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人物|戈尔巴乔夫告别仪式今举行:评价两极,“遗产”渐消散

澎湃新闻记者 刘惠
2022-09-03 11:09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速报 >
字号

当地时间8月30日晚,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病逝,终年91岁。9月3日,他的告别仪式将在莫斯科工会大厦圆柱大厅内举行。

当地时间1989年11月7日,俄罗斯莫斯科,革命日庆祝活动上,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在红场论坛上挥手致意。视觉中国 资料图

戈尔巴乔夫是苏联历史上唯一的一任总统,他曾试图改革苏联的政治和经济体制,但最终带来了超级大国苏联在1991年末的解体,冷战随之终结。

俄乌冲突在今年2月底的爆发并持续,使得俄美关系、俄欧关系跌至冷战结束以来的最低点。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之后,俄罗斯和西方的对话分歧巨大,戈尔巴乔夫的政治遗产似乎已被丢下。

戈尔巴乔夫近几年来多次警告“冷战重现”,但他的批评者称,正是戈尔巴乔夫对西方的轻信造成了如今的局面,苏联解体是一份献给西方阵营的大礼。

冷战高峰时期进入权力中心

1931年出生于俄罗斯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普里沃尔诺耶村一个农民家庭的戈尔巴乔夫,自莫斯科国立大学法学院毕业后,回到斯塔夫罗波尔市,在共青团工作中开启了自己的仕途。1971年,40岁的戈尔巴乔夫成为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逐步走向权力中心。

1988年10月1日,苏联莫斯科,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视觉中国 资料图

此后的一段时间,正是苏联国内“停滞”和冷战高峰的年代,据半岛电视台报道,上世纪八十年代,华盛顿和莫斯科都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演习,苏联拥有约4万枚核弹头,军备竞赛使其经济枯竭,并面临食品、卫生纸、鞋履等基本消费品的巨大短缺。

1990年3月15日,苏联莫斯科,第一任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代表大会上宣誓。视觉中国 资料图

戈尔巴乔夫1985年到1991年掌管苏联,认为必须调整现状的他进行了改革苏联社会制度的大胆尝试——实施“改革”。他宣布了“公开化”路线,废除国家审查制度,让私营企业在苏联合法化。

他还着手在外交政策中践行“新思维”。这位苏联领导人的设想是,苏联要加速社会经济发展,必须要实行以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民主化为核心的全面改革,同时还要在国际战略、外交政策上作出调整。

但结果是,戈尔巴乔夫在国内推行的经济改革没有取得显著成效,他的民主化改革以及主导与西方修复关系被一些人认为加速了苏联的分崩离析。“主权游行”蔓延,戈尔巴乔夫未能控制局势,最高苏维埃的加盟共和国一个接一个地就自决的主权权利做出决定,开始脱离苏联。

俄新社8月30日报道指出,那个时代的人模棱两可地评估了戈尔巴乔夫进行的改革的后果:根据许多人的说法,正是这些变化成为苏联解体的推动力。到1980年代末和1990年代初,由于改革过程中的矛盾和不一致性,导致社会生活各领域危机尖锐化。

1991年4月,戈尔巴乔夫与10个苏维埃共和国领导人签署协议,共同起草一份旨在保护苏联的新联盟条约草案,协议原定于8月20日签署,但在这前一天,正在克里米亚度假的戈尔巴乔夫遭遇副总统宣布代行总统职务,2天后,戈尔巴乔夫发表声明强调他已完全控制局势。

重回总统宝座的戈尔巴乔夫地位事实上被明显削弱,4个多月后,苏联最终解体。以戈尔巴乔夫1991年12月25日辞去总统职务为象征,苏联最高苏维埃于次日通过决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原本15个苏联加盟共和国恢复主权国家地位,立国69年的苏联作为主权国家不复存在。

1991年12月25日,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戈尔巴乔夫签署了将核武器控制权移交给俄罗斯总统鲍里斯·叶利钦的法令。这是一个时代结束的标志性事件——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的辞职为苏联的存在画上了句号。视觉中国 资料图

怀念苏联的俄罗斯人认为他亲手葬送了国家,同时过于软弱地不断向西方让步。《卫报》8月30日报道称,戈尔巴乔夫一直活在“双重现实”中——在华盛顿、巴黎和伦敦,人们热爱他、颂扬他,给他起了亲切的昵称“戈比”,他在1987年和1989年两度当选美国时代年度风云人物,并曾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等诸多奖项;但在俄罗斯,同胞们给这位苏联领导人起绰号,讨论他或谴责他,一些人或许永远不会原谅他的改革引发的动荡。“在俄罗斯的历史中,戈尔巴乔夫属于那一类统治者,他们给俄罗斯人民、我们的盟友带来了绝对的灾难与悲痛。”俄共中央委员会主席久加诺夫评价称。

半岛电视台8月31日报道指出,在很大程度上,戈尔巴乔夫给苏联造成的损失变成了西方的收益。

2004年9月23日,英国伦敦。戈尔巴乔夫在新闻发布会上宣传他提出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认知项目”。

当地时间1987年4月9日,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中)在访问时向群众打招呼。视觉中国 资料图

当地时间1987年11月7日,俄罗斯莫斯科,在红场列宁墓检阅台上,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挥手庆祝俄罗斯革命70周年。视觉中国 资料图

戈尔巴乔夫在奥斯陆市政厅接受1990年诺贝尔和平奖时发表讲话。 Getty Images 资料图

政治遗产逐渐消散

在戈尔巴乔夫逝世后,克里姆林宫官网8月31日发布声明, “请接受我们对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逝世表示最深切的哀悼。”普京在声明中说,戈尔巴乔夫是一位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政治家和国家领导人,“他在复杂、剧烈变化、大规模对外政策、经济和社会挑战的时期领导了我国。”

当地时间2004年12月21日,德国北部石勒苏益格的戈托夫城堡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戈尔巴乔夫与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右)。视觉中国 资料图

据俄新社梳理,在戈尔巴乔夫领导苏联期间,发生的重大地缘政治事件包括:苏联从阿富汗撤军、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以及,美苏开始以削减核武器为目标的核裁军谈判,并达成协议。

然而,卸任后的31年里,偏居俄罗斯政治舞台一隅的戈尔巴乔夫目睹着自己的“政治遗产”不可避免地一一消散。过去半年,持续的俄乌冲突令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跌至冷战结束以来的谷底,核威胁再次引发全球关切。这与戈尔巴乔夫在任时期恰恰相反。

今年2月24日清晨,普京发表电视讲话宣布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后来,俄方曾解释这一行动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俄罗斯试图与美国及其盟国就北约的安全和不扩张原则进行谈判,但事实证明这一尝试失败了。乌克兰则指责俄罗斯侵犯该国领土和主权完整。

在这一变局出现前后,戈尔巴乔夫的角色曾被反复提及。去年12月23日,按照惯例,普京在莫斯科举行年度记者会。他在会上愤怒谴责美国以及北约没有兑现戈尔巴乔夫时代的承诺,普京说:“俄罗斯的行动取决于它面临的威胁。我们已经表态,北约在欧洲的进一步扩张是不可接受的,因为这将威胁到俄罗斯的国家安全。”

更早些时候,普京去年6月在克里姆林宫与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进行了长达90分钟的访谈,据克里姆林宫网站公布的访谈全文,普京表示,在苏联时代,戈尔巴乔夫曾得到了一个承诺,一个口头承诺,承诺北约不会东扩。NBC记者西蒙斯就此连续两遍追问普京,这些承诺在哪?写在哪里?普京只说“好,好,非常好,没错,你说得对,这些当然都应该密封并写在纸上”。

这次访谈之后不久,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公布了一份备忘录,称时任美国国务卿詹姆斯·贝克与戈尔巴乔夫在1990年2月9日的一次会面中承诺,“如果北约可以在(统一后的)德国保持驻军,那么北约将不会向东扩张,哪怕一英寸”。

在俄方同时公布的另一份备忘录中,贝克在1990年给时任联邦德国总理赫尔穆特·科尔的一封信中提到,他曾问过戈尔巴乔夫,是喜欢一个独立且在北约之外的德国,还是更喜欢一个与北约有联系但北约不会再向东延伸的德国?戈尔巴乔夫回答道,当时的苏联领导层正在认真考虑这个问题,但他特别说到,北约任何扩张都是不可接受的。

文件显示,基于这一系列的保证和承诺,戈尔巴乔夫同意了德国的统一,并保留其在北约内的成员国地位,条件是结束冷战后的解决方案将会考虑苏联的安全利益。但在得到北约不东扩的口头保证后,戈尔巴乔夫没有正式将这些承诺写入文件并签署,以至于如今俄罗斯拿不出可以约束北约的明文条款。

1991年7月,美国总统布什与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峰会上开怀大笑。视觉中国 资料图

然而,根据哈佛法学院官网今年3月16日发布的一篇文章,时任美国副国务卿罗伯特·佐利克表示,从未有“承诺北约不东扩”一说。佐利克当时参与了1989年至1990年,时任美国总统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老布什)、戈尔巴乔夫等在场的一系列会议。

尽管如此,半岛电视台今年1月报道称,许多分析人士将当前乌克兰危机的根源归咎于戈尔巴乔夫忽略了将口头承诺合法化和书面化。北约在过去20年中一直坚持,其扩张进程是开放的,任何符合其成员国资格标准的国家都可以加入。此外,在美国政府内部,关于北约与东欧国家之间关系的讨论各方意见不一,五角大楼早在1990年10月25日就提议为东欧国家加入北约“敞开大门”。

今年俄乌冲突爆发后,由戈尔巴乔夫创建的戈尔巴乔夫基金会曾于2月26日在网站上发布声明,呼吁各方在乌克兰危机中尽早停止敌对行动并立刻开始和平谈判。“世界上没有什么比人的生命更宝贵。只有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进行谈判和对话,才能解决最尖锐的矛盾和问题。”身体抱恙的戈尔巴乔夫本人并未亲自发声。

八年前克里米亚危机爆发后,戈尔巴乔夫同样警示过应避免冲突:“允许这些俄克统一的反对者成功煽动俄乌冲突将是我们的最大错误,让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打仗的想法实在荒谬!”

在戈尔巴乔夫看来,克里米亚的公投入俄是“一件幸事”。他不仅相信俄罗斯和乌克兰人民的亲密关系,他还相信这两个国家是相互交织的。他的妻子和母亲都是乌克兰人。

而眼下的俄乌冲突显然未能如其所料。据戈尔巴乔夫生前的主要英语翻译、前苏联外交官帕维尔·帕拉斯琴科9月1日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在去世前的几个月里,俄乌的冲突让戈尔巴乔夫感到震惊和困惑。对于乌克兰问题,他仍相信苏联的理念,不相信乌克兰能够脱离俄罗斯“向西转”。

克里米亚危机之后,俄罗斯和北约的对话机制全面停滞,而这曾是戈尔巴乔夫在其政治生涯中致力于解决的问题。他视自己为冷战的终结者,也经常呼吁美俄领导人进行“基于相互尊重的对话”,避免“新冷战”。而这一切,在俄乌冲突的现实面前显得颇为无力。与此同时,戈尔巴乔夫另一项遗产同样濒临破产。

1987年,戈尔巴乔夫和美国时任总统里根达成了开创性的协议,以减少核弹头和导弹的数量。里根在次年的红场演讲中声称,他不再将苏联视为“邪恶帝国”。一年后,戈尔巴乔夫告诉美国新当选的总统老布什,他们的国家“注定”要合作。

1987年12月8日,华盛顿,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和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签订《中导条约》。视觉中国 资料图

32年后,《中导条约》于2019年正式失效,《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成为两国间唯一的军控条约。戈尔巴乔夫当年在接受采访时警告称,美俄拒绝履行军控条约将会导致不可预测的严重后果,一旦美俄之间重启冷战,那么将迅速转化成“热战”,直接摧毁整个人类文明。

智库瑞典斯德哥尔摩和平研究所今年6月公布的最新报告显示,随着俄乌冲突导致全球紧张局势加剧,全球核武器数量在经历了35年的下降之后,未来十年将继续增加。报告作者之一的科尔达(Matt Korda)认为,裁军时代似乎即将结束,核升级的风险正处于冷战结束后的最高点。

    责任编辑:张无为
    图片编辑:胡梦埼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