 何利权 胡芮默 实习生 唐烨 高雯怡
2018-02-05 09:18
来源:澎湃新闻
教育家 >
字号

【编者按】

2月3日起,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简称考研)成绩陆续公布,标志着高校毕业生就业新一波春招高峰到来。根据人社部和教育部的统计,2018年我国大学毕业生达820万人,创历史新高,如果把海归毕业生和往年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都统计在内,总数将超过千万人之多。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推出系列报道,希望管窥一豹,立体化透视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的变化,深度观察和剖析大学生求职新趋势。

眼下正是高校毕业季,应届生们开启了“找工作”模式,而对于大多数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却是工作来找他们。

新华社2017年12月底报道称,随着“全面二孩”实施,我国幼儿数将出现大幅增加,加大幼儿园建设投入迫在眉睫,而比硬件投入更急需应对的是幼儿教师的短缺。“数据表明,2021年学前教育阶段适龄幼儿将增加1500万人左右,幼儿园预计缺口近11万所,幼儿教师和保育员预计缺口超过300万人。”

师资“缺口较大”的背后存在的另一个现实——数量有限的学前教育毕业生出于收入、压力等考虑,在就业选择上的“犹豫、徘徊”。不少学生放弃“幼师”职业,从而造成“社会需求大、学生就业却不对口”的困境。

做不做幼教很“纠结”

大理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张铭(化名)今年6月即将毕业,但她仍未选定工作。立志成为老师的她,还在“幼儿园教师”“中学教师”,以及“到职校给幼师专业学生授课”这几个选择间徘徊。

家乡山东烟台一家公立幼儿园已经给了她口头承诺:随时可来园里上班。但张铭的“纠结”在于,“待遇很难令人满意”。

“每个地方收入标准都不一样,老家在山西和河南的同学称,找的幼师工作月薪在2000元左右。老家那家幼儿园给我开的月薪是3500元起。但就我看来,都不是特别高。”张铭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选择公立幼儿园还是私立幼儿园也令人纠结:前者待遇低于后者,但福利保障更好。家里人则更希望她“去更高级别的学校教书,比如中学。

张铭身边的同学同样纠结于此:“幼师”符合专业定位,但待遇和压力不成正比。不少人选择苦练舞蹈、钢琴等等,找机会进入早教机构或艺术辅导班,也有前往职业学校及中小学任教的。“班里一个男生早早定好了幼儿园的工作,做行政,不是老师。”张铭说,很多同学嫌幼师待遇低,便想去培训机构里工作。决定从事幼师的同学,也有人计划“干兼职”,比如周一到周五呆在幼儿园,周六周日去辅导机构。

与张铭情况类似,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应届毕业生罗莎(化名)仍在观望,她的同学则多数已经敲定工作。“如果想去很好的幼儿园,可能不是那么好进;如果无所谓,那可就业的幼儿园就是一抓一大把。”罗莎告诉澎湃新闻,就上海地区的示范幼儿园而言,招聘标准异常严格,学历要求颇高。

“如果对幼儿园不挑,都能找到工作。”罗莎说,对学生而言,最关键的是“个人想法”。尽管属于全国学前教育专业最“顶尖”的一拨人,罗莎班里仍有同学选择做其他老师,比如高中音乐老师、初中数学老师、小学语文老师。

“要是幼师待遇再高一点,我再喜欢小孩子一点,我是完全不排斥当幼师的。”张铭认为“这一职业的发展前景比较乐观,会需要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才加入”。但眼下情况是,相对于其他教师群体,家长们对幼师的专业性认可不强,觉得谁都可以干。

“收入”也是罗莎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对此,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往届毕业生,目前在上海浦东一家示范幼儿园工作的李玲(化名)告诉澎湃新闻,她在位于浦东的某上海市示范幼儿园工作,“入职第一年工资每月2700余元,往后三年工资每月到手3500余元,到现在也才涨到了4000元左右”。“有同学在黄浦、静安和徐汇的待遇相对好一点,基本稳定在6000元~7000元。”

幼教师资质量和数量“双缺”

学前教育毕业生们“纠结”于工作的背后,是幼教师资质量、数量“双缺”的现实。

新华社2017年12月底报道称,2021年学前教育阶段适龄幼儿将增加1500万人左右,幼儿教师和保育员预计缺口超过300万人。

2017年年底,四川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称,就目前现状看来,四川省幼儿教师数量不足,且素质有待提高。这名工作人员称,根据2016年报表,全省一年增加的幼儿教师数量不少,但缺口仍有“大概在2万人左右”。

四川内江一名公办幼儿园园长对此体会颇深:“幼儿教师需求很大,现在全面二孩嘛。”她告诉澎湃新闻,就内江来说,公立幼儿园仅有6所,“根本不够用”,私立幼儿园“像雨后春笋一样多了好多”。

成都一家幼儿园园长龙婷则告诉澎湃新闻,“因为缺人,幼教准入标准变得很低,老师水平良莠不齐”。“中专毕业考个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和普通话等级就行,有些地方甚至不需要普通话等级。”

“供不应求,我们本科现在每年招生在100人左右,我们还有研究生,有39位,加上上海师范大学的,两所学校累计也就200多个毕业生。而我们从上海基础教育部门召开的相关会上了解到,每年幼儿园的需求接近3000人左右,师资缺口非常大。”华东师范大学就业中心主任阮平章近日接受央视采访时称。

而现实是,数量有限的“幼教”毕业生中,很多人不愿意从事这一职业。

1月20日,大理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老师李秀芳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称,近年该校学前教育专业就业情况“非常不错”,“本届学生2018年年初就业率已达到87.65%,年终就业率或达98%。”“每年5月份学校会有学前教育专业的专场招聘会,去年将近30家幼儿教育机构来招聘。”但对口就业的仅有六成。

该专业另一名老师肖友兴坦言,“就业形势虽好,但不完全对口”。“尤其是男生对口就业基本为零。”肖友兴说,幼儿园的招聘需求较大,“只是很多同学不愿意选择去幼教机构或幼儿园,选择了考事业单位和公务员”。“原因有很多,比如学生觉得社会地位不高,工作繁琐、工资低,幼儿园条件不完善,发展空间小等等。”

今年将从四川幼师高等专科学校毕业的刘亦婷(化名)对此体会更深。她1月初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称,她所在宿舍的8个学生, “两个人实习去了网店做淘宝客服,另有四个人找到了实习幼儿园,还有两人没有选定实习单位”。而在幼儿园实习的四个人中,只有她自己决心做一个“幼师”。

“他们的想法是,家里花了钱读幼师这个专业,实习都不去一下,对不住家里人。”刘亦婷说,很多同学觉得是家里人认为幼师就业前景很好,逼着他们选的这个专业。“他们压根儿不愿去幼儿园,决心从事其他职业。”

“老师说,我们就业前景很好,可以选择上班,也可以去升本、考研。如果喜欢其他职业也可以尝试——老师们也知道很多同学不喜欢这一行。”刘亦婷说。

“师资不够,学校有时候迫不得已聘用低素质的教师,但其中甚至有人没有教师资格证,没有从业资质。”李玲告诉澎湃新闻,师资力量良莠不齐,导致很多家长认为幼教行业都是低层次人群,怀疑教师教育孩子的能力和素养。

“这对我们家长工作的开展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和麻烦。”李玲说,“不乏有家长不信任老师,最近还听孩子说父母在家问他‘老师平时有没有打你’,感觉挺心寒的。”

教育部门加大投入补“短板”

全国各省市近期都在结合地方实际,陆续推出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对未来三年的学前教育工作进行部署,致力于解决“学前教育师资缺口过大”的问题。比如2017年12月底,浙江教育厅称,未来五年预计全省每年需增加幼儿园教师8000名。而根据北京日报2018年1月中旬报道,今年,北京市将新增2350个师范生培养名额,以此弥补目前基础教育,尤其是幼儿园和小学教师数量的不足。

根据新华社1月23日消息,针对学前教育“投入”和“师资”两块“短板”,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201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表示,要建立健全“国务院领导、省市统筹、以县为主”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投入上,要建立生均拨款、收费、资助一体化机制,出台公办园生均拨款、普惠性民办园补助标准,健全资助标准。师资上,要完善编制管理办法和工资待遇保障机制,提高准入门槛,引导和监督依法配足配齐保教人员。

“幼教行业发展前景和势头很好,国家也在大力支持建立更加完善和多元的幼教服务体系。” 大理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老师李秀芳称,教育部门目前投资建设了大批乡镇中心幼儿园,需要大量合格的专业教师,这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同学来讲是非常好的机遇。

几年大学下来,刘亦婷已在不同性质的幼儿园实习多次。“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幼儿的个体发展差异,具备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富有爱心责任心与耐心。”刘亦婷常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这几句“行规”,但现实告诉她,很多幼师难称得上“专业”。

“比如,四岁的娃娃手部精细动作发育还不完善,不应该教写汉字,但有的老师规定的作业量却挺多,甚至还有难度较大的算术题。”刘亦婷认为,不同幼儿园之间在专业上也存有较大差异。“公立幼儿园老师说,小朋友们轻轻说话,别把嗓子震坏了。但是一个办学力量不太高的私立幼儿园老师则会说,‘我听听谁的声音大’,然后小孩就声嘶力竭地喊。”

通过实习,张铭对“幼教”这一行也有了足够体会。“有时候觉得小孩子太烦,有时候又很可爱。”她说,工作压力不小,但能应付,“小孩子好哄”,但社会上各种虐童话题会带来额外的压力。张铭记得,曾有家长当面对她说,“像你这样的老师(我)比较放心,至少不会打小孩”。

“幼儿园聘用标准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教师资格证,全面的才艺,个人素养,勤奋好学。” 大理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老师肖友兴称,关键是要有爱心,能长期从事幼教工作。

罗莎则认为,关于幼儿园的负面报道也有“好的影响”,“说明幼师质量有待提高。”她表示,作为名牌大学出来的学生,在就业市场上会比较抢手,“让教育部门更加重视幼师准入资格,这对我们来说益处蛮大。”

目前在上海浦东一家示范幼儿园工作的李玲称,自己和同事们平日需要做的案头资料比较多,“每月每位教师大概撰写并上交资料20篇左右。每周大概加班1到3天,孩子们16时放学,老师一般至少工作到18时左右。

面对那些准备进入这一行业的学弟学妹,李玲的态度有些矛盾。因为“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李玲此前有考虑过转行。据其介绍,自己毕业那年,班里98%的同学都进入教育岗位。“现在很多跳槽了,大多都是因为薪酬低,毕竟上海生活成本相对较高。”

但她深知“幼教行业最近几年人员流失特别大,如果再没有人顶着,孩子们的师资得不到保证,以后的教育问题会越来越剧烈。”

“幼儿教师是一份责任重大的岗位,忽略其他因素不谈,我自己是愿意坚守在幼教一线的。”李玲认为,“大家选择这个专业就有一定的专业情怀,工资即使没有其他行业高,也有人坚守,因为和孩子在一起的幸福感是工资代替不了的。”

    责任编辑:李敏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