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张志安:从复旦新闻这个“家”出发去探索世界

张志安(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2022-09-04 21:16
来源:澎湃新闻
专栏 >
字号

从这个“家”出发去探索世界——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22级本科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各位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欢迎你们走进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走进你们大学的“家”。说实话,我跟你们一样激动,因为这也是我告别这里去中山大学任教十一年后,跟你们一样在新学期刚刚重新回到这里。对你们来说,是进“家”的感觉真好;对我来说,则是回“家”的感觉真好!

26年的此时此刻,也就是1996年,我跟你们一样怀着激动的心情踏入复旦新闻学院。26年过去了,此刻作为这里的一名教师站在这里,我想到了三个关键词:这条路、这些人、这个世界。

这条路

我1996年9月入学后,大一加入了校园媒体《复旦生活》,我们的宿舍6号楼308,紧挨着光华大道,担任校报《复旦生活》主编时,我把男生宿舍楼都爬遍了,挨个宿舍派送报纸。

后来,也开始给校报《复旦》写稿,经常在横贯东西的这条光华大道上骑着旧自行车奔驰。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我从七八点采访到凌晨,第二天交出了头版头条。每次看到自己名字印成铅字,心头都会掠过一丝兴奋。

这条路的西边是校训墙“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每次走在光华大道,我都能感受到风吹过的舒适、梧桐树的光影和阳光照在身上的温暖。“日月光华,旦复旦兮”,这条光华大道,伴随我从本科到博士9年的复旦求学之旅。

回过头看,是复旦引领我走上了专业和事业的人生道路,这条路的唯一名字就是“新闻路”。新闻之路,是尊重事实和逼近真相的道路,是敬畏真理和追求进步的道路,是提升社会透明度和促进公共利益的道路,是“以人民为中心”承载理想和责任的道路。如总书记所言,要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这些人

在复旦,你会认识一些人,也会敬仰一些人。

26年过去了,我的很多96级本科同学还在新闻这条路上拼搏。在北京,中央电视台的赵晶经常出现在中国重大事件的现场做直播报道,新华社摄影记者金立旺用镜头记录持续记录长江的生态变迁;在广东,深圳卫视总监黄启明曾经是民生新闻操盘手,如今也是抓经营抓改革的带头人;在上海,接下来大家在片子里会看到的晏秋秋,在《新民晚报》工作,今年3-5月上海抗击疫情期间,他每日更新短视频,还给沪上老人组织买菜、给离开上海的农民工送水送泡面,感谢他们“来过上海”。

除了从事新闻实践,我们班也有不少人从事学术研究。仅仅在我们学院,就有4位,除我之外,还有周葆华老师、沈国麟老师、王迪老师。所有的抵达,都和出发有关。他们都在践行系训“好学力行”的精神,甚至像金立旺同学追求的那么极致——“好学力行,做到不可替代”。

走在新闻学院,你还会和很多“前辈”相遇,会和“历史”相遇。学院正门口的三座雕塑,最早的《共产党宣言》中文翻译者、老校长、系主任陈望道,会告诉你“真理的味道非常甜”;名记者范长江,用《中国的西北角》告诉你,走读大中华、见证大历史,生命才能踏出足迹;出版家邹韬奋,一生实践“韬奋精神”,那就是“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和优秀的人同行、与杰出的人靠近,并不是让你有什么优越感,而是激发你更多的职业激情、更大的社会责任、更强的生命动力,经常让你逼问自己:身处这个时代,如何超越自我,并对这个时代有所贡献。

这个世界

2019年,学院张力奋老师曾在图书楼组织了一个展《以新闻的名义》,通过珍贵的文献可以看出,中外新闻业虽有制度差异、也有共同追求:“以新闻的名义”来记录历史和推动时代。

从事新闻或研究新闻,或者曾经学习新闻业,让你对社会的复杂和底层的境遇有更深的认知,把好奇心和记录当下作为你的终生习惯,把增进透明、敬畏真相作为你的生命基因。这些收获,确实会打开你的人生世界——不仅是认知广阔的现实世界,更是扩展无止境的精神世界。

走进“新闻”的世界,认知复杂的世界,开拓你的世界,或许有三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第一,什么样的人适合从事新闻工作?其实,没有标准答案。新闻学院的老院长徐震,就倡导新闻专业要培养“心红、眼亮、手巧、足勤的新闻工作者”,要走“两典(经典、文典)一笔”的“杂家”道路。

第二,怎样从优秀记者成为卓越的记者?经济学家汪丁丁说,是对重要性的把握,把握真正重要的时代问题和社会问题,而不是被表面的热闹或流行所吸引。

第三,如果从事新闻业,如何激发生命的创造力?推荐大家看看《三联生活周刊》主笔袁越的书《人类的终极问题》,他在书中梳理了前人给出的三个激发创造力的过程:“知识储备、洞悉时刻、价值评估”。知识储备需要持续积累,从今天起、从现在起,各位就可以抓紧时间开始储备知识。

“复旦新闻馆,天下记者家”,时间的力量、人生的进击,终将证明,你们选择复旦新闻,就是这一生与新闻理想结缘的最近距离。有着90多年历史的复旦新闻学院,也一定是你们投身新闻事业的最佳起点。愿你经过这条路,伴随这些人,踏上新闻之旅,打开你的人生新世界。

最后,我想感谢学院给我这次机会,感谢曾经教过我的老师们。特别是我的导师李良荣教授,他一辈子搞新闻改革和新闻业研究,教我们“拼命的学”——精进学术,“拼命的玩”——热爱生活。他在最近的一篇文章《我爱新闻院》中自嘲说年龄“过七冲八”,实际上却永葆激情和青春,比如他会夸赞新闻学院又壮又胖的斑鸠“你好,你真漂亮”。多年之后,如果你们想起此刻,想起这所学院的老师,想起复旦新闻学院的点点滴滴,希望你们也能像在复旦读书8年、教书40年的李老师一样,充满热爱、保持天真。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韩少华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