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开州区满月镇马营村六成村民吃上“旅游饭”

2022-09-01 14:3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雪宝山居·音乐营吧

 

马营马场 记者邓青春摄

 

游客在马扎营景区骑马

 

马营村冬季雪景

 

游客在马营村草坪露营

  本报记者 邓青春

   核心阅读

  满月镇马营村海拔在1300米以上,夏季气温22℃—26℃,境内森林、草地面积广,负氧离子含量高,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独具高山特色的休闲度假避暑胜地。

  每年夏季,凉爽宜人的马营村,吸引不少游客前来避暑,他们或在雪宝山居·音乐营吧、跑马场、大草坪享受凉意,或在农家乐、烧烤摊、凉面店品尝美食……

  “全村六成村民吃上了‘旅游饭’。”马营村第一书记邓肯说,村里发生的巨大变化,得益于镇党委、政府用好用活旅游资源,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吸引游客上山纳凉。

   1 旅游资源走出“深闺”

  8月14日,在雪宝山居·音乐营吧,40多个各具特色的星空帐篷里,游客品茶、看书、聊天,感受另一种惬意生活。今年5月以来,随着气温不断攀升,往日寂静的山村,人气一天比一天旺。

  马营村不仅搭建有露营帐篷、星空营房,还设有露天烤全羊、板栗食坊、烧烤小吃、娱乐玩耍等区域,让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

  “这里是避暑纳凉的好去处。”游客张保全一个多月前就带着两个孙子到这里“安营扎寨”。

  每年七八月,马营村因温度适宜,吸引开州城区及周边区县不少市民前来休闲纳凉。

  以前的马营村却是另一番景象,曾被称为“狗儿坪”,是我区最偏远的山村之一。“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烤的是转转火,吃的是三大砣;有女要嫁出满月槽,好男莫到狗儿坪……”当地传唱的歌谣这样形容马营村。

  以前,尽管村里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大家不看好村里的发展。于是,村里的年轻人大都选择外出务工,将老人和小孩留在家里。

  “自驾到马营村的游客,一年比一年多。”马营村党支部书记谢青说,为何不将村里丰富的旅游资源挖掘利用,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在镇村干部的推动下、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湖山投资集团的倾力打造下,马营村旅游资源逐渐走出“深闺”。

  马营村春季春花烂漫、夏季树木苍翠、秋季彩叶纷飞、冬季白雪皑皑,当地依托避暑纳凉天然优势和乡村田园风光,成功将其打造成国家3A级景区。

  马营龙洞,得名于“蛟龙钻远山”的神话传说,每天吸引不少游客前来一饱眼福。

  狮子包,这座山形似狮子,山头像狮头,山顶树木像鬃毛,中部隆起部分像狮身,尾部像一条长长的尾巴向外延伸,吸引了不少游客的眼球。

  …………

  “打造高端名宿,开发旅游景点,完善基础设施……”在湖山投资集团的高规格、高起点规划下,短短两年多就为马营村吸来高人气。下一步,湖山投资集团将继续规划建设系列精品民宿,打造高山中药材生态观光农业园,种植“观赏+药食”同源的特色中药材约600亩。

  同时,湖山投资集团将把光伏发电产业与农房风貌提升结合起来,发展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发展致富产业。

  如今,马营村被农业农村部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被中国生态文化协会授予“全国生态文化村”称号,入选全国第四批美丽宜居示范村庄。

  2 项目建设快马加鞭

  沿着开城高速一路向北,开州城区到马营村仅需1个半小时。

  “马营村乡村旅游随着交通更加便利,一定会迎来发展的春天。”邓肯说,去年9月,开城高速赵家至谭家段通车,今年7月谭家至鸡鸣段通车。如今,开州城区到马营村车程只需1个半小时。

  近年来,马营村不仅交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也在加快推进。

  8月7日,在马营村马扎营水库项目施工现场,机械隆隆作响,车辆来回穿梭。

  去年8月,我区开工建设马扎营水库。该水库设计库容37万立方米,可满足马营村、顶星村、双坪村以及游客共4.5万人的生产生活用水。

  1公里外的马扎营水厂,也在加快建设。该项目于今年初开建,供水规模为每天5000吨,现已完成投资40%以上,预计明年5月完工投用。

  马营村因地质结构等原因,水资源十分匮乏。每到旅游旺季,村里的水源只能基本保障村民用水,完全无法满足游客用水。

  村民李玖斌开办农家乐近10年,最担心的就是停水。“看到水库、水厂都在加快建设,心里很踏实。”

  去年5月以来,我区投入3.3亿元用于马营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马扎营水库及配套水厂、天马路扩宽油化工程、顶星至马营环线公路、观音沟河道整治工程、谢家院子至朱家河坝道路扩宽工程、马扎营水库复建路等工程。

  下一步,马营村将根据旅游产业发展规范,建设三角坝中草药田园、马扎营青少年拓展中心,修建滑雪场、旅游地产、中医馆等,全面打造乡村旅游新业态,让乡村旅游迸发新活力,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3 生态旅游强村富民

  8月25日一大早,村民向健走进雪宝山居·音乐营吧,开始安保和水管线路维护工作。

  今年38岁的向健,以前一直靠守着四五亩地过日子,家庭经济条件困难。去年10月,他应聘到雪宝山居·音乐营吧,每天只需工作8小时,每月还有4天休息,一个月收入2500多元。

  向健的妻子在雪宝山居·音乐营吧当服务员,夫妻俩每月收入5000多元。像向健一样,全村有33人在雪宝山居·音乐营吧、公益性岗位上班。

  如何解决旅游富民问题,成为马营村发展乡村旅游的关键。近年来,马营村结合实际,深入挖掘优势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逐步带领村民吃上“旅游饭”,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奋勇前行。

  “我们村的变化太大了。”向健感慨道,过惯了靠天吃饭的穷日子,做梦也没想到还能吃上“旅游饭”,过上好日子。

  今年6月,村民郭兴嘉投入10多万元,在村里开了一家火锅店。仅7月,就实现营业收入20多万元。“是家乡红红火火的乡村旅游,吸引我们回乡创业。”郭兴嘉说。

  “发展乡村旅游,要以特色创造口碑,以体验留住游客,实现游客和服务者的双赢。”区文化旅游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全区将进一步推进农文旅融合,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伸农村产业链,发展一批观光体验、康养度假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图片除署名外为本报资料图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