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曾经的留守儿童回乡支教,她说“爸妈在的地方才是家”
2022年教师节来临之际,澎湃新闻推出特别报道“重返出发之地”,以记录“回归再出发”的学子。
曾经的“留守儿童”回到故乡支教,广东茂名化州市的优秀志愿者陈伟玲就是其中之一。
据《广州日报》此前报道介绍,2020年毕业于岭南师范学院教育学院的陈伟玲是茂名高州市人,2020年8月1日,她选择加入广东团省委“希望乡村教师计划”,回到了故乡茂名市,在化州市文楼镇那楼小学支教。曾经的乡村女孩,如今成为了乡村三尺讲台上的支教老师,以自己的热爱去浇灌孩子们贫瘠的心灵,开出希望之花。
陈伟玲出生在茂名高州农村,1岁刚学会走路时,父母就去东莞打工,小伟玲做了10年的留守儿童,父母在她11岁后才回家跟她一起生活。因此,伟玲对于乡村留守儿童的心境深有同感。她对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说:“无论是茂名还是东莞,农村还是城市,有爸妈在的地方才是家。”
小时候,她就对影像资料里的希望小学印象非常深刻:有一群很年轻的哥哥姐姐,他们青春阳光,有他们的地方,就会给乡村带去无限的希望。“在求学生涯中,我看到偏远山区孩子的求学艰难,初中英语课本上有一篇文章记载某大山的孩子需要通过绳索才能到达对岸的学校,即便艰难,他们依然勇往直前,这样执着顽强的求学精神深深打动了我。”大学毕业后,听闻广东团省委的“希望乡村教师计划”,她并没有过多的犹豫,就毅然选择了报名。她想成为小时候梦想的“超级英雄”,为和自己一样的乡村孩子带去温暖。
化州市文楼镇那楼村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村里的大人们几乎都外出打工,大多数都是老人们在家里照顾孩子,带孩子读书。第一次到达那楼小学的时候,陈伟玲满怀期待又坐立不安,期待见到孩子们纯真的脸庞,却又害怕得不到孩子们的喜爱。
学校安排陈伟玲负责三年级一班的英语兼班主任以及四年级一班的英语教学。开学第一课是至关重要的一课,陈伟玲连夜备课,希望能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学生,树立在学生心中的威信。“在备课的时候,我给所有孩子起了一个英文名,便于教学内容的开展。我觉得,英语课不是刻板地让孩子齐读,更不是只听老师说,而应该是鼓励孩子说。”通过小组竞赛、个人竞技、角色扮演、击鼓传球等游戏方式,伟玲让孩子们在学中玩,玩中学。课余时间,鼓励学生大胆自信地用英文与老师问好,让学生真正做到把英语融入到生活中去。
因为地理位置偏僻,那楼小学较难招到老师,更不用说招音体美老师了。陈伟玲在大学时学习的是学前教育专业,所以擅长弹琴、唱歌、跳舞,除了是一名英语老师,她还是孩子们的音乐、舞蹈以及体育老师。她特别希望孩子们在跳舞的过程中,变得更加阳光、自信。她带着孩子们一边唱歌一边做律动,跟着音乐玩反应游戏。校园里从一开始的没有歌声,到现在悦耳动听的歌声环绕校园。“一年来,全校338个孩子,都学会了3支舞蹈,他们从一开始的腼腆到主动表现自己,从最初的害羞内敛到大胆自信,从不愿说话到积极问好老师,一点一滴地进步。”
那楼小学所处的那楼村是广东省扶贫村,村子里几乎都是老人在家照顾孩子,留守儿童数目较大,而单亲家庭、离异家庭的孩子数目也不少。陈伟玲参与了2020年全国人口普查,到村子去了解了环境以及孩子们的家庭情况。“有的孩子住在较为简陋的房子,有的孩子自打出生后就没见过妈妈,有的孩子自幼就失去了父亲,有的孩子处于离异家庭。”
这一切深深地触动了陈伟玲,2020年10月份,她与班里的孩子约定:每周五都要有“爱的拥抱”。“我想以自己的微薄力量,让我的孩子们感受爱,学会表达爱,我想让孩子们在拥抱的那一刻感受到我对他们深深的爱,希望孩子们在拥抱的那一刻感受到温暖,长大后依然对这个世界充满期待,永葆感恩的心与他人相处。”陈伟玲说,“一开始拥抱的时候,男孩子比较腼腆,后来也敢用手回抱我,那些调皮的孩子也因此变得更听话了,还有些孩子拥抱两三次才肯回家。”伟玲还会和孩子们用击掌或碰拳头的方式,带给孩子们力量。
班里有些孩子脾气比较冲动,爱说脏话,并且不懂得尊重他人。在一年的教学生活中,陈伟玲一直把“三一班是‘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大家庭”这句话挂在嘴边,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通过“找朋友”的音乐游戏让他们懂得如何与他人相处。每一次与犯错的孩子沟通,她都会蹲下来聆听孩子们的真实感受,坚持用耐心沟通代替简单的说教。
通过每一周、每一天坚持不懈的努力,孩子们也在进步中带给伟玲感动。“有一次,我因为家里有急事请了一周的假,孩子们一周不见我,以为我生病了,所以写了许多爱心纸条祝我早日康复。”回校那一晚,伟玲在宿舍门口看到许许多多的小纸条,内心瞬间被温暖充满,眼泪也不自觉的在眼眶萦绕。“那一刻,我才知道,自己的付出有了沉甸甸的收获。”
2021年,陈伟玲获得“化州市优秀志愿者”称号。她说:“选择到基层支教,是我一生中最正确的决定,支教旅程将会成为我人生中最不平凡的篇章。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农村留守儿童,能到基层来,让点滴的付出汇聚成更强大的力量。”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