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贵州医科大学:探索国防教育与红医文化传承创新相结合
贵州医科大学团队荣获全国军事课教学展示普通高校组一等奖(贵州医科大学医学人文学院供图)
贵州医科大学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立足医学院校发展实际,融通国防教育红医培养战略,努力打造新时代国防教育实践育人精品工程。学校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要求,构建了“一体二特三结合”的国防教育新模式:以创新大学生军事理论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为主体;以军事实践课和融合红医文化普及国防教育为特色,落实国防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网络;实现国防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与综合素质能力提升相结合、与红医文化传承创新相结合,实践育人效果显著。
承传统:
红医精神力量融入国防教育
秉承红医传统,创新国防教育。贵州医科大学具有浓厚的红色基因,前身为1938年建立的国立贵阳医学院,是当时全国最早直属国家教育部的9所高等医学院校之一,首任院长是来自北京协和医学院的李宗恩教授。他是中国早期热带病学专家、医学教育家,在他的带领下,大批学术造诣精湛的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云集于此,开创了贵州高等医科教育之先河。在建校之初,医学专业就开设了《战场救护》课程。学校秉承光荣传统,探索国防教育与红医文化传承创新相结合,深入挖掘学校红色文化,将其作为国防教育素材融入军事理论课。学校将参观校史馆作为新生国防教育第一课,学生代表化身红色故事宣讲员,介绍学校的光荣历史、坎坷历程及辉煌成就,展望未来发展,使新生领会校训含义,将校史的红色地标化静为动、化陈为新,成为更易于传播的生动故事,成为贵医学子从戎报国的强大精神养分。同时,学校充分利用本土人文资源常态化开展红医精神教育实践活动,将国防教育与红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有机结合,组建暑期红色社会实践示范队,从贵州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图云关红十字抗战救护旧址出发,先后到遵义会议会址、苟坝会议会址、猴场会议会址、四渡赤水纪念馆、二十四道拐抗战遗址,激励学生早立报国志向,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让红医精神真正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职业生涯规划中去。2017年,贵州医科大学荣获“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称号。
以红医精神为纽带,培养优秀的医疗卫生人才。国防教育实践教学在围绕《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要求严格开展军事技能训练的基础上,普及消防安全教育、应急救护实操等科目,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和军事素养。自2018年开始,在大一新生军训结束后,结合医学生的专业特色,开设军事实践课,制订《战地救护》《军事地形学》的大纲和教案,并在校内开辟战场救护和军事地形学实践教学点。通过军事实践课学习,使国防教育实现由课堂到“战场”的转换,使学生对战场医疗救护的基本程序和操作流程有了更加深刻的体验,为大学即将步入的临床专业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学生代表贵州省参加教育部国防教育办公室2018年度军事课教学展示战场医疗救护项目组,获全国第一名。
强课程:
精品意识融入课程改革
基于红色战例与课程内容双向融合的教学设计。贵州医科大学积极探索地方医学本科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将军事思维学引入教学实践,注重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军事理论课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特别是军事思想、信息化战争等抽象难懂的内容,通过对经典战例的分析(如四渡赤水、抗美援朝等)融合于教学设计中,促使学生学会运用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对战争过程进行分析,从而掌握理论知识,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习兴趣。运用战例教学法讲授军事理论课,在贵州省教育厅主办的2021年全省普通高校军事课教师技能大赛中,贵州医科大学获二、三等奖各1项。
注重章节式融合专题式教学体系的教学改革。为了实现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转化,使理论的讲解在深度、广度上得到挖掘和扩展,2019年开始,学校以“协和班”为试点进行教学实践改革,在完成教学内容基础上,拓展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四渡赤水的战略思维》《习近平强军思想的时代内涵》等10个教学专题。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传统教学手段与信息化技术双向融合的基本思路,建设了包括军事理论在线学习课件、题库系统、微课等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使传统的课堂教学扩展到课外和互联网空间,对学生线上有针对性地答疑、辅导,密切了师生关系,实现教学相长。通过课程内容和信息技术的融合创新,实现学生个性化、自主化学习。
优政策:
精准施策融入强军兴军实践
输送优质兵源,建设强大国防。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大学生应征入伍工作,把厚植学生参军报国情怀作为立德树人的核心内容,成立征兵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征兵工作站,从2018年起,围绕“放宽转专业限制、物质奖励、课程免修、评优评奖、实习、学业及学位、推免考研”,制定惠及学生的6项“福利套餐”,极大调动了广大学生爱国拥军、参军报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适应“一年两次征兵”改革形式要求,突出高校征兵主阵地功能,更好地向部队输送高素质人才,储备优质兵源,学校成立“预征班”。军事理论教研室组织骨干教师为“预征班”量身定制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打造全维学习教育矩阵,帮助学员进一步坚定入伍信念。将“预征班”打造成贵州医科大学兵员的“蓄水池”,实现精准征集、科学征集,让更多优秀的贵医学子携笔从戎,到祖国国防事业中去奉献青春和力量,为建设世界一流军队贡献贵医力量。截至目前,已有数百名贵医学子携笔从戎、建功军营。学校分别于2019年、2020年被贵州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征兵工作优秀单位”“全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另外,学校统筹各附属医院、大健康学院、贵州省健康发展研究中心针对征兵体检存在的血脂偏高、体重偏低或偏高等边缘常见问题,组织专家编写了《贵州医科大学预征兵体检常见问题健康管理指导手册》,为学员制定了“一对一”健康处方。专家通过对为“预征班”学员进行健康管理和健康干预的专业指导,2021年“预征班”上站体检合格率达44.3%,明显高于全省高校上站体检合格率,征兵工作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2022年3月3日,《中国国防报》头版刊发报道《“预征班”助力强体魄|贵州省贵阳市提前对应征大学生实施健康干预》,聚焦了贵州医科大学“预征班”建设所取得的显著成效。
退役不褪色,就业再起航。贵州医科大学加强大学生参军入伍的决心,推动征兵工作创新发展。一方面,辅导员建立征兵台账,精准动员有志向参军入伍的学生,对即将入伍的学生提供科学的学业帮扶,指定专业老师“一对一”辅导;针对退役学生就复学后在学习、生活、考研、就业等方面遇到的问题,从思想、学业、生活上给予关心,及时关注他们的诉求,帮助解决现实问题,引导他们主动融入校园生活。另一方面,学校增加了专武干部岗位,安排优秀转业军人和退役毕业生专职从事“预征班”管理和教学工作。同时,按照退役毕业生专业相符、户籍所在地就近的原则,组织就业双选工作,为附属医院和退役士兵搭平台、解难题。2021年,贵州医科大学21名退役毕业生中,3名转士官,17名通过双向选择在学校和附属医院就业。
(原标题为《从课堂到“战场” — 贵州医科大学国防教育探索与实践》)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