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安全隐患重重,近两年中国留学生海外遇袭遇害案件已超30起
美国章莹颖案、澳大利亚冷梦梅案、德国李洋洁案……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以来,经媒体公开报道的中国留学生海外遇袭甚至遇害案件已超过30起,以抢劫、故意杀害、性侵等恶性案件为主。一个又一个中国留学生的不幸遭遇,刺激着人们的神经。而随着留学生人数增加,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刑事案件更加值得关注。
留学生海外安全隐患重重
游子在外最不幸的,莫过于魂断他乡。而近年来,这样的不幸却屡见报端。
2016年5月11日傍晚,在德国安哈尔特应用技术大学建筑学院留学的李洋洁在外跑步时,遇见一名德国女子请求帮助。热心的李洋洁上前帮忙时,却不料德国女子的目的竟是引李洋洁上钩,成为另一名德国男子的强奸对象。李洋洁拼死求救抵抗,依然没逃过强奸殴打、隐藏致死的结局。2017年8月,李洋洁案在德国一审宣判,男被告人被判终身监禁,女被告人被判五年零六个月有期徒刑。
死亡的阴影让不少留学生心有余悸,但对大多数人来说,财产安全是更加直接的威胁。
“在麻州(指美国马萨诸塞州)生活,直接抢劫的事很少,多数情况下是乞讨,如在超市买完东西,会有人来问‘能不能把零钱给我,或者给我一美元’。”曾在麻州读研究生的路遥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自己不给,因为担心在给零钱时,对方可能会把钱包抢走或有其他不利举动。
有时也会遇到敲诈。刘洋洋目前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博士,在纽约生活了近四年时间,曾在曼哈顿遭遇3次敲诈。
“第一次被敲诈是刚到美国不久,有一天晚上九点下楼,当时对周围的事物比较好奇,东张西望,表现得很像是一个新来的。这时就被一个黑人男子盯上了。攀谈几句后,该男子说那天是他生日,让给钱。后来我给了20美元了事。”刘洋洋说。
刘洋洋第二次被勒索,是一天晚上八九点钟在百老汇附近,尽管路上有行人来往,仍然遇见拿低保的黑人索要钱财,带有一些言语恐吓,最后也是给了20美元。还有一次是在学校附近的银行自助取款机前,有黑人女子态度蛮横地索要钱财,但考虑到取款机上方有摄像头,就没给钱,对方就离开了。
在美国威斯康星州读研的罗清晨说,自己经历过最严重的一次财产损失,是租住的房子被入室盗窃。小偷从厨房窗户进入,偷走了笔记本电脑和单反相机等贵重物品。“当时我报了警,警察先后来过两次,但由于我家周边没有摄像头,目前也没有抓到嫌疑人,丢失的物品也没有找回。”罗清晨告诉记者。
一把枪的距离
“国外安全和国内安全最大的不同,应当是在国外对方可能随时掏出一把枪来。”路遥表示,美国公民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可以持枪,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安全隐患。在她原先居住的小区附近,就有一名留学生因目睹了毒贩交易过程被枪杀。之后,她又搬到另一个地方,却依然没有摆脱枪击的阴影。
“国内安全和国外安全之间,隔着一把枪的距离。”罗清晨也表达了类似观点,“美国持枪率很高,平均每100个美国公民能拥有101把枪。我了解到的是,警察有一次去得克萨斯州一户公民家里搜查,结果竟然搜到一个枪械库。非美国公民虽然不能持枪,但有打猎的权利,也可以通过考打猎证来合法持有枪支。”
“让我觉得最危险的是学校附近发生的枪击案。当时一名黑人司机酒驾导致车辆追尾,就对着一名学生的车开枪,然后逃走了,好在学生没有受伤。”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斯托克顿市读研究生的兜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美国的学校一直视枪为非常严重的安全隐患。对留学生而言,一般校园附近发生枪击案或恐怖袭击事件,学校会立即向学生手机或邮箱推送相关信息,学生收到消息后会待在家里;在学校的,可以让校警护送回家;情况严重的话,学校会被立即封锁。
但学校的警惕、学生的忧虑都没能阻止校园枪击事件的蔓延。据统计,仅2017年上半年,美国共发生大大小小的枪击案3万余起,造成7550人死亡。根据往年的统计,在美国发生枪支暴力的犯罪率远高于其他发达国家,涉枪杀人死亡率约为30%——相当于每天都有27人被枪杀。
而枪杀的原因不只是劫财,交通事故、口角、肢体冲突等日常矛盾都是对方开枪的理由,不少枪击案的开枪原因实在令人匪夷所思,甚至到了“一言不合就开枪”的地步。
感情纠纷易成凶杀导火索
留学生的危险不仅来自于外国人,还来自于留学生群体。记者梳理近年来留学生安全事件,发现因留学生之间感情纠纷被杀的恶性案件占不小比例。“但这类案件往往没有受到重视。”浙江省温州市检察院侦监部主任金兴聪告诉记者,相对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留学生心理健康也应该受到整个社会的高度关注。
金兴聪曾办理中国留学生邵童被杀一案。2014年9月,在美国爱荷华州的一间宾馆里,邵童被同为留学生的男朋友李向南手扼致死,原因是邵童找了新男友。在历经8个月的潜逃后,李向南在父母的陪同下向中国警方投案自首。后李向南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大多数中国留学生的日常都是这样,要么上课,要么在家。平日里课业节奏较快,与同学朋友的互动就变少了。”在刘洋洋看来,大部分留学生的朋友圈还是以中国人为主,“抱团现象”严重,尤其是男女朋友之间,除了上课和赶作业,其他时间双方都在一起。因为没有朋友和周围人的关心关注,如出现矛盾,更容易走向极端。
“在邵童案中,凶手李向南性格内向,平时喜欢把自己禁锢在与邵童两个人的世界里,基本不和其他人打交道。当两人产生矛盾时,没有同学朋友帮忙开解疏导,最后导致矛盾激化而酿成悲剧。”金兴聪说。在感情纠纷导致的命案中,杀人者往往没有树立正常的爱情观。
感情纠纷案件不只发生在中国留学生之间。2017年2月21日,英国人马修斯杀死24岁中国女留学生毕曦希一案宣判,马修斯被英国卡迪夫法院判处终身监禁,至少服刑18年。此前,二人为情侣关系,马修斯在交往中曾虐待过毕曦希。
在金兴聪看来,留学生远离故土亲人,本就面临文化差异及独立学习生活的挑战、难以融入主流社会的疏离感、对异性缺乏了解、社会关系稀薄等境况,无疑会变得更加敏感脆弱,也更容易攻击别人。金兴聪提示,留学生在海外更应当明白,感情需要的是双方共同接受、共同经营,并不是单方面的强求或极端的方式就能得到,作为年轻人,当感情受挫时,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校园毒瘤:药物和酗酒
除了情感纠纷,酗酒和吸毒这两个除不尽的校园“毒瘤”也逐渐开始将魔爪伸向中国留学生,或者说是部分留学生也开始向着这些致命的诱惑逐渐靠拢。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是中国留学生人数较多的一所大学。2014年6月19日,22岁的中国留学生张新悦被发现在出租公寓内死亡。经警方调查,张新悦的死因是吸毒过量,且张新悦吸毒已有一段时间。
同年8月23日上午,该校19岁中国女留学生戴嘉艺也死于公寓,警方初步调查,戴嘉艺疑似饮酒过量致死。戴嘉艺的邻居在事发当日看见戴嘉艺和两名年轻男子在公寓内玩耍,并看到屋内有人喝酒和抽烟。在美国,法定喝酒年龄为21周岁,此时的戴嘉艺还未到法定的喝酒年龄。
药物和酒精,这些美国的“校园文化”,对留学生的诱惑是致命的。就拿美国校园中最常见的毒品大麻来说,在很多学生眼中,它似乎不算毒品,因为在一些州,服用大麻是合法的。
虽然美国联邦整体的立法意向是禁止大麻的,但美国社会和校园对它有极高的容忍度,中国留学生受大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路遥看来,身边外国学生吸食大麻的情况很常见,如果合租室友中有外国学生,常能闻到对方房间里飘出的大麻味。有时对方也会邀请路遥尝试,但她觉得大麻有神经毒性,从未吸食过。
在华盛顿州读研究生的侯杨向记者坦言自己曾尝试过大麻,但“仅有一次,尝了一丁点儿,感觉有点飘飘然”。当然,他清楚地知道“嗑药”的后果,尝试的原因一是当地吸大麻合法,二是出于好奇,在他人反复劝说下忍不住尝试了一下。
在兜兜看来,初到国外,许多留学生希望尝试一些之前没做过的事。染上毒瘾最开始的想法可能真的是“试试看”,只不过一些人把自己“试”向了死亡的深渊。学生吸毒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压力,包括学业、兼职、实习或是社交压力,如面对学业压力,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使用兴奋剂来令大脑保持长时间的清醒,帮助他们赶作业。
“留学生人数越来越多且趋于低龄化,他们往往对于药物、酒精、夜店之类缺乏防备意识,也不具备相应的辨别能力,很容易在思想、行为和价值观上受到别人的影响,并且他们身处海外、远离父母长辈,缺乏正确积极的引导管理。这些都可能导致留学生掉入毒品和酒精的陷阱。”北京浩天安理律师事务所律师李靖怡表示。
任何时候任何事情都可以报警
罗清晨告诉记者,报警是留学生在外最需要掌握的保证自己安全的途径,生活中任何影响到自己权益的事情,都可以通过报警解决。
因为邻居晚上开派对太闹腾,罗清晨曾打电话给911投诉。“当时凌晨两点,打完电话大概十分钟后,警察就过来了,让邻居很快解散了聚会。”罗清晨说,整个过程自己不需要露面,都由警察解决,一定程度上也保证了报警人的安全。
“长期以来,部分外国人的确存在‘中国学生好欺负’的想法,中国学生自己也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导致外国人对我们的预期并不高,这也是一种歧视。事实上,如果自己不维权,别人更加不会在意你的权利,在确保人身安全的情况下,留学生一定要敢于维权。”罗清晨说。
此外,多位留学生都向记者提到了校园警察的重要性。罗清晨表示,在学校,学生上自习到很晚时,可以找学校志愿者和校警陪同护送回家,尤其是女生,这方面学校有规定。“校警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如优先处理学生的报案。如在学校附近发生危险事件,学校会立刻给学生发邮件和短信,收到通知后,学生一般就不出门自习或聚餐了,还在学校的则可以找校警护送回家。”兜兜说。
多位接受采访的留学生表示,与警察打交道的过程中并没有出现歧视问题。“可能因为当地中国留学生较多,几乎是主流群体,警察一般不会表现出歧视,但如果敏感点,能感觉得到他们处理一些事情时没有对待白人的热心,可以感受到‘温度差’。”路遥说,但不可否认,警察的确可以为留学生解决大多数安全问题。
生命安全高于一切
“留学生必须清醒认识到,国外和国内情形不一样,走自己的路,闲事莫理。”刘洋洋建议,如果有外国人搭讪,尽量不要好奇,大多数都可以忽略,因为搭讪往往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可能就是敲诈;同时,随身带上5美元、10美元、20美元的“保命钱”,如果是100美元的大票子,就有点亏了。
在李靖怡看来,留学生应尽量避免去社会治安不好的地区。美国的一些市中心闹市区大多是繁华场所,也是各种人群混杂、治安混乱、犯罪率偏高的地带。如芝加哥、纽约等地,学校附近存在一些不安定的社区,晚上七八点后最好不要去。同时,避免独来独往,尽量结伴而行,夜间避免独自走回宿舍或搭乘公交,不要轻易乘陌生人的车。
对开车代步的留学生来说,养成上车前观察周边情况、上车后及时落锁的习惯非常重要。在麻州读书的留学生慧文告诉记者,在一次停车时,有人敲车窗玻璃,当时没有警惕性,直接摇下车窗玻璃问对方什么事,结果对方直接无理地要求去她家,并用手拉动了车门。“好在我上车后就落锁,直接踩油门开走了。回家后我崩溃大哭,第一次意识到危险离自己那么近。”慧文说,此前也有同学上车后没及时落锁,有人拉开车门对其暴打并抢走所有钱。此后,慧文提高了警惕,会把车停在有摄像头的地方,万一车被偷被砸,也能被记录下来。
“保命第一,钱财都是身外物。”刘洋洋强调,最重要的一点,要知晓当地发生案件情况,懂一点美国法律常识,练习好日常口语,这样遇事就可以临危不乱。例如准确及时说出紧急用语:take my money,let me go(钱给你,放我走)。兜兜也认为,破财消灾最好,毕竟是去留学,不是去冒险。
李靖怡认为,在面临无可选择的危险处境时,留学生应选择尽量服从犯罪人的要求。尤其是女孩子在面临持枪犯罪分子要实施暴力时,保命要紧,顺从犯罪分子,但要设法保留犯罪证据。总之,遇到危险,以尽快逃离为上策,对抗是下策。
如遭遇暴力,留学生应及早寻求救助。在美国,遭受暴力侵害后应在安全情况下立即拨打911报警。如果受了伤,应及早去看医生,并对受伤部位进行拍照,同时,要注意保留相关证据,这有助于案件的调查处理。
在美国华人律师邓洪看来,在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犯罪率较高,枪击案件相对较多,警察局往往应接不暇,如果不向当地警方施压,警方很可能不会调派人手及时处理案件。“2012年,南加州大学两名中国留学生遭枪击死亡,我们发动了中国留学生的签名活动,向学校、警方、市长施压。”邓洪说,遇到这种情景,要发挥自己的力量。比如他们当时对警察局表示,如果不尽快破案,他们会给中国领事馆建议,建议以后对南加大和洛杉矶进行留学预警,建议中国家长不要把孩子送到洛杉矶上学。
“一个命案发生后,往往普通民众没有调查的能力,只能通过警方进行调查,然后通过检察官办公室来起诉。所以,只有给予调查者压力,他们才会调派更多的人力解决问题。”邓洪表示。
(原题为:《海外留学生:别让受伤的总是你》)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