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香港现首例猴痘输入病例,防范要点需了解

2022-09-07 12:0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9月6日,香港特区政府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宣布,香港出现首例猴痘输入病例。该病例9月5日从菲律宾经香港国际机场抵港,在隔离酒店检疫期间出现皮疹等猴痘相关病症,经过复检核实后确诊。

自5月7日英国发现首例猴痘病例以来,全球已有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现了上百例猴痘确诊病例。什么是猴痘?如何预防猴痘?下面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

01

猴痘是什么?

猴痘是一种病毒性的人畜共患疾病(人和脊椎动物由共同病原体引起的,又在流行病学上有关联的疾病)。猴痘病毒是一种DNA病毒,属于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属,与天花病毒是“近亲”。

1958年丹麦实验室首次在猴子身上发现猴痘病毒,因此得名猴痘。虽然首次是在猴子身上发现,但实际自然界中感染猴痘的主要疫源动物是非洲啮齿目动物,包括土拨鼠、松鼠和冈比亚硕鼠等。

非洲啮齿目动物

Monkeypox

02

猴痘是如何传染的?

动物传人(主要的传播途径):

被猴痘病毒感染的动物咬伤或者直接接触动物的血液、体液、皮肤或黏膜损伤部位等;

食用烹饪不当的被猴痘病毒感染的动物;

人际传播:

通过长期的、直接的面对面接触时的呼吸道飞沫;

直接接触猴痘患者的体液或者被污染的物品(例如床单或衣物);

可疑母婴传播和性传播,目前证据并不充分。本次疫情中部分患者是MSM人群(男男性行为者)。

03

感染猴痘会出现哪些症状?

猴痘的潜伏期通常为5至21天,此期没有传染性。

发病后前驱症状通常表现:发热(88%)、头痛(79%)、淋巴结肿大(69%)、肌肉酸痛(63%)和乏力等。其中,淋巴结肿大是猴痘的一个显著特征,可与相似的疾病如水痘、麻疹和天花鉴别。此期开始具备传染性。

皮疹通常在起病3天内出现,首先出现在面部(95%),然后遍及四肢(手、腿和脚)(75%),口腔黏膜(70%)、生殖器(30%)、结膜(20%)和角膜也可能受累。

一般情况下,猴痘为自限性疾病,症状持续2至4周。近年病死率为3%-6%左右,其中西非分支病死率为3.6%,刚果盆地(中非)分支为10.6%。

04

去过哪些国家要留意?

猴痘流行的国家:主要是中非和西非国家。贝宁、喀麦隆、中非共和国、刚果民主共和国、加蓬、加纳、科特迪瓦、利比里亚、尼日利亚、刚果共和国、塞拉利昂和南苏丹。

非猴痘流行的国家:除上述国家外,重点关注英国、西班牙、葡萄牙、德国、加拿大和美国等欧美洲国家。

05

面对猴痘,不必恐慌

天花疫苗对猴痘病毒的有效率达85%。

我国未报告发现猴痘病例,也没有报告在动物宿主发现该病毒,但传染病无国界,输入国内风险仍然持续存在,出入境人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预防猴痘病毒感染:

1.建议近期避免到发生猴痘病毒感染的地区旅行。确需前往疫情国家的人员,应提高风险认识,避免接触可能感染猴痘病毒的染疫动物和病例。

2.避免食用和无保护接触可能携带病毒的野生动物,勿食用未煮熟肉制品。

3.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外出时规范佩戴口罩,可同时降低新冠肺炎和猴痘感染风险。加强手卫生,外出归来或接触已感染的人或动物后,使用含有酒精的洗手液或肥皂水洗手。

4.出入境途中,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如实告知交通工具乘务员,并配合做好自我防护。

5.入境人员按要求做好入境相应管理措施,落实21天自我健康监测,若出现不明原因急性皮疹、淋巴结肿大等不适症状,应立即申报,并告知医生接触史。

原标题:《香港现首例猴痘输入病例,防范要点需了解》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