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我们离“吸血企业”有多远?
日本人曾普遍认为年轻人在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根源在于他们自己的“自私”和“任性”。在这一社会氛围下,哪怕是企业一方存在明显的违法行为,受到侵害的年轻人也会深感不安,感到“还是自己不对”,因此遭受身心双重折磨。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人们逐渐认识到问题核心在于企业用工管理制度而非个体,并将那些以少到让人无法规划未来的薪资和让私生活崩溃的超时劳动来压榨年轻人,并将他们“用后即弃”的无良公司称为“吸血企业”。
日剧《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剧照
吸血企业的常见特征有:大量录用大量解雇、夸大薪资待遇、正式员工有名无实、战略性地进行职场霸凌、不支付加班费……它们不仅破坏了员工的身心健康、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信任,也向社会转嫁了成本,威胁到消费者和市场的安全,甚至破坏了国家的经济发展。
当然,光是在个体层面学会“如何识别吸血企业”是远远不够的,这一问题的最终解决还需要整个社会团结一致、共同面对。
《吸血企业》
(日)今野晴贵 著,王晓夏 译
《吸血企业》一书获2013年大佛次郎论坛奖,作者今野晴贵也因此获得2014年日本劳动社会学会奖励奖。该书出版后,“吸血企业”一词成为热词,入围当年年度流行语TOP10,也引起多方重视,日本厚生劳动省每年都要评出“吸血企业”黑名单,以帮助求职者逃离劳务陷阱。
近日,译文坐标推出了该书的中文版,今天与大家分享该书编辑薛倩的编后记。
“这么一点事都做不好,你脑子有毛病吧?”
“骂你是为你好,这都受不了以后怎么混?”
“不能给公司赚钱就是垃圾,好好反省一下你自己做人的问题吧。”
……
如果你经常在职场听到以上这些话,那么你需要小心,极有可能你遇到的就是一家“吸血企业”。
“吸血企业”是日本劳动问题专家今野晴贵发明的一个新词,用于形容那些以少到让人无法规划未来的薪资和让私生活崩溃的超时劳动来彻底压榨年轻人,将他们“用后即弃”的无良企业。这个词一经发明就迅速在年轻打工族群体中传开,成为年度热词,也引起整个社会的重视。
日本人曾普遍认为年轻人在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根源在于他们自己的“自私”和“任性”。在这一社会氛围下,哪怕是企业一方存在明显的违法行为,受到侵害的年轻人也会深感不安,感到“还是自己不对”,因此遭受身心双重折磨。
日剧《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剧照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人们逐渐认识到问题核心在于企业用工管理制度而非个体。即使年轻人自身素质出色,工作认真勤勉,也无法逃脱被公司压榨到身心俱疲乃至罹患上精神疾病的命运。这样的企业不仅破坏了员工的身心健康、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信任,也向社会转嫁了成本,威胁到消费者和市场的安全,甚至破坏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可以说是名副其实“吃垮国家的妖怪”。
01
何谓“吸血企业”
吸血企业的常见特征有:大量录用大量解雇、夸大薪资待遇、正式员工有名无实、战略性地进行职场霸凌、不支付加班费……只要是为了公司自身的发展,它们可以毫无顾虑地牺牲前途无限的年轻人才。这一模式在一味追求经济效益的新兴产业中极为常见。
其中,大量录用大量解雇,也就是人员的高流动性,是识别吸血企业最为有效的标签,有些人还美其名曰“过筛子”。其能够成立的基础,在于劳动力市场有大量待业人口,以及工作流程分解后的高度单一化、零件化。就前者而言,它导致即使再低的薪酬再差的工作条件,也会有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涌入供其“吸榨”,因此用后即弃也毫不可惜。而从员工角度来说,即使在被公司录用之后也会面临着永远看不到头的“筛选”,每天生活在业绩不达标就会被裁员的恐惧之中,被迫向公司表现出绝对的服从。就后者而言,它放弃了传统企业通过长期雇佣、长期培训来提高员工职业技能的思路,而将技术性流程简单粗暴地分解为单一的环节,让员工所从事的工作具有高度可替代性;而员工即使长期从事这一工作也无法积攒职业技能,不能成为独当一面的人才,处于随时都可能被替换掉的危机之中,更无法具备和企业讨价还价的能力。
日剧《我,到点下班》剧照
吸血企业另一个为人所诟病的特点就是长时间加班却不支付或者只支付极少的加班费,其目的无非是廉价压榨员工,而结果往往导致员工过劳而罹患身心疾病。企业不付加班费的方法不胜枚举,最简单的手段,莫过于找各种理由搪塞员工:“你干活太慢”“你个人业绩不好”“市场环境严峻”“你没申请加班”等。这就和那些偷了东西的人却声称“肚子饿了”“寻求刺激”的借口一样低级可笑。哪怕这些理由确有其事,也无法改变其违法的性质。然而就算如此低级的借口,在很多年轻人无法开口反驳的职场都能大行其道。
还有一些更加“精明”的公司学会了钻法律的空子来规避加班费,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概算加班”。特别是在企业中的销售岗位上,这种制度最为常见。比如,公司会向员工支付每月数万日元的“销售补贴”“岗位补贴”,剩余的加班费就不再支付了。也有企业为了吸引人才,故意在招聘启示上夸大名义薪资,却在合同上不起眼的角落里写着,只有每月达到多少小时的加班时间才能拿到全额的名义薪资,否则就只能拿到底薪。更有甚者,而原本看似不错的薪酬最后摊平后发现时薪仅仅等于或者略高于国家规定的最低薪资标准。
日剧《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剧照
近年来兴起的另一种极为常见的规避劳动法约束的方法叫“个人外包”,原本是指企业将一部分业务委托给作为个体户的劳动者,而后来发展为企业不和劳动者直接签劳动合同,而是“委托合同”“外包合同”。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并非企业雇员,而是个体经营者,因此也就被置于劳动法管辖范围之外,再怎么加班都是个人行为,与企业无关,从而完美地让企业规避了不支付加班费的风险。
无论何种方法,其最终目的都是廉价地让员工延长劳动时间。正所谓“因为廉价,所以超时”。在IT产业中有一个说法,“有体力就干,35岁就退休”。吸血企业的共同之处就是在那里工作的全都是年轻人。即使在正式员工中也有很多人因体力不支无法继续工作,不得不辞职。然而,企业还会继续从应届毕业生中招聘年轻、健康的劳动者,让他们成为企业的零件。
值得注意的是,吸血企业的低薪和长时间加班等恶劣的劳动条件并非源自于经营状况不佳,而是为了追求自身发展,并且把这种“用后即弃”式压榨、非可持续性地使用人才的手段当成支撑公司发展的理所当然的条件。所以无论社会经济状况多好,哪怕公司销售业绩全世界第一,员工的待遇都不会得到改善——“筛选”员工、要求绝对服从的公司理念不会因此有丝毫改变。
日剧《半泽直树 》剧照
02
诞生于日式雇佣的“吸血企业”
日企加班文化一直以来也为人所诟病,过劳死的案例屡出不绝,但是从社会整体来看,长期以来很多日本人还是愿意接受这一模式,这是因为员工以超时劳动为代价,换取企业高水平的福利和终身保障。
然而吸血企业抛弃了日式雇佣传统中的保障性因素,只留下对自身有利的超时劳动和对员工的超强管理权。超时劳动的问题前文已经说过,这里再谈一谈企业管理权问题。传统日本企业中存在的“人事管理权”的作用力度要远强于外企,劳动者更加习惯于柔性地服从来自企业的命令,以此来换取终身雇佣和年功序列工资制的待遇。比如,员工必须机动灵活地响应公司的各种工作安排上的变化。某个业务部门需要缩小规模,或者公司整体业务出现规模扩大、缩小的变动,这样的情况下却要求安排给员工的业务内容和业务时间始终保持不变,就必然无法灵活地展开调整,只能按照公司业务的繁忙和空闲程度频繁解雇、招聘员工。但如果公司在员工安排上拥有很强的权限,则可以依业务内容或安排员工去别的部门,或延长劳动时间,从而避免解雇员工。这也是终身雇佣制度能够执行的一个前提。
但是,对吸血企业来说,其人事管理权保持不变,而雇佣保障和企业福利这两点被大幅削弱。它们强迫员工绝对服从,能利用的时候榨取一切价值,不能用的时候则直接踢掉员工,而且为了避免支付离职赔偿而逼迫劳动者选择主动辞职,会毫不犹豫地对其进行种种职场霸凌,比如会定下损害劳动者身心健康的极高的指标、故意不付加班费等。这些都是它们继承传统日式雇佣制度,同时对其加以滥用的结果。
日剧《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剧照
03
所有企业都有可能变身为“吸血企业”
今野晴贵指出,理论上所有的企业都有可能采用和吸血企业相同的战略。哪怕是传统的优良企业,也有可能在找人事咨询公司“出谋划策”后转眼变成吸血企业。吸血企业钻法律空子的战术对于普通企业来说同样适用。正因为如此,每一个就职于企业的劳动者都不能掉以轻心,必须时刻保持警惕。
今野说,如果你还认为“自己的公司不会是吸血企业”,那就太天真了。企业有企业自身的逻辑,如果有必要,它们可以随时采取行动。只会一味相信公司的“老好人”,在今后的时代会越来越难以生存。
这样的话可能会遭到很多人反驳说,如果每天一味疑神疑鬼,不光无法正常工作,甚至会耽误自身今后的成长。确实,和公司建立起稳定的信任关系是提高工作热情的必要条件,每个劳动者倾注在工作上的热情,对于提高社会整体生产效率来说至关重要。但是,如果劳动者无时无刻不置身于吸血企业的威胁之下,那么只好退而求其次选择“怀疑”,尤其是在罹患身心疾病之前及时逃离。
日剧《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剧照
当然,比起逃离,更重要的是与吸血企业做斗争。这既是为了劳动者个体,也是为了那些诚实经营的正常企业,更是为了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企业有受社会监督的责任,而劳动者也有责任向社会揭发企业的违法用工行为。如果不这么做,那么那些诚实经营的企业不得不负担比吸血企业更高的成本,很有可能就无法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站住脚,那么它们的命运无非两种,要么倒闭,要么也沦为吸血企业。而对整个社会来说,吸血企业摧残了宝贵的人才,让他们失去劳动能力,罹患身心疾病,失去了规划未来的能力,也加剧了社会的少子化,破坏了经济的正常有序发展。
正如今野所说,健全的职场就是在“具有战略性的思考方式”和日积月累的改善中形成的。作为劳动者,我们不能一味在看不到希望的黑暗之中选择隐忍,而是要以积极的、具有战略性的态度去行动。
日剧《我,到点下班》剧照
04
99%的“吉姆”
也能有尊严生存的社会
人力资源咨询师常见阳平就在其著作《我们都是“高达”中的“吉姆”》中写道,世界上的人“99%都是‘吉姆’,而不是‘高达’”。所谓“吉姆”是系列动画片《机动战士高达》中常被敌人击落的量产型机器人。这一比喻告诉我们,并非所有人都能成为精英、英雄。然而,近年来却只有放宽劳动法律法规的限制和英才教育政策受到追捧,这样的政策只会鼓励吸血企业压榨人才。正如今野晴贵所说:
“我们真正需要做的,不是扩大那些标榜扩大精英阶层自由的工作方式,而是建立起让普通人能够健康持续发展的社会模式。”
最后说一下个人来说为什么想要引进这部作品的原因。近年来,国内关于劳动问题的讨论其实并不少,但就像日本所经历的那样,主流舆论普遍认为年轻人在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根源在于他们自己的“自私”和“任性”,年轻人即使觉得有问题,也只能以所谓“躺平”之类的消极反抗态度来对抗,而这一姿态倒过来也加剧了主流舆论对其的谴责。
日剧《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剧照
另一方面,在企业经营伦理方面,能够听到的“成本是罪”“996是福报”等完全站在企业立场上的声音,保守主义的经济理论家只会指出“没有老板哪里有你的工作”这事实的一面,却完全忽略了另一面,即“没有打工人哪有企业能运营”。
诚然,就业形势严峻、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现状对用工方有利,但我们也必须警惕,正是同样的现状在日本催生了“吸血企业”这一吃垮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怪物——大量急于找到工作的劳动力让一些以压缩成本获得利润为动机的企业得以用廉价雇佣、大量筛选、用后即弃的方式折损性地使用人才。
如果企业处于收支不平衡状态下的不得不为的裁员,也许还能理解,但是我们看到的更多是盈利状况不错的新兴企业,仅仅是为了成本考虑,为了更多的利润,为了更好看的财务报表,对宝贵的人才用后即弃,从个体层面来说造成了人的身心创伤,从宏观层面来说也是对整个社会的伤害。
如果说盈利是企业的唯一伦理,那么从社会角度来说,我们需要另一种伦理来与之抗衡,保护社会中的人和有尊严的生活,而不是让人沦为“代价”——我们必须谨记一点,社会发展的目的不是利润,而是人。
日剧《半泽直树》剧照
社畜必备“防坑”指南
远离职场PUA陷阱
震撼日本社会的企业“血酬定律”大揭秘
(日)今野晴贵 著,王晓夏 译
内容简介
日本人曾普遍认为年轻人在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根源在于他们自己的“自私”和“任性”。在这一社会氛围下,哪怕是企业一方存在明显的违法行为,受到侵害的年轻人也会深感不安,感到“还是自己不对”,因此遭受身心双重折磨。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人们逐渐认识到问题核心在于企业用工管理制度而非个体,并将那些以少到让人无法规划未来的薪资和让私生活崩溃的超时劳动来压榨年轻人,并将他们“用后即弃”的无良公司称为“吸血企业”。
吸血企业的常见特征有:大量录用大量解雇、夸大薪资待遇、正式员工有名无实、战略性地进行职场霸凌、不支付加班费……它们不仅破坏了员工的身心健康、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信任,也向社会转嫁了成本,威胁到消费者和市场的安全,甚至破坏了国家的经济发展。
当然,光是在个体层面学会“如何识别吸血企业”是远远不够的,这一问题的最终解决还需要整个社会团结一致共同面对。
本书获2013年大佛次郎论坛奖,作者也因此获得2014年日本劳动社会学会奖励奖。该书出版后,“吸血企业”一词成为热词,入围当年年度流行语TOP 10,也引起多方重视,日本厚生劳动省每年都要评出“吸血企业”黑名单,以帮助求职者逃离劳务陷阱。
作者简介
今野晴贵
1983年生于日本宫城县。现任NPO法人“POSSE”代表理事。一桥大学社会学博士,专攻雇佣关系论、劳动社会学方向。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吸血企业对策项目共同代表。著作有《劳动法的正确使用方法》(east 出版)、《不要输给吸血企业》(合著,旬报社)等。
原标题:《我们离“吸血企业”有多远?》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