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聚焦地市丨系统治理提水质 生态修复大变样——铜川市石川河水环境治理纪实

2022-09-05 11:1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石川河,属黄河水系渭河支流,发源于铜川焦坪北山和耀州区瑶曲镇的北山。铜川市石川河水系主要由漆水河、沮河组成,二水南下于铜川市耀州区城南汇合流向渭河,漆、沮两河上游均建有饮用水拦蓄工程,河道中90%径流水为2家城市污水处理厂排放的尾水,河道季节性和区段性断流,加之基础设施有短板,河道水生态十分脆弱。

近年来,铜川市坚持把水环境治理工作放在生态环境保护的突出位置,将石川河岔口断面水污染治理工作作为生态环保头号工程,扭住不放,综合采取上工程、清河道、强监管、补基流等一系列措施坚决改善水质,落实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进达标排放与污染减排、开展生态修复以及实施重大工程项目,扎实推进水污染治理工作并取得明显成效。2021年,石川河铜川段及其主要支流漆水河全线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实现历史好转,岔口出市断面优于国考目标2个级别,水质改善率居全国第一,开创了铜川市“十四五”水环境治理工作新局面。

顶层设计 让石川河重披新装

为了进一步做好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铜川市先后制定了《铜川市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巩固提升暨综合整治三年行动方案(2015-2017年)》《铜川市水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及《铜川市碧水保卫战工作方案》等文件。

铜川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石川河水污染防治工作多次作出批示并现场视察调研,多次召开专题会、推进会、现场会,研究部署水污染防治工作,提出了有效治理措施,并先后5次赴生态环境部专题汇报石川河污染治理情况。抢抓2020年铜川市被列为全国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编制试点城市机遇,提出了“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三水统筹和“留住天上水、用好地表水、严控地下水、使用再生水”四水共治的理念,以恢复石川河有水为核心思想,确定了“1个有水、3个改善、8个修复”的工作目标,扎实推进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努力做好“铜川实践”。

合力攻坚 让石川河旧貌换新颜

铜川大力推进补短板行动,投资12.65亿元实施“漆水河水环境治理工程”,投资金额占年财政收入46%,将2家城市污水处理厂排水标准提升至《黄河流域(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A标准,新增日污水处理能力3万m3,并新(改)建污水管网36公里,完成雨污分流改造48公里。投资30多亿元实施了39个子项目,漆沮河10个重点河段形成景观带,漆水河32公里黑臭水体全面消除。

建立完善监管机制,建立区县上下游污染补偿机制,实施区县、乡镇、村三级目标责任考核机制等,夯实各级水污染防治工作责任。建立市、区县、乡镇、村四级联动巡河机制,同时组建专职巡河队伍全天候巡查河道。清淤疏浚河道32公里,清除河床淤泥16万立方米,构建齐抓共管、多方参与的管护体系,实现污水应收尽收,沿河散排口全部清零。对涉水重点企业实行24小时驻厂监管,严防严控违法排污行为。

强化预警响应,沿河分段布设“固定+流动”水质监测点位,对水体9项污染因子实行24小时连续自动监测,建立“人工+自动”水质监测模式,专人实时紧盯河道水质数据及时预警、查找原因、快速响应,实现精准调度处置。竭力保障生态基流,制定《铜川市石川河生态基流保障工作方案》,统筹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保护,协调上游水库常态化下泄生态水,提升河道水生态功能。

容颜转变 让秀美河流眷恋于心

如今的石川河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河、景观河。以前这里是路边荒地、河道里垃圾遍地、山坡上杂草丛生,如今这里变成了河水清澈、树木成荫,景色宜人的景观带。迎着朝阳,沿着河畔步行,一边欣赏风景,一边享受休闲时光。

多年来,历经“生态文明建设”的熏陶和“蓝天、碧水、净土、青山”保卫战的洗礼,铜川“绿色版图”不断扩张,蓝天、碧水、绿地、整洁、宁静……一个个生动的词汇,在这个城市的每一个细节散发着芬芳内涵,传递出铜川绿色名片的内在魅力与脉脉情怀。

铜川人民为了母亲河的安澜,一路前行、一路探索、无畏艰辛、不惧坎坷,一次次变革、一次次创新,只为了遇见更美的风景!

原标题:《聚焦地市丨系统治理提水质 生态修复大变样——铜川市石川河水环境治理纪实》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