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李瞻先生追思会,方汉奇等学者衔哀致诚:我们是一家人!
2022年9月3日,是新闻学术泰斗、新闻史论研究巨擘、台湾地区新闻教育拓荒人李瞻先生逝世的第七天。按照民间传统说法,这天是他的“头七”。
终期于尽,遥寄哀思。上午 9:30,中国新闻史学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联合举办“李瞻先生追思会”。
现场,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王润泽教授宣读了追思词(全文附后)。学者们以线上线下的方式动情讲述与李瞻先生有关的记忆,以这种方式抚平伤痛,慰藉逝者在天之灵。
“世纪老人”回望半个世纪的友谊:我们是一家人!
李瞻先生的老友,大陆新闻学泰斗方汉奇先生虽然已 96 岁高龄,仍来到现场,衔哀致诚。2022 年农历新年前夕,这两位世纪老人隔海拜年,刷屏了互联网,而今其中一位仙去,一位神伤,惹人唏嘘。
“前段时间才刚刚做过交流,希望能够‘相期以茶’,竟没想到 ……”方汉奇先生回忆起二人近半个世纪的交往。李瞻先生长他两岁,生在动荡年代,二人有很多共同的回忆。他们都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流亡者”。
△中国人民大学著名新闻史学家方汉奇先生(左)和台湾政治大学著名新闻史学家李瞻先生 (资料图)
“李瞻先生是山东流亡到华中地区,经过西北到了重庆。我是从卢沟桥事变离开北京,先是到香港、上海,然后经过昆明、贵阳,最后到达重庆。在重庆的日子,我们实际上只有一江之隔。”方汉奇先生说,后来,他们分别在两岸,隔开了好几十年,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后,才逐步有接触。
方汉奇先生回忆,上个世纪末到本世纪初,两岸的交流,包括新闻系的学术交流一直不断。这其中李瞻先生亲力亲为做出了非常杰出的贡献,足以载入史册。“我们是一家人啊!”方汉奇先生神色黯然,用手指轻拭眼角。
“几十年过去,他讲的还是寿光口音的普通话,乡音不改,凝结着家国情怀、思想感情,我们都很感念他。”方汉奇先生说。
儒者、学者、行者,亲友眼中的李瞻先生
在大家眼里,李瞻先生是一位仁爱待人的儒者。“‘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和基础,仁者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些在李瞻先生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中国新闻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程曼丽说。
△李瞻先生(右二)在一次专题会议上(资料图)
原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教授陈桂兰深以为然,她说听闻噩耗传来,自己久久回不过神来,在人生暗淡的时刻,这位亦师亦友的“忘年交”曾经一直不忘关心她、鼓励她走出困境。“和李瞻先生在一起,让我感受到了一种亲情。什么叫‘两岸一家亲’,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长江三峡考察途中,李瞻先生(右四)与甘惜分、方汉奇、郭振羽、朱传誉、马骥伸教授等人合影(资料图)
在大家眼中,李瞻先生是一位孜孜不倦的学者。中国新闻史学会顾问、原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吴廷俊说,李瞻先生致力于两岸之间的学术交流,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他亲自到大陆来交流访问讲学,不下 20 次;所到学校 10 多所,从东到西到北,最北边到了新疆大学。
“他对新闻教育有一种执着的热爱与坚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广西大学特聘君武荣誉教授郑保卫表示:“李瞻先生是台湾地区新闻学术的拓荒者和新闻教育的开创者,是台湾与大陆两岸新闻学术交流的破冰者和推动者,他的去世是两岸新闻教育界和学术界的共同损失。”
在大家眼里,李瞻先生还是一位思乡心切的行者。中国新闻史学会名誉会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陈昌凤回忆了她亲身经历过的一些事情。李先生费心费力筹措经费,购买图书捐赠大陆新闻系,先后两次向至少 25 所大学新闻院系捐赠了图书 9120 册。他亲自选购书籍、亲自装箱、邮寄,细致周到,令人十分感动。“李先生和前辈们一起建立起两岸友好的联系,我们这一代人该如何去做?传承长辈们连接的两岸友谊和情谊。”
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刘俊是一名 85 后的青年学者,与“20 后”的李瞻先生差了好几辈。10 多年前他读硕士时去台湾,当时已 80 多岁的李老热情地带着他们参观台湾政治大学,爬山、去电视台、图书馆 …… 刘俊感慨,这些年李瞻先生提携、影响了多少位大陆新闻传播学的青年学人们。“我们希望作为晚辈,能够继承大师遗愿,促成两岸交流,为大陆为台湾,甚至为整个人类的传媒研究事业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未竟之约,女儿希望替他完成
“李瞻先生一直有一个心愿。”中国新闻史学会媒介法规与伦理专业委员会顾问、原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研究员、香港树仁大学专任教授魏永征晒出他与李瞻先生的几张合影,他们曾走过绍兴的大禹陵,南京的中山陵,上海的南京路 …… 一景一物总关情。
魏永征回忆起一次与李瞻先生吃饭的经历,彼时老人家非常热情,不断询问着大陆学界朋友们的近况。“在我们的交谈间,他总流露出家国之思,他问‘这辈子还有可能回去吗?’他说自己非常怀念家乡,怀念同胞,怀念学者朋友们,故土难舍。”万里孤鸿,飞远了。
斯人已去,不胜哀伤,但那句“相期以茶,百岁聚首”的约定还没结束。
△李瞻女儿的信
追思会结尾,李瞻先生的女儿李世宁以书信的形式,向参与追思会的每位亲朋表示感谢。她对方汉奇先生说:" 很遗憾,家父跟您的百岁之约,他爽约了。但我一定会完成他的心愿,在您的百岁生日时,亲自登门造访,为您祝寿,衷心期盼这一天的到来。" 前人的誓言,待后人完成,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附:李瞻先生追思词】
中国新闻传播学界的各位同仁、各位师友:
2022 年 8 月 28 日晚 11 时 30 分,李瞻先生仙逝。惊闻噩耗,中国新闻传播学界同仁们悲怮万分,纷纷撰文发声为先生寄上哀思。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悲伤和沉痛的心情,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新闻楼召开线上线下追思会,深切缅怀中国新闻学界泰斗、新闻史论研究巨擘、台湾地区新闻教育拓荒人李瞻先生。我们相聚在一起共同追忆先生的往昔岁月,回顾他孜孜以求的学术精神、大爱无疆的家国情怀、行为世范的高尚品格。
李瞻先生生于 1925 年 8 月 8 日,祖籍山东寿光,早年就读于山东省立 15 联中、国立第 22 中和南京政治大学政治系,1956 年入台湾政治大学新闻学研究所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除短期在美国进修外,一直在台湾政治大学服务。先生的学术生涯伴随着台湾新闻教育事业从无到有的发展,亲自参与并推动了诸多影响后世的新闻教育改革,开创了台湾新闻教育之先河。先生生前出版新闻传播学专著几十余部,其中包括影响众多新闻学子的《世界新闻史》《比较新闻学》《新闻道德》。1981 年,李瞻先生接任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所长一职,设立亚洲第一所新闻学博士班。从此,亚洲新闻教育逐步形成完整体系并向外辐射,影响海内外华人新闻传播学界。
李瞻先生不仅精于学术,更心怀国家。在著书育人之外,先生常年奔走于海峡两岸之间,促使新闻教育事业成为海峡两岸学者交流的纽带。1982 年,李瞻先生向台湾当局建议开放大陆探亲,举行两岸政治谈判,以示追求和平之决心,后被逐步采纳实行。七年后,1989 年 9 月 1 日,应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邀请,李瞻先生作为台湾新闻院校教授访问团中的一员重新回到大陆,与国内多所高校的师生就此结下深厚友谊。随后,先生多次到访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杭州等地的高校院所,参与多场新闻传播学术会议、主办多场专题讲座,为彼时的大陆新闻传播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思路和见解。先生还多次促成大陆学者赴台学习交流,许多大陆新闻传播学者在台访学期间都曾接受过先生的指点与照顾。
李瞻先生是大陆年轻一代新闻传播学者的启蒙老师。无论你是否聆听过先生的现场交流分享,在众多新闻传播院校的图书馆里也都能找到先生的印记。为帮助大陆新闻教育发展,李瞻先生以个人或者吉星福伉俪文教基金会的名义向多个大陆高等院校捐赠新闻专业图书。迄今为止,接受过李瞻先生赠书的大陆高校和科研机构至少为 25 所(处),其中不少书籍是李瞻先生根据大陆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实际需求,自筹资金购买的。这些来自祖国宝岛的学术丛书成为了许多年轻学子开拓学术视野的窗口,海峡两岸的情谊悄然间融于他们的求学旅途之中。
源自于年幼时在山东的求学经历,李瞻先生包含了对家乡、对国家的热爱与思念。在其六十余载的学术生涯中,先生将新闻教育事业的成果惠及海峡两岸,将新闻传播的火种埋进年轻一代学人的心中。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我们深切缅怀李瞻先生的道德文章和人生风范,期待启迪后人继承先生之品格,发奋其学术之精神,牢记并传承海峡两岸学人跨越世纪的深厚情谊。
斯人已去,不胜哀伤!
儒风长存,先生千古!
中国新闻史学会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
2022年9月3日
(原题为《李瞻先生追思会,方汉奇等学者衔哀致诚:我们是一家人!》)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