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到天一阁,看石鼓文的前世今生以及吴昌硕等的墨影

澎湃新闻记者 陆林汉
2018-01-30 18:05
来源:澎湃新闻
古代艺术 >
字号
策展人童衍方介绍在宁波天一阁博物馆开幕的“石鼓墨影”展。编辑 陆林汉(02:29)

在央视《国家宝藏》栏目中,收藏于故宫博物院的石鼓因被列入“第一古物”而受到极大关注。石鼓形象如鼓,上刻一诗,描写了先秦时期君王田狩渔猎的事情,故又被称为“猎碣”。而石鼓上面的文字,今称“石鼓文”,堪称石刻文字之祖。

1月30日,经过半年时间的筹备,“石鼓墨影——明清以来《石鼓文》善拓及名家临作展”在宁波天一阁博物馆云在楼开展。展览展出明清以来各种版本摹刻精良的《石鼓文》善拓及吴昌硕、王福庵等名家临作,其中包括上海图书馆收藏的明末清初拓本,尤其难得的是其中且有明末傅山所作石鼓文考证的古拙小楷,“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发现,吴昌硕先生的影子在这一展览中可谓无处不在。

“石鼓墨影”展在天一阁开幕现场

据考据,石鼓最早被发现于唐朝初年的天兴县(今陕西宝鸡)三畤原的荒野之中。发现时鼓面上的字大多已被磨灭,其中第九鼓已一字无存。历代学者依据石鼓上的文字取前两个字为十个石鼓起名,即汧沔(qian mian)鼓、车工鼓、田车鼓、銮车鼓、酃(ling)雨鼓、作原鼓、而师鼓、马荐鼓、吾水鼓、吴人鼓。

故宫收藏的石鼓
天一阁展览现场

而石鼓拓本在唐代已有,可惜未能流传下来,此后则以天一阁收藏赵孟頫的北宋石鼓文拓本为当时最古本,可惜毁于晚清(1806)大火,所幸,在此拓本被烧毁前有张燕昌、阮元等相继登天一阁摹北宋《石鼓文》拓本,后人才得以看到北宋拓本的模样。在《杭州—扬州重摹天一阁北宋石鼓文跋》一文中,记录了阮元登天一阁临摹此拓本的过程:“(阮)元于嘉庆二年(1797)夏,细审天一阁本,复参议明初诸本,推究字体,摹以书意,刻为十石,除重文不计,凡可辨识者四百七十二字……”阮元临摹的拓本一经问世,就流传甚广,影响巨大。

阮元摹天一阁藏宋拓《石鼓文》拓本

而对于举办地的选择,此次展览策展人,西泠印社副社长童衍方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今年正好是阮元重摹天一阁旧藏北宋拓《石鼓文》220周年。所以在天一阁举办这个展览,特别有意义。”

石鼓在流传的过程中,历代均有损泐。明清间所椎拓的《石鼓文》传世不少,在展览中,包含了几乎自明代中期至清末间《石鼓文》各个时期的拓本。

童衍方表示,“虽然是几十件展品的体量,展览从明到清,通过不同时期石鼓拓本对比,可以看出上面的字磨损的演变,有些损失不多,有些已全部损失了。”

明中后期拓本,(吴昌硕旧藏)上图藏

自明初至清乾隆年间,《石鼓文》的损字最多的部分集中在第二鼓(汧殹鼓)。在明代初期拓本中,“汧殹”之“汧”字(首行首字)未损,故称为“汧殹本”。明代中后期拓本中,“黄帛”二字(五行首)未损,称为“黄帛本”。而“黄帛本”就是此次展览的重要展品之一,原为吴昌硕旧藏,现藏上海图书馆。明末至清初(乾隆早年)间拓本,“氐鲜”等五字(四五六行尾)未损,称为“氐鲜本”。

明末清初拓本,(陈叔通旧藏手卷)王国维跋

在唐宪宗时,把这十面石鼓存放于凤翔孔庙。到了北宋,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将石鼓移到凤翔府学时,已经丢失了其中的“作原鼓”。直到宋皇佑四年(1052),流落民间的作原鼓被找到,只是它的上半部分已经被切掉,被乡民当成米臼使用。宋大观年间,宋徽宗把十面石鼓迁到了汴京,后来金人入侵,掳走了石鼓,带到了燕京孔庙。抗战时期,故宫博物院文物南迁,石鼓从北京到了峨眉,抗战胜利后又运回北京,至今陈列在故宫博物院里。

明末清初本,(姚广平旧藏)上图藏

“澎湃新闻”记者在现场发现,展览中宁波天一阁博物馆收藏的明末大书法家傅山的小楷《石鼓文考》极其难得,傅山的书法中,草书极多,而如此细腻古拙的小楷读之一片天真。

明末傅山所作的石鼓考

乾隆题石鼓诗

乾隆爱题历代书画名迹人所共知,事实上,他也题过石鼓诗,并刻于石上。据童衍方介绍,时年八十岁的乾隆帝在研究石鼓,研究的内容之一是在考证“作原鼓”的流传。关于“作原鼓”的流传,多是宋时司马池(司马光的父亲)将石鼓移至凤翔府学时,“作原鼓”已佚。至皇祐四年(1052)向传师再次访得时,已被乡人凿成臼并在使用。乾隆帝据韩愈《石鼓歌》中“为我度量掘臼科”句,认为“作原鼓”在唐代时已成臼形,而非宋时佚后所为。

乾隆晚期拓本,(私人藏)

吴昌硕通临《石鼓文》十条屏之一,南通个簃纪念馆藏

童衍方表示,展览里面出现得最多的还是吴昌硕。因吴昌硕本身身体力行,所以很多好的作品都有吴昌硕的影子在里面。如“吴昌硕通临《石鼓文》十条屏”是他自己画出鼓形,再按鼓形和石鼓的位置,把石鼓文摹上去,然后又用朱笔写出音讯,用花青色笔写出里面的不同。比如其中第八鼓“马荐鼓”是里面一个字也没有的,因为从明代开始就没字了,但是因为天一阁有宋拓本 ,才有12个字。

吴昌硕先生这一套通临本,石鼓之线条苍莽老辣,加之朱笔与花青颜料的运用,如其画境一般。

吴昌硕通临《石鼓文》十条屏中的“马荐鼓”

阮元摹天一阁藏宋拓《石鼓文》拓本中的“马荐鼓”

翁同龢通临《石鼓文》

罗振玉 集《石鼓文》对联

展览开幕前,来自故宫博物院、上海图书馆、天一阁博物馆、西泠印社等方面的学者就石鼓文的流转及收藏进行了研讨。

石鼓文研讨座谈会现场

石鼓属于大篆中比较重要的门类,和小篆相比,字形更复杂。在展览现场,来自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的教授郭永秉告诉“澎湃新闻”,此前各家对于石鼓的年代的考证差别很大,早的有人认为是周宣王时期,晚则到北魏,差别很大。王辉以凤翔秦公大墓考古发现为依据,认为石鼓文与秦公大墓石磬文字风格极相似,应为同一时期所作,而认为石鼓产生于“景公时的可能性极大,厉共公时的可能性极小”。徐宝贵则从“石鼓文”字形以及与《诗经》关系、所反映的史实等出发,认为“石鼓文的诗”为襄公时所作,内容描写的是“秦襄公的一次规模盛大的田猎活动”,而文字则是秦景公时所写所刻,石鼓的“绝对时代当在春秋中晚期之际——秦景公时期”。这也是目前古文字专家比较一致的看法。

吴昌硕通临《石鼓文》(线装),朵云轩藏

吴昌硕题“吾车鼓”

据悉,本次展览为期一个月,将持续至3月2日,并免费开放。宁波展览结束后,还将筹备在上海朵云轩艺术中心展出。

展览的同时,由天一阁博物馆编、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的讲述石鼓前生今世的书籍《石鼓墨影》也同步推出,书中不仅收录了石鼓原石的照片,还有自明代中期至清代末期的原石拓本十四种,摹刻本三种。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