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新华社著名记者、原副社长兼总编辑冯健逝世
新华社著名记者,原社党组副书记、副社长兼总编辑冯健同志2022年8月3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
冯健同志1925年3月11日出生,河南人。194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长期奋战在新闻宣传一线,多次担纲重大报道,为党的新闻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与穆青、周原合作采写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在全国掀起了向焦裕禄学习的热潮。他信念坚定、工作深入、作风正派、严于律己、忠诚担当,始终保持“新闻兵”本色,在工作中以“严”和“细”著称。
冯健同志的一生,是为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呕心沥血、用情至深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奉献的一生、光辉的一生。他的文章恰如其人,充溢着一个党的新闻工作者对国家、民族、人民的责任感。
1984年10月,冯健在办公室留影。孙文华摄
冯健同志笔耕不辍,其新闻作品(含与他人合作)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有:《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人民呼唤焦裕禄》《中南海的春天》《管得宽》等;著作有:《冯健通讯选》、时事评论文选《管窥集》《一斑集》、散文《暮年随笔》(一、二、三卷)等。曾在《中国记者》发表多篇文章。直到2016年,91岁高龄时仍在《中国记者》发表口述文章《“焦裕禄是我一辈子学习的榜样”》。
冯健在《中国记者》刊发的部分文章标题截屏。
在此重温《中国记者》2016年第11期刊发的一篇记冯老的文章,一起缅怀和学习新闻前辈的优良作风。
“严”“细”相宜 情系新闻
——记新华社著名记者冯健
万京华
冯健是新华社著名记者,曾任新华社副社长兼总编辑,他与穆青、周原合作采写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至今仍被人们奉为新闻作品的典范之作。他在工作中以“严”和“细”著称,读他的文章,会被他深邃而入微的观察力所折服,而他做编辑和审稿工作时亦非常严谨细致,组织和签发了很多重大报道。
一、初涉新闻工作
冯健,原名樊煦义,1925年3月11日生于河南省新野县樊营村。冯健是1948年在国立中央大学读书时参加中共地下组织使用的名字。
19岁时,冯健从河南省南阳中学(现名南阳一中)高中毕业后,长途跋涉,徒步穿越鄂西山区,到重庆考入中央大学政治系学习,于1948年夏毕业。抗战胜利后,1946年中央大学迁回南京,冯健后两年的大学生活在南京度过。
在大学里,冯健受到中共地下党的影响、教育,积极投身民主进步学生运动,参与由南京中共地下组织领导、在全国大中学校发行的铅印学生报纸《中大新闻》和不定期油印的《中大新闻稿》的工作,并参加了中共地下组织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青年社。1948年5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大学毕业后,通过社会关系介绍他到离南京约50公里外的安徽省当涂县采石矶镇中学教书,同时开展党的工作。但是因为1948年8月19日国民党南京政府对共产党员、进步人士进行大逮捕,冯健被列入了中央社向全国公开发布的通缉“匪谍”名单,他不得不连夜离开采石矶镇,经河南开封辗转到了豫西解放区。
当时,解放战争的胜利形势如疾风扫落叶一般,一些重要城市相继解放。冯健在新解放区创建的中原大学学习了一个多月。1948年10月开封解放,他被调到刚刚成立的开封日报社和新华社开封分社担任广播编辑。那时,开封日报社和新华社开封分社对外挂两块牌子,对内是一个机关,分社是报社的采访通讯部。当时全国各解放区的报社和分社都是这样一种体制。
1949年4月中旬,冯健被抽调同东北南下的一批新闻干部一起,沿津浦路乘火车奔赴南京,又转往江西,参与筹建《江西日报》和新华社江西分社,继续从事编辑和记者工作。
2004年7月,冯健在内蒙古草原留影。李欣摄
二、多次担纲重大报道
1951年初,冯健被调到位于湖北武汉的新华社中南总分社,主要从事财经报道。当时,中国正处于国民经济从恢复时期到开始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时期,冯健分工采访长江大桥建设和武汉钢铁公司建设等工程。在中南总分社工作期间,他参加了1954年长江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的防汛报道。他和分社其他记者一起,日夜奔波在百里防洪堤上。他采写的通讯《英勇搏斗一百天》,记录了武汉人民防汛斗争艰苦卓绝的动人场面。当年,他被评为武汉市防汛抗洪二等功臣。
1958年秋,冯健从武汉被调到北京新华社总社,在国内部从事工业报道。1964年,他参加了由中共中央书记处决定、首都新闻单位组成的记者团前往大庆油田采访。记者团共20多人,由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王揖任团长,冯健任党支部书记。大庆油田先后为记者团组织了20多次座谈会,并组织他们到生产第一线采访了钻井工人、采油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和指挥人员,记者们采集了大量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冯健采写了《永不卷刃的尖刀——记大庆油田1202钻井队》《在岗位上》等新闻通讯。这次采访是大庆油田开采5年之后首次向国内外公开报道,记者团所采写的关于大庆的一系列报道发表后,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和极大关注。
1965年冬,新华社副社长穆青到河南分社视察工作,冯健奉命随行。在分社听取记者汇报时,他们了解到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带病领导全县人民,与自然灾害作斗争,最后献出宝贵生命的事迹。穆青认为,这样的典型在全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于是,穆青带领冯健、周原(时任新华社河南分社记者)一起到豫东老灾区开封、杞县、睢县、宁陵、民权,最后到兰考县采访,合作写出了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这篇文章于1966年2月由新华社和《人民日报》同时发表。《人民日报》当时正在开展“县委领导班子革命化”的讨论,当天配合发表了社论,之后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又连续发表了七篇社论,从不同方面论述学习焦裕禄精神。之后,全国掀起了向焦裕禄学习的热潮。焦裕禄的故事感动了千千万万人,很多人流着眼泪阅读报纸刊载的这篇文稿,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播音员齐越动人心弦的关于这篇通讯的播音报道。
“文化大革命”期间,冯健和一些同志无端受到停职审查,被中止了采访工作。1970年春节第二天,他和新华社一批工作人员,包括新华社社长朱穆之等领导干部,被集体送进一节火车,到山西永济“五·七干校”劳动“改造”。
1972年国庆节前,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朱穆之等新华社领导同志,回到北京,恢复领导工作。冯健也从“干校”回到了新华社。粉碎“四人帮”后,冯健担任了新华社国内部副主任。1982年,冯健被任命为新华社党组副书记、副社长兼总编辑。
1981年初,新华社党组决定并经中央批准创办政治时事性杂志《瞭望》,决定在《瞭望》创刊号上发表一篇特稿,报道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为实现我国第六个五年计划,日理万机、卓有成效地工作的实践。当时,离《瞭望》创刊只有不到三个星期的时间。社领导指定冯健和曾建徽合作采写这篇报道。他们选择以刚成立一周年的中央书记处为契机,报道中央领导日日夜夜为国为民操劳的情景。
通过10天左右的紧张采访,他们搜集、记录了十几万字的资料、素材,其中有许多生动感人的事例。最后,社党组决定,在《瞭望》杂志上开辟一个“中南海纪事”专栏,以记者所见所闻的形式写出连续报道,并确定稿件在《瞭望》杂志发表的同时,由新华社转发全国。这一专栏的设置,专门写了报告,请示邓小平同志,在报告送出的第二天,小平同志就圈阅并批复“可以”。
“中南海纪事”专栏的开篇报道,就是《瞭望》创刊号上发表的冯健和曾建徽采写的《中南海的春天》。稿件播发后引起了很大反响,《瞭望》编辑部收到大批读者来信;国内外很多媒体纷纷转发了这篇通讯的内容。中央书记处工作的首次公开报道引起了世界瞩目。
2005年3月,冯健在家中留影。
三、严而细的工作作风
冯健工作的严和细在新华社是有名的。这不仅表现在他编辑工作中的一丝不苟,还表现在他的为文和为人上。他在新华社当过编辑、记者直至副社长兼总编辑,无论在哪一个工作岗位上,他都严格要求自己,秉承新华社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从新华社国内部到总编室,冯健的工作从局部到全局,肩上的担子重了。总编室的工作,主要包括:研讨和提出一个时期的报道思想,组织指挥一个时期的重大报道,签发各类稿件,协调各方面、各部门之间的工作等。冯健在总编室工作期间,每天上午和晚上开两次各编辑部门的情况汇报会;还订立了每两个星期开一次情况介绍会的制度,会上比较系统地介绍一个时期国内外的重大情况。参加情况介绍会的,都是各编辑部门负责签发稿件的同志,由新华社的领导同志和专家,以及参加国内和国际一些重要会议的同志,传达文件或中央有关精神,专题介绍情况等。
由于年轻时生活条件艰苦,冯健落下了胃病。1959年经医院检查,被确诊为“十二指肠溃疡”。因为工作比较忙,一直没有彻底治疗。1984年底,连续夜班使他又一次发病,半夜时因胃部大出血昏倒在家里。这一次情况很危急,被送进医院后,急诊医生决定立即给他做切除手术,胃被切除了五分之四,十二指肠也被切除了。经过这次彻底的治疗和其后的休养恢复,折磨他多年的顽症总算是消除了,但身体也因此受到很大损伤。经过很长时间的康复治疗和锻炼,身体才慢慢恢复过来。
1986年3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干部新老交替的精神和指示,同时也因为身体的原因,冯健卸去了新华社党的和行政的领导职务,但同时又被任命为《瞭望》周刊社编委会主任委员,此后还担任了《中国证券报》高级顾问、中国新闻学院教授等。1988年,他正式办理了离休手续。
离休后,冯健继续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与新闻工作有关的工作。上世纪90年代初,中央重提学习焦裕禄精神,加强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1990年春天,穆青、冯健、周原三人重返兰考进行采访。这次到兰考,他们看到当年风沙、内涝、盐碱“三害”横行的大地,已经是泡桐成林,麦浪滚滚。
当年焦裕禄倡导群众种植的泡桐,已成为兰考的一门新兴产业。兰考人民的日子越来越好,他们也越发怀念焦裕禄。每年清明节前后,焦裕禄的墓前,都有络绎不绝前来凭吊的农民。回来后,三位记者一起写了通讯《人民呼唤焦裕禄》,反映在改革开放时期,人民群众对焦裕禄这样的优秀干部、对党的优良传统的热切呼唤。稿件经新华社播发后引起广泛关注。
1991年,电影《焦裕禄》公映,全国再一次掀起学习焦裕禄的高潮,他们三人又为《人民日报》写了一篇专稿《焦裕禄的魅力》。
1990年,穆青、冯健(左一)、周原在焦裕禄当年种植的“焦桐”前留影。 赵德润 摄
1990年5月穆青、冯健(左二)、周原在兰考县焦裕禄墓前献花圈。
(原标题为《新华社著名记者、<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作者之一冯健逝世》)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