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不容忽视的身体“求救信号”,小心癌症找上门
原创 启明中心 启明健康俱乐部
在通往健康的路上,癌症成了最大的“拦路虎”,绝大多数的癌症若是在早期就得到及时的治疗,人体的康复情况可以恢复到和正常人一样。
然而,目前我国大部分的患者在被诊断出癌症时多为中晚期。
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有一个时间上、数量上、质量上的演变过程,在人体防御系统坍塌之前,身体上总会发出一些的异常“求救”信号。
可惜很多时候都被患者所忽视,才导致了最后令人惋惜的地步。
案例分析
上了年纪的许婆婆,皮肤经常会瘙痒,排的尿也特别黄,和大多数患者一样,婆婆一直没怎么当回事。
后来这种症状持续一年之久,而眼珠和全身皮肤都开始出现变黄的现象,胃口也变得越来越差,许婆婆很痛苦也很害怕,去医院做了检查。
医生发现她的胰头上有异常病变,怀疑是癌症的可能很大,建议做进一步影像检查。经过上腹部CT平扫+增强和腹部血管CTA重建检查,发现了胰头区有一个将近6CM不规则的大肿块,增强后呈明显不均匀强化(部分呈延迟强化),由于肿块已经相当大了,压迫到邻近的十二指肠和胆总管的下端,导致了肝里肝外的胆道都像串珠一样的扩张,所以才会出现之前说的皮肤瘙痒、小便变黄、食欲下降等症状。
医生的最终病理诊断结果是:胰腺神经内分泌癌,G3型。
神经内分泌肿瘤是区别于胰腺癌的另一类肿瘤,相对罕见,根据是否分泌激素,将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分为“功能性”和“非功能性”两大类。
在病理学上,根据肿瘤的分化程度和生物行为有良恶性之分,可分为G1、G2和G3共3级,其恶性度排序为G3(恶性)>G2(低度恶性)>G1(良性或不确定)。
G1级、G2级可称为神经内分泌瘤;G3的恶性程度很高,为神经内分泌癌。
你对胰腺了解吗?
胰腺,是一个深藏在我们腰背部前方、腹部深层的“隐居型”的器官,与周围的门静脉、肠系膜上动脉、静脉等大血管和十二指肠等脏器是没有“隔阂的邻居”。
所以一旦胰腺长了肿瘤,很容易在早期就冲出自己的“地盘”往周围地盘侵略,医生能否完整的把肿瘤切除直接关系到患者后续的治疗和存活时间。
胰腺在消化系统中担任了内、外分泌双重分泌功能的重要“职能部门”。
如果是“内分泌部门”长了肿瘤,我们称其为“神经内分泌肿瘤”,若是“外分泌部门”长了肿瘤,特别是中老年患者,通常就需要警惕和排除“胰腺癌”的可能了。
按胰腺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来看,胰腺癌与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排名前两位。
且胰腺癌的侵袭性相当高,进展迅速,大多患者被发现时基本已是晚期, 5年生存率极低,俗称“癌中之王”。
警惕胰腺恶性肿瘤
1.左上腹隐痛、钝痛、胀痛或腰背部疼痛现象。
2.不明原因的食欲减退、消化不良、体重下降。
以上症状较不典型,如果持续症状持续一段时间,或有加重,建议及时就医。
3.皮肤瘙痒、眼角膜、或者皮肤有发黄、小便颜色异常的变黄。
4.大便呈陶土色,或者大便内有脂肪油滴。
以上症状提示胰腺病变可能有进展,堵塞了胆道、影响到了脂肪代谢功能才出现的症状。
5.不明原因的高血糖或者低血糖,或潮红、水肿、出汗、心律失常等等类似更年期的症状时,需小心!有的时候是具有分泌功能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在作祟哦。
胰腺恶性肿瘤
推荐哪些影像检查呢?
超声检查
腹部超声是检查具有无创伤、费用低廉,,是诊断胰恶性肿瘤的常规方法。但对于小于2cm的胰腺占位性病变仅为33%,且容易受到肠道伪影的干扰。
CT检查
常规的腹部CT平扫+增强检查,可发现胰胆道扩张情况以及直径在1cm以上的胰腺任何部位的肿瘤,并可清楚的观察到肿瘤的大小、边界、血供情况,与周围血管、脏器的关系,有无腹膜后的淋巴结转移,有无其他腹部器官的转移。
胰腺CT血管造影
利用三维重建方式,360度的观察方式,可清晰的显示肿瘤侵犯的动脉、静脉,从而提高术前分期的诊断性,并为手术方案提供重要的信息。
MRI检查
常规的MRI增强检查软组织分辨率比CT更高,但总体成像效果不如CT。
MRCP(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做检查时无需使用造影剂,无创、成像快速、简便、准确率高,可部分替代有创的ERCP(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和首选的胆道检查方式。
PET/CT检查
全身扫描的PET/CT扫描可较早的发现肿瘤的远处转移情况,在评估胰腺癌的放疗、化疗、生物靶向治疗的疗效有重要的作用,除此以外,PET-CT在帮助多发转移患者寻找隐匿部位的原发灶有其独到的优势。
PET/MR检查
一体化PET/MR较PET/CT而言,具备了更高的敏感度,均有更高的的软组织分辨率,极大提高早期、微小病变(1cm以下肿瘤)诊断和监测能力,进而实现疾病在分子水平的诊断。
日常生活中,对于身体出现的微小的异常变化,一定要有足够的重视,要知道这些“小异常”,很有可能就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切不可忽视。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提高日常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更要加强健康防范意识,养成定期体检的良好习惯,争取做到远离疾病风险,即使得了病,也要争取“早诊断、早治疗”,不让遗憾发生。
本文由启明青年医生公益发展中心
沈洁云医生供稿
医生简历
上海大学附属全景医学影像中心徐汇中心
CT室行政副主任
世界卒中组织(WSO)会员;
中国卒中学会青年理事会 理事;
上海市卒中学会青年理事会 理事;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慢性神经系统疾病专委会 委员 等。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