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部门发布《关于严格执行招标投标法规制度进一步规范招标投标主体行为的若干意见》
的《关于严格执行招标投标法规制度进一步规范招标投标主体行为的若干意见》(下简称《意见》),自2022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意见》共提出5方面20条具体政策举措。《意见》明确提出要严厉打击操纵投标或出借资质等行为导致中标率异常高的“标王”及其背后的违法犯罪团伙。
长久以来,招标投标市场存在很多问题,部分项目招投标流于形式,规避招标、虚假招标、围标串标、各类不合理限制和隐性壁垒,有关部门和人员插手干预等,导致部分项目中标结果不符合实际需求或者实施效果不佳,尤其是在政府的采购项目中。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下简称:中国绿发会或我会)曾就此现象,多次致函相关部门,进行谏言。我会曾在给审计署的致函中,明确指出此种行为违背了政府采购法“提高政府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立法宗旨,更是置人民利益于不顾。
《意见》明确指出,招标投标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提高国有资金使用效益,预防惩治腐败具有重要意义。《意见》第十一点,提出“两个关注”,要求关注“陪标专业户”和“抱团”投标现象。采购单位变相设置门槛,“量体裁衣”,“团团伙伙”,“轮流坐庄”,“重采购程序、轻采购结果”已成顽疾,此次《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大违法投标行为打击力度,明确不得以行政约谈、内部处理等代替行政处罚,不得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只有扎紧招投标法规制度笼子,才能避免因暗箱操作等违法违规行为造成国有资金浪费或出现质量问题。
我会自成立至今,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恢复、调查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在参与生物多样性领域投标时发现,“量体裁衣”现象明显,如生物多样性监测和生态恢复项目需要工程资质,生物多样性监测项目需要林业资质、小微企业资格或地方工作经历等等,如此采购要求数不胜数。采购方忽视了生物多样性涉及多学科领域,忽略了项目的科学严谨性,如此行事怎能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意见》第十八点明确提出要健全监管机制。明确各地行政监督部门要畅通投诉渠道,依法处理招标投标违法行为投诉,投诉处理结果反馈当事人的同时按规定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同时明确要加强对行政监督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约束,严禁以规范和监管之名行违规审批、插手干预、地方保护、行业垄断之实。相信随着全社会依法招标投标意识不断增强,招标投标活动也将不断规范。
《意见》的发布,将进一步规范招标投标各方主体行为,更加清晰招标投标各方主体权责。随着招投标配套制度机制短板不断补齐,法规制度笼子不断扎紧,招投标营商环境将得到不断优化,政府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将得到不断提高,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将得到进一步维护。
文/Pierre 审核/老夏、Sophia 编/angel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