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50年50人|吴海龙:中日是搬不走的邻居,友好是最明智选择
1972年9月29日,中日签署《中日联合声明》,实现了两国邦交正常化。
五十载冷暖起伏,半世纪沧桑巨变。共同的记忆、特别的联结、持续的接力,过往的中日友好瞬间,观照着当下时代激流里的行与思。
澎湃新闻联合中国公共外交协会,推出“50年50人”专题报道,对话50载中日关系的塑造者、开拓者、践行者,展望未来全球变局下中日关系“下一个50年”。
自1978年从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进入外交部工作后,吴海龙始终站在中国多边外交的第一线。41年的外交官生涯,吴海龙见证了中国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过程。
如今,身为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吴海龙肩负着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理解、信任和友谊的新使命。就促进中日民间交流而言,自2013年公共外交协会成立以来,协会在推动两国智库、媒体、青少年等交流方面均发挥了积极作用。
时值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中国公共外交协会联合澎湃新闻策划了中日“50年50人”系列采访。吴海龙期待以此次中日采访活动为契机,回顾、发掘过去50年间两国交往中的动人故事,进而增进中日两国民众之间的友好感情。他也始终坚信,中日是彼此搬不走的邻居,唯有相向而行,维持双边友好关系才是明智选择。
2022年9月5日,“50年50人”——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系列采访活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吴海龙在会上致辞。 澎湃新闻 图
友好合作是中日关系唯一正确的选择
澎湃新闻:在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之际,您能否谈谈中国公共外交协会策划举办中日关系系列采访的初衷和设想?
吴海龙:此次中日“50年50人”系列采访是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的重要活动之一。目的是通过采访中日双方参与过中日友好交往和活动的50名人士,回顾中日交往的动人故事,挖掘两国之间有价值、有共鸣、有温度的故事,拉近、增进两国民众之间的感情。采访还专门策划制作了抗震救灾、体育合作、熊猫保护、通婚夫妇与留学生等四个主题视频纪录片。
比如,在抗震救灾主题上,着重回顾了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期间中国救援队对日本大船渡市的奔赴援助,同时也回顾了2008年汶川地震期间,日本救援队在青川县、北川县的经历,此外还讲述了新冠疫情期间中日两国“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故事,用生动的事实告诉中日两国民众,只有携手互助才能战胜天灾。
澎湃新闻:中国公共外交协会深度参与、全程指导了此次系列采访。您本人也一直关注采访进展。在这一期间,有哪些让您印象深刻的细节?
吴海龙:我们注意到有些民调数据显示有九成日本民众对中国有负面印象,但在实际采访日本各界人士中,中国记者们感受到更多的是友好与善意,在两国政治关系面临挑战的背景下,许多日本人士依然对中国有着积极的认知和好感,对中日关系抱有期望。
举个例子,在中国坚持植树超过30年的高见邦雄先生、坚持为中日文化交流奔走的青木丽子女士等日本友人,对中国文化、风土人情的了解甚至超过了采访团队中的中国记者。包括福田康夫、二阶俊博、宫本雄二等日本政治家,客观理性地阐述对中日关系和中国发展的看法,强烈且积极地表达了尽快同中国恢复面对面交往的愿望。
两国关系困难之际更需沟通与交流
澎湃新闻:您曾在日本东京参加公外协主办的“2019中国节”活动。这个活动当时也在日本受到了很高关注。在活动期间,您有哪些印象深刻的经历和感受?
吴海龙:2019年9月,我本人率智库媒体代表团出席在日本东京代代木公园举办的“2019中国节”活动。中国驻日本大使孔铉佑、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日本公明党党首山口那津男及日本外务省代表等许多人士出席“中国节”开幕活动。协会还邀请了湖北省媒体和文化代表团参与“中国节”活动。
此次活动设置了超过100个展位,展示了中国的美食、物产以及文化产品等。开幕式上,来自湖北的中国武当功夫团表演了精彩的武术节目,赢得观众的掌声和喝彩。数万日本观众参加了“中国节”活动,现场热闹非凡,就像过节一样。
澎湃新闻:近年来。中国公共外交协会还做了哪些工作推进加深中日交流?
吴海龙:协会自2013年成立以来,为加强与日本民间的交往,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活动:
一是组织国内智库、媒体访问日本。协会共组织了六批次国内的媒体、智库等代表赴日访问,与日本媒体、智库及青年代表等座谈交流,促进相互间的沟通和了解。
二是为加强与日本政府各部门交流,协会共接待了九批日本政府各部门公务员访华团。通过走访各地,了解真实的中国。
三是加强青少年交流。2017年11月,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应日本外务省邀请,协会和环球网联合组织中国青年漫画作者代表团对日本进行为期5天的访问,与日本漫画家及动漫机构进行交流。
此外,今年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协会和日本驻华使馆共同支持举办了《永远的邻居——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摄影展》,该展览共展出中日两国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拍摄的200多幅图片,生动地再现了中日50年友好关系的历程。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协会还组织国内相关单位向日本捐赠口罩等防疫物资,同时也协调日本企业向武汉捐赠抗疫物资,体现了两国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
2022年8月23日,“Z世代”中日韩青少年交流活动在武汉开幕,吴海龙发表致辞。 图源:长江云
澎湃新闻:在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50周年的重要节点,您对未来中日关系的发展有何期待与展望?
吴海龙:我对中日关系的改善和发展抱有信心。人们常说中日是“一衣带水”的邻居,也常说中日是搬不走的邻居。在我看来,中日这两个邻居不但搬不走,而且也没有地方搬。中日友好是最明智的选择。
怎么做能让中日友好?那就要多交流,多沟通,而且越是两国关系困难的时候,越要沟通,越要交流。特别是青少年之间的交流。几天前在中国武汉,公共外交协会与有关机构合作,就举办了一场中日韩三国青年的交流活动。
我想只要中日双方共同努力、相向而行,中日关系就会有美好的未来。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