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河北省政协委员:鼓励子女与父母同住,解决城市空巢老人问题
“为避免生活习惯和思考方式等差异导致的矛盾,年轻人在成家立业之后通常选择自立门户,独立居住,这就造成了许多城市家庭的老年人单独居住,于是在城市中出现‘空巢’现象。”
河北省政协委员、河北经贸大学国际交流中心主任商利伟在河北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提交了题为“关于城市空巢老人精神需求问题的建议”的提案。
他在提案中表示,随着社会的进步,不论男女都要参加工作,工作占据了子女更多的时间,能够照顾父母的时间相应减少,家庭的养老功能不断弱化,导致“空巢”现象更加严重。
“随着老人年龄的增长、生理的衰退,他们的心理也会发生变化,往往表现为情绪多变、害怕孤独、渴望关爱等,精神需求缺乏的问题不断显现。”
据此,他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从老年人自身、子女和家庭、社区社工队伍、制度政策、社会环境等五个方面满足城市空巢老人的精神需求。
首先是老年人需要通过主观努力进行“自救”。商利伟表示,老年人应该转变思想,摆脱老不中用的悲观情绪,消除自卑感和失落感,培养老大益壮的心态,通过主动的自觉努力,树立信心,找到生活的希望。锻炼身体,积极融入社会,以年轻人的心态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善事。
“定期去看望残疾儿童或高龄老人,帮助社会弱势群体解决他们生活上和心理上的问题,不仅帮助了别人而且开导了自己,给自己找点事做,让自己发挥余光余热,实现自身价值,也为社会做些贡献,一举两得。”
其次,家庭要主动关心老人的精神需求,加强亲情关怀。他表示,子女要尊重父母,让老人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当老人犯错误时,不能大声呵斥,要维护他们的自尊心,要耐心讲解,尽量满足老人的合理要求。
同时,督促社工人员学习专业的职业技能,掌握科学服务于老年人的方式方法。他表示,我国对社工人员的需求量很大,但正是因为人们的歧视,很少有人愿意从事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即使从事了这份工作,他的福利待遇水平都很低,没有保险保障,使得社工人员的处境十分尴尬。
“所以应该转变社会大众对社工人员的偏见,提倡服务意识、树立服务理念,鼓励人们去做志愿者;提高社工人员的福利待遇水平,规范管理,保障社工人员的收入,吸引更多的人加入社工队伍,补上社工人员的缺口。”
此外,他还指出,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完善养老制度安排,学习新加坡、韩国等地的做法,鼓励子女与父母同住,在房产税和休假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奖励与父母同住的子女。同时,政府要鼓励其他社会成员加入,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资本流入社区,将养老服务推向市场。
他强调,城市空巢老人精神需求问题除了依靠老年人自身、子女、社区和法律之外,还需要营造一个全社会都能做到尊老爱老的文化环境,对老年人精神需求提供保障。在尊老爱老的氛围下,通过各个社会成员的长期努力,才能慢慢扭转老年人精神生活孤独、空虚的现状,让大家都能够做到养老、尊老、敬老、爱老。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