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余叔叔讲科普 丨 气象学揭秘:“诸葛亮借东风”是如何成功的?
气象学小知识
—诸葛亮借东风
诸葛亮借东风
赤壁之战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不过,这东风,当然不是诸葛亮“借”来的,只能说,他对赤壁一带天气规律的认识比曹操深刻、具体的多。在京剧《群英会》中,曹操有句唱词“我只说十一月东风少见”,显然是后悔赤壁之战中,自己对气象判断失误,吃了大亏。
今天我们就从气象和天气规律的角度,试着做一点分析,和大家一起讨论。
01
帮了大忙的锋面气旋
赤壁之战中,长江江面盛吹东南大风,到后来曹军败走华容道又遇上倾盆大雨,这在天气形势上看来,当时很像是一次锋面气旋天气。
锋面气旋在我国,春季最多,秋季较少。
它是一个发展深厚的低气压系统,其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空气从外围向中心流动,呈反时针方向旋转。所以,处于气旋前部(即东部)的地方,吹东南风;气旋后部(西部),吹西北风。
气旋内部盛行辐合上升气流,能造成大片降雨区。因此,当连续吹东南风时,往往预示天气将要变坏。天气谚语说:“东南风雨祖宗,西北风一场空”和“东风雨,西风晴”是有一定实际意义的。
我国沿海大部分地区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这种因季节而改变的盛行风向,叫做季风。
随着这种盛行风向的转变,带来了明显不同的天气和气候,当冬季风盛行时,气流从西北方大陆上流过来,这时的空气是寒冷干燥,降水很少;当夏季风盛行时,气流从东南方海洋上流过来,这时的空气是温暖潮湿,降水增多。
02
偏爱我国东南地区的季风
1
季风现象
季风现象在世界上最为明显的要算亚洲东部和南部,所以我国东南地区就成了强大的季风区。
这里冬季和夏季的风向几乎是相反的,例如上海1月偏北风(包括西北风,北风和东北风)为62%,也就是观测100次风向,有62次是偏北风,7月偏南风为57%;广州1月偏北风为55%,7月偏南风为52%。
2
气候特点
由冬夏季风引起不同的天气和气候特点,最主要而明显的就是冬季干燥,夏季多雨。
3
季风成因
我们知道,冬季和夏季海陆气温是不同的,冬季海洋比陆地暖,夏季海洋比陆地冷。温度不同了,气压也是不同的。冬季大陆上气温低些气压高些,海洋上气温高些气压低些,而夏季相反。
既然海陆之间发生气压差异,空气就要从气压高的地方向气压低的地方流动,于是形成了冬夏季海陆之间不同的风向,冬季由陆向海,夏季由海向陆。
当一个地方受到移动的闭合的高气压中心影响时,风向是顺时针转变的。
就是说,当冷高压开始移到海上,高气压后部盛行的东南风就会暂时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冬季冷高压南下过程中移动迅速,尾随南侵的后一股冷空气很快又到;所以,东南风持续的时间很短,人们往往忽略。
而诸葛亮的家就住在离赤壁不远的南阳,是掌握这次东南风出现前的征兆的,所以他准确地作出了中期天气预报。但为了唬弄周瑜,他却设坛祭神“借东风”。
03
处处留意,你也能看风识天气
“东风送湿西风干,南风吹暖北风寒”。这则谚语流传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它说明不同的风会带来冷暖干湿不同的天气。
长江中下游地区东临海洋,西连大陆,这里的风东吹西刮、南来北往,担负着交流寒暖、运送水汽的任务。东风湿、南风暖,暖湿的东南风为云雨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水汽条件,只要一有上升的机会就会凝云致雨。
所以,有“要问雨远近,但看东南风”、“白天东南风,夜晚湿布衣”的说法。
在冬半年,冷空气强于暖空气,西北风常把锋面云雨带推向南方海洋。这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单一的冷空气控制下,天气晴朗,正象谚语所说的“秋后西北田里干”、“春西北,晒破头;冬西北,必转晴。”
如果这时刮起东南风,但刮不长,这就是 “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预示锋面云雨带影响到本地,天将变阴,“要问雨远近,但看东南风”。
这样看来,诸葛亮在冬初的十一月份,根据长江中下游地区当时的天气变化,预测将有东南大风出现,并进一步推断天气还要恶化,还是符合天气演变规律的。
不过,随着全球变暖,亚洲季风格局正在改变,科学家们也正在研究探讨背后的机理及变化原因,期待早日揭晓。
本文由余杭科协重新排版编辑
原标题:《余叔叔讲科普 丨 气象学揭秘:“诸葛亮借东风”是如何成功的?》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