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就因为巴尔扎克一句话,毕加索买了一栋房子

2022-09-02 11:1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小鹿 LicorneUnique

如果提起简·柏金,在时尚爱好者的圈层里,大约无人不晓爱马仕于1984年,为她设计并以她命名的柏金包,然而跟这款爱马仕最受欢迎的奢侈品一样精彩的,或许是她的影视作品。

电影《不羁的美女》剧照

在简·柏金参演的众多影视作品中,有这样一部名为《不羁的美女》( La belle noiseuse)的电影作品,于乍看之下的冗长中,却暗流涌动,诠释了极为复杂而深刻的内核。这部电影之所以如此富有层次,或许是因为它改编的原作出自法国文豪巴尔扎克。

大英博物馆收藏的巴尔扎克肖像

作为19世纪最为著名的作家之一,巴尔扎克在法国现实主义文学领域成就颇高,其创作的《人间喜剧》等近百部小说作品,以精彩而深刻的叙事性及内在意义,无可置疑地在人类文学史上确立了丰碑。

罗丹创作的巴尔扎克肖像雕塑,现藏于V&A博物馆

如果说严肃文学深刻地探讨了人性与世间百态,那么艺术则以不断创新的视觉形式,探索了人类精神世界领域。

巴尔扎克虽以作家为职业,却深谙法学,同时广泛地涉猎了自然科学及艺术等领域,丰富的生活阅历与广博的学识为其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这或许也是其作品如此丰富、耐人寻味的原因之一。

V&A博物馆收藏的《不为人知的杰作》,由毕加索配图

在巴尔扎克的众多作品中,有这样一篇小说,以浅显的语言、出人意料的转折、引人深思的结尾,于文字间产生了掷地有声的效果,极具振聋发聩之感,同时传达出了巴尔扎克对艺术的见解,这篇小说深受毕加索、塞尚等现代艺术家所钟爱,它便是电影《不羁的美女》的改编原型——《不为人知的杰作》。

不为人知的杰作

作为一篇探讨绘画艺术的小说,《不为人知的杰作》往往被认为是后世艺术的预言。

提香、丢勒、保罗·韦罗内塞、小汉斯·霍尔拜因的作品

在《不为人知的杰作》中,巴尔扎克提及了提香、丢勒、保罗·韦罗内塞、小汉斯·霍尔拜因等艺术大师,可见其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更为独到之处在于,巴尔扎克将艺术史中著名的大画家普桑及波尔伯斯作为配角,烘托了出虚构的主角弗朗霍费尔,创作手法十分巧妙。

毕加索配图版《不为人知的杰作》内页

这篇短篇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在17世纪,讲述了一位名叫弗朗霍费尔的年迈画家,痴迷于一件多年来秘而不宣的作品,

左图:波尔伯斯的《伊莎贝尔·克拉拉·欧亨妮亚公主》,由英国皇室收藏

右图:普桑的《维纳斯与战神》,现藏于卢浮宫

当他的两位仰慕者,画家普桑和波尔伯斯,终于设法看到弗伦霍费尔的秘密画布时,他们深感震惊,因为在他们看来,这幅画作不过是一团模糊不清的线条、颜色和形状。

毕加索为《不为人知的杰作》创作的插图

然而,就是在这团令仰慕者极为困扰的厚重色彩与凌乱笔触之下,却于画布一角露出一只纤细的脚,这只极为写实而美丽的脚在一层层迷雾般的明暗与色彩之中,犹如“大理石雕塑维纳斯的半截身体露在遭到火劫的城市废墟”,使得两位仰慕者在这令人难以置信的画面前,为这只近乎完美的脚而佩服得目瞪口呆。

毕加索为《不为人知的杰作》创作的插图

当两位仰慕者转向弗朗霍费尔时,看着这位长者如痴如醉的精神状态,普桑已然明了,这位长者对艺术创作的极度热忱,以及精益求精的完美追求,或许已经使他而陷入了癫疯。

毕加索为《不为人知的杰作》创作的插图

随即,当普桑评价这位年长的艺术家“早晚会发现他的这幅作品上空无一物”时,为这幅作品耗费了十年的弗朗霍费尔,深受刺激并当场崩溃。

毕加索为《不为人知的杰作》创作的插图

第二天,放心不下的仰慕者再次前来探访,却发现弗伦霍费尔已去世,并于死亡前销毁了所有的作品。

毕加索为《不为人知的杰作》创作的插图

在巴尔扎克杰出的文笔之下,浅显易懂的文字却指向了震撼人心的深刻内涵,突破、颠覆了当时对绘画的普遍认知,直击了艺术的本质,同时探讨了“艺术创作”与“质疑”的关系,极为触动人心。

最伟大的作品

《不知名的杰作》涉及了对艺术的创造、认知,以及艺术创作过程中反复遭遇到的质疑,也正是这样的故事深深地触及了毕加索、塞尚、马蒂斯等现代艺术家的内心。

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现藏于美国MoMA博物馆

于毕加索而言,在《不知名的杰作》中,这样一个近乎癫狂的偏执艺术家的故事无疑极具现实意义。毕加索的一生充满了无尽的探索热情与对艺术的挑战精神,他痴迷于创新,更极力追求形式的自由。在毕加索于1907年,以《亚威农少女》开创立体主义风潮之初,其作品也曾饱受批评与质疑。

毕加索为《不为人知的杰作》创作的插图

毕加索如此认同《不知名的杰作》中的弗伦霍费尔,并被这个故事所吸引、对其着迷,以至于他于1937年,租用了位于巴黎格朗兹奥古斯坦大街的17世纪联排别墅作为工作室,而这栋房子也被认为是《不知名的杰作》开场中所描写的那栋房子。

毕加索的《格尔尼卡》,现藏于西班牙索菲亚王后国家艺术中心博物馆

仿佛是命运的奇怪转折,在毕加索租下这栋房子的同年4月,当德军战机轰炸了西班牙城市格尔尼卡时,毕加索暂停了所有其他的创作,正是在这间房子中,耗时近两个月创作出他后来最著名的杰作《格尔尼卡》。

这张照片记录了正在创作《格尔尼卡》的毕加索,照片现藏于西班牙索菲亚王后国家艺术中心博物馆

1937年,当《格尔尼卡》在巴黎的展览中展出时,这幅作品也正如《不知名的杰作》中弗朗霍费尔那幅引人困惑的作品一样,困扰了众多评论家及艺术家,然而,与巴尔扎克笔下结局悲惨的弗朗霍费尔不同的是,毕加索并没有沉溺于自我怀疑,而是活着看到了他的作品被证明的确是一幅伟大的杰作。

毕加索在《亚威农少女》、《格尔尼卡》等作品上的经历与弗朗霍费尔这一文学形象如此相似,仿佛是艺术家自身境遇的某种投射,又仿佛是艺术变化过程中的精准预言。

塞尚的《垂钓者》,现藏于The Met博物馆

与其说《不知名的杰作》具有预言性,或许也可以说它具有启示性,也许正是这个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艺术家们的深思,契合了毕加索、塞尚等艺术家的创作理念,以某种方式参与了现代艺术的发展,又或者,它以更为宏大的内在,直抵人类思想在历史进程中的发展、变化与转折。但毫无疑问,这篇短篇小说中的深刻内涵,无可置疑地概括出了现代艺术的跨越式进程,书写了艺术创作理念的突破,极具意义。

左图:塞尚自画像|右图:毕加索

大约,这也是毕加索、塞尚、马蒂斯等艺术家深感共鸣,并如此钟情于这个故事的原因。

美国MoMA博物馆收藏的毕加索插画版《不为人知的杰作》

因此,当毕加索的艺术经销商安布罗斯·沃拉德(Ambroise Vollard),提议毕加索为《不知名的杰作》配以插图之时,毕加索欣然接受了这项委托,并在1927年就已经着手制作版画,最终,这本大师之作得以于1931年出版。

巴勃罗·毕加索与书籍插图创作有着长期的渊源:这位现代大师一生中共为50多部文学作品绘制过插图。英国艺术学者约翰·戈尔丁曾评论道:毕加索一直被具有文学气息的艺术所吸引,比起其他画家和雕塑家,他更喜欢作家—尤其是诗人—的陪伴。

与友人检查版画制作结果的毕加索(右二)

进行版画创作的毕加索

而在其艺术生涯早期开始,毕加索就对版画情有独钟。在他看来,版画是独立的一个艺术门类。早在1907年,他就拥有了自己的版画印制机器,直至91岁过世之前,都对版画创作极为专注,在不同艺术媒介之间,他做出了影响深远的探索,后来安迪沃霍尔等当代艺术家的创作中也可见对毕加索版画创作的致敬。

原标题:《就因为巴尔扎克一句话,毕加索买了一栋房子》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