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城市,只有“更”,才能“新”
《世界著名城市更新》序
作者 | 李忠
先从我的一种思想的转变说起。
二十多年前,我第一次去意大利考察,直接去了一个不太大,但非常美的城市——维罗纳。其城市的标志之一,就是在市中心一座历经了几千年,但依然保存非常完好的斗兽场,当然,这也正是我去拍照的重点之一。
▼ 维罗纳的圆形竞技场,如今改造为阿莱纳圆形大剧场
那次和我同去的,还有几个做石材生意的山东老乡,维罗纳有一个全球最著名的石材展,他们为了看展览,也就第一次出了国。
正当我聚精会神地拍照时,在我的身边,突然响起了一阵最地道的家乡话:「怎么就不能凑点钱来好好修修,你看看这建筑破的!这成什么样子嘛!」回过头来,看到我的那位老乡满脸都是愤愤不平,也颇为不屑的样子。
▼ 阿莱纳圆形大剧场内部
在当时,我对他反而是颇为不屑的。知道什么叫历史文物吗?知道什么叫遗产保护吗?知道什么叫修旧如旧吗?知道什么叫「残缺美」吗?说出这么「没文化」的话来!看来,咱们真是太需要大众文化普及了!
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在这二十多年里,维罗纳的那个古老的斗兽场,没有变;相信我那个老乡的审美观,也没有变;当然,世界上关于文物保护的基本理念,更没有变。
唯一变化的,是我的想法。
▼ 文物保护理念下,维罗纳不只圆形竞技场没有变,城市面貌也没有大的变化
二十多年后,当我进一步去思考城市更新问题的时候,突然又想起了那位老乡的话。
现在想想,他的那些观点,倒也无可厚非。当然,我并不是赞同那种要把古迹修葺一新的观点,我的文物观和遗产保护观并没有任何改变。所改变的,是我对于城市更新中「新」与「旧」的思考。
或者说,我只是想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世界上这些「人民城市人民建」的城市,事实上,这些「人民」大都是由「非专家」的普通人构成的。
既然如此,这普罗大众的审美观,其实也就代表了绝大多数人的审美取向,而这种取向,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是我们必须予以考虑的。
▼ 利物浦老城区更新改造,以满足市民需求为核心目标
残缺当然是一种美!甚至废墟,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种厚实而凝重的美。但是,有多少人的审美,能达到欣赏残缺美的程度;又有多少人,愿意在自己的生活中,时时处处充满这么多凝重的因素。
我想对于普通人而言,就是爱团圆胜过爱残缺,想欢乐超过想忧郁。这既是人之常情,其实也是城之常理。
就算在那个被我们视为「文物保护」模范生的维罗纳,斗兽场及其周边区域也只是城中的一个古迹片段而已。而大多数的维罗纳人,事实上都生活在维罗纳的新城中,那里的审美情趣或许没有那么高雅,但那里的日子却是轻松而且惬意的……
▼ 维罗纳的「文物保护」与市民生活的「烟火气」紧密结合
「修旧如旧」是一个「文物保护」的概念,推广到城市尺度,也应该是「旧城保护」的概念。城市更新中,是有风貌问题,但不要一提风貌,就一定要和保护联系起来。「风貌」本身是一个「中性词」,既无贬义,又无褒义,这也就意味着,并非所有的风貌都值得保护。
如果这一带旧城的风貌确有价值,那是应该在更新时适度给予保护;如果没有太高的价值,那更新的手笔也就不妨大一点儿;如果经专家论证后,觉得这一片旧城的风貌属于那种一点儿也不能动,拥有极高价值的一类,那我觉得应该直接列入「旧城保护」,而不应放入「城市更新」的范畴。
▼ 西班牙塔拉戈纳对罗马圆形竞技场的保护
▼ 马赛欧洲及地中海博物馆对历史建筑的开发使用
只要是定义为城市更新的区域,那这「更新」二字,无论如何都有一定程度的「由旧变新」的含义,这既符合普通市民的心理预期,也符合「形式带动内容」的城市发展规律。
所以,我们在「城市更新」中应该讨论的是在「更」的时候,到底「新」到什么程度,到底「新」成什么样子。
▼ 北京前门「由旧变新」的更新
记得在很多次研讨会上,我曾不止一次地听到过类似的话:「只要把旧城区保护好了,不一样可以过新生活吗?不一样可以是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吗?你看看那些欧洲城市,那些老城,不都是几百年、上千年吗?都保护得好好的!人家不同样是现代化国家、现代化城市吗?」
其实,如果你在国外是认真地考察过的,而不仅仅是去走马观花地路过了一下,那你就会知道,这种说法,并不是事实!但是,如果改两个字,那基本上就是事实了——把「保护」改成「更新」。
▼ 英国南安普顿坝口城墙的保护与西码头购物中心的更新,形成鲜明对比
有一本童话书,很多小朋友都看过,叫《爱丽丝漫游奇境》,其中有一个童话人物,叫红桃皇后,她对爱丽丝说了一句名言:「你只有不断奔跑,才能留在原地!」这句话非常有名,以至于现在把所有那些通过不停努力,才能维持现状的现象,都叫做「红桃皇后效应」。
对于城市与建筑而言,「红桃皇后效应」不但存在,而且非常明显。
就以欧洲为例,你现在看到的许多城市,特别是那些被推崇为风貌保护的典型城市,实际上有很多都经历过大拆大建的过程,而且在此之后,其每一个片区的更新改造,也是在不断进行着的。
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巴黎和维也纳。
▼ 维也纳城市俯瞰
这两座城市,被很多人误以为是古典建筑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的完美典范,这其实是个大大的误会。
这两座城市的主框架,其实都是在近代形成的,而且还都经历了大拆大建。作为巴黎的规划者,奥斯曼男爵就不消说了——巴黎那一条条笔直宽阔的大街,不是他拆出来的,就是他拓宽的,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气势宏大的香榭丽舍大道。
▼ 巴黎如今的城市肌理也曾经历过大拆大建
而奥地利那位真正的规划者,国王弗朗茨·约瑟夫一世,那就更狠,直接把维也纳的老城墙全部拆掉,修成了宽阔的环城大道,然后在上面跑电车,周边还大搞「形象工程」。
其中,就有著名的维也纳金色大厅,这座建筑和巴黎歌剧院一样,都是近代建筑,而不是古典建筑,只不过是在其现代化的功能外面,加了古典审美的外壳而已。
换言之,他们现在之所以还很好用,是因为他们的年纪并不大,千万别把人家当成了巴黎圣母院。人家现在好用,不是更新之后的结果,而是人家本来就是新的,只是在外观上「做旧」了而已!
▼ 维也纳金色大厅曾是「形象工程」的代表
要真是旧的建筑或城区,不经更新,是不太可能适应新的内容的。
你之所以不知道他们更新过,很可能是因为他们的更新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不是一种大张旗鼓的运动。正是由于不停地在进行「微更新」,才避免了不得不做一次「大更新」,更避免了被「强拆」的命运。
所以,我们可以说,城市是建出来的,也是改出来的。因为,城市毕竟是人类生活的舞台,只要是舞台,一经建好就有相对的固定性,而生活却是在永恒变化的。
▼ 利物浦老城区风貌,是不断「微更新」的叠加结果
从历史长周期来看,当然是不断变化的,而就其中一个小时段来观察,又有相对的稳定性。
于是,在这个相对稳定的时段内,舞台相对于生活而言,是具有匹配度的;过了一段时间,如果生活变化了,但变化的幅度没有那么大,那个舞台,做一做修改就可以了,这也就是我们所谈的城市更新的范畴;
如果有一天,生活有了极大的变化,不再是讨论一座水磨房效率高不高,而是要干脆改成纺织厂了,那个时候的大拆大建,就将是不可避免的。
▼ 当工厂们纷纷离开城市时,他们遗留下的空间,被城市的文化需求替代,如毕尔巴鄂的古根海姆博物馆区
这也就是狄更斯在《双城记》里所描写的那个一脚天堂、一念地狱的时代。而在经历了疯狂的工业化与城市化之后,那个时代的建筑遗产又在世界上很多地方保留至今,并在修修补补之后,继续适应我们现代人的生活……
所以,真正的城市更新,一定要是真诚的,故而也是真实的,一定要发生在「生活的演出」和「建筑的舞台」真正不相适应的时候。也就是说,城市需要更新的真正动因应当是功能与形式的冲突,当形式实在适应不了功能时,才需要「城市更新」。
▼ 汉堡港口新城除了将部分老建筑改造为文化空间,大部分被拆除后,建造为适合「新城」需求的建筑群
这其中的大多数情况,应当是形式追随着功能而更新,这也正是我们在这本书里所要探讨的「城市更新」问题。
但也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这栋建筑、这个空间,实在是太过重要,太有价值,那就只能要求这里的人们为了这样一种建筑形式,去修订或约束自己的行为。要么改变人的生活,要么改换生活的人。
这也正是风貌保护和旧城保护的逻辑根源。这类的案例,在世界各地我也看过很多,更拍过很多,我们计划再出一本关于「旧城保护」的书,来讨论这方面的经典案例。
▼ 伦敦西区的更新所取得成绩,很大程度来自于人们文化生活需求的崛起,更确切的说是「戏剧文化」
而对于城市更新,我们之所以要写这本书,就是为了在全球范围内找出一些相对成功的「城市更新」案例,并总结出一些共同性的东西,从而让人们明白,在今后的城市更新工作中,采用什么样的思路与方法,能让更新工作更容易取得成功!
所罗门王有一句名言,「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这句话如果放在全球的范围内,那应该是对的。
世界上那些比我们更早进入工业化的国家,相应的也比我们更早地启动了城市化的进程。当然,也就相应的比我们更早遇到了城市化之后所产生的种种问题。而作为应对之策,也就都不约而同地展开了城市更新,这也可以视作再城市化的一种手法。
▼ 上海黄浦滨江更新,吸取过一些伦敦南岸更新的经验
虽然世界各地的人们,由于地域不同,历史不同,文化也就不同,但既然这个地球上的所有人类都不约而同地以城市作为主要聚居形态,并且还都经历了相对类似的城市化进程,这也就反过来证明,我们确实都是这个地球村里的一家人。
由此可知,今天在我们的城市更新中遇到的某个问题,在这个星球上的某个城市的某个角落的某个时点,肯定也遇到过……所以,我们就来看看,在这些「某个」中,有哪些是「不变」的人性和「相同」的规律!
01. 人气
毫无疑问,这是人类最大的共性之一。
作为一种社会性的群居动物,人,是永远往人处走的;而人,也正是人最大的乐趣。
所以,任何一座城市,任何一处空间,都有可能由于人气旺盛而兴起,也有可能由于人气凋零而衰落;反之,则完全不成立!
自古以来,没有任何一座城市,是由于人口增加而衰落的;反过来,也没有任何一个区域,是由于人口减少而兴盛的。
▼ 伦敦国王十字区的更新围绕「人气」大做文章
所以,需要进行城市更新的地方,往往就是那些人气衰落的地方;而城市更新的目的,常常也就是要让这些地方重新聚集人气,重新「变得」热闹起来;而要想重新「变得」热闹,就要先重新「显得」热闹,或者说,是要重新「装得」热闹。
一个地方,不是因为来了人,才显得热闹的,而是因为热闹了,方才来人的。
这件事,在人类还穿树叶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后来人类改成穿兽皮了,也还是这个样子;再到后来,人类开始了「上衣下裳」,进而又「褒衣博带」了,但这爱热闹的习性,却是一点也不曾改变过!
▼ 苏黎世西区更新后成为城市新的「人气磁极」
人不变,则人性不变;人性不变,则人气的价值不变。这其实也是城市之所以能成为城市的根本原因之一——城市更新,无非就是要有更(gēng)新的人气和更(gèng)新的人气!
02. 艺术
那么,在城市更新中,人气怎么来?答曰:艺术先行!
是的,一定要有艺术,而且还一定要先行!
行走在国外城市的旧城中,你如何才能甄别,哪些地方是开始「更新」了的呢?
答案就是「有组织的艺术行为开始了。」
这里所说的「有组织」和「无组织」,是有着天壤之别的。
如果这种艺术行为是无组织的个体行为,又是发生在破败的老城区里的,比如涂个鸦、滑个板、摇个滚,组织个行为艺术什么的,那多半并不能证明这里是要更新,是要复兴了。
恰恰相反,这说明这一地区已经足够衰落,衰落到在这里可以干一些在其他地方干不了的事儿,也就是那些在其他地方有人管,在这里却没人问的行为。
▼ 伦敦肖尔迪奇区的衰落,使这里成为无组织的涂鸦区
但是,如果,这些艺术行为是由企业或政府,或者是某个行业协会,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的,比如,专门设立个涂鸦墙,搞个壁画艺术街区,或者是组织个街舞比赛、摇滚之夜等,这就说明,一个曾经衰落的地区,要更新了,要起飞了!
▼ 挪威卑尔根实施了街头艺术行动计划,邀请大批涂鸦艺术家在老建筑上进行艺术创作,促进老城复兴
说实话,如果单靠这样的文创行为,想要盈利是很难的。但这些文化艺术的创意行为,做热场子、做旺人气的能力还是很强的,并且启动成本也很低。
所以,在世界各地城市更新的案例中,有一个规律是非常普遍的,也是特别值得推广的,那就是「城市更新,艺术先行」!
03. 场景
有了艺术活动,也就有了些小人气,在这个基础之上,场景营造就要接手了,否则就多半会冷了场。
这就如同,如果你现在坐着成西线高铁去成都,在快要进站时,车厢的广播里一定会放赵雷那首著名的《成都》,而且几乎所有的人也都会跟着唱。特别是那些刚来成都的游客,马上就会有一种要在玉林路走一走,在小酒馆里坐一坐的冲动。
这种时候,最需要马上多开几家的就是玉林路上的小酒馆,而且即使消费高一点也没关系。
因为,这群年轻人来到这里,并不是冲着「歪嘴」或「江小白」来的,而是要找到坐在玉林路小酒馆里的感觉,以至于在小酒馆里喝了什么酒,花了多少钱,那反倒是不那么重要了!
▼ 成都玉林路上的小酒馆 | 摄影@白桂祥
这就是场景消费和消费场景——在哪里消费,比消费什么更重要;和谁一起消费,比如何消费更重要。
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在城市更新中,第一批开业的新商业,一般不是酒吧就是咖啡店,从来不是什么便利店。
因为,这样的商业都明确地指向了那些来找感觉的人。他们本不是这里的人,对他们而言,这里是能找到新感觉的「新地」;对「这里」而言,他们就是能带来新的消费的「新人」。
场景营造的最终目的,就是为特定的新人营造特定的场景,用特定的场景吸引特定的新人。
▼ 成都猛追湾更新融合了场景营造
那么,什么样调性的场景,最适合在需要更新的老城区里营造呢?
答案就是「记忆」。
04. 记忆
有一种说法,叫做「在这座城市历史上,每一个发生过的历史时期,都有权利在城市中留下属于自己的记忆」。对于这种说法,我不知道你相信不相信,反正我是相信了;而且这世界上,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的民众,也都相信了。
▼ 北京首钢园更新,保留下城市对工业历史的记忆
记得有一次,我带着公司的同事在日本的某个城市考察,面对着一条小街中那些密密麻麻的电线杆,以及电线杆子上缠绕着的乱七八糟的电线,同事们非常不解地问我,为什么其他地区都整治了,单单就这个地区不整治呢?
我告诉他们,这块城市片段,是作为「原真性」的历史遗迹保留下来的。
如果这段历史上的街景是整整齐齐的,我们就应该保留整整齐齐;如果这段历史上的街景是乱七八糟的,那我们在保留这一段历史记忆时,也就应该完整地保留这些乱七八糟,这样才是真正的记忆!
▼ 德国弗莱堡的街巷水渠曾是城市饮水渠和消防设施,在数次城市更新中得到保护,成为城市记忆
作为生活在大历史中的一员,我们应该把这些已经经历了的历史,以及这些历史在城市中留下的记忆片段,多多少少剪下来那么一段,在城市更新中,将其完整地保留下来。
并利用这样的记忆载体,向我们城市中的新人,向我们历史中的后人,去展示,去呈现,甚至去出售这些历史记忆。这样,我们就不但能对得起历史,也能对得起城市;不但无愧于祖先,也能不负于子孙。
▼ 北京前门三里河的更新,重现北京的「水乡」记忆
在城市更新中,一定要保留一些在地性的,原真性的历史记忆。这些曾经的历史记忆,不应是我们更新时的历史负担,而应是我们城市中用于打造场景、吸引新人的锐利武器!
05. 新人
之所以要更新,是因为变旧了!没有「变旧」,也就没有更新的必要了。那么这所谓的旧城区,究竟是什么变旧了呢?
事实上,主要是人变旧了。
只要人不旧、人不少、人不穷、人不断,这老城区是不会变旧的。因为,作为「石头砌出来的史书」,建筑这东西,其实不怕用,使用就是最好的保护,同汽车一样,房子最怕「放」,没有人住空置在那里,房子是很快就会坏掉的。
这也正如我们开篇就讲过的,「人气」才是城市更新的核心问题。
▼ 日本很多城市的衰落,是因为「人气」的衰落
你去看看那些欧洲千年古城中的繁华商业街,由于地处市中心,也就千年不断人;由于千年不断人,也就有人一直在做着不间断的维护和更新。
因此,一直都在「修旧」,而且修旧过程中,还都很注意「如旧」。
因为,这些房东、店主都非常清楚一件事,你之所以来到他们家里喝咖啡,不是因为这里的咖啡豆是1,000年前的,而是因为这间咖啡屋是1,000年前的。所以,他们既然做的是「倚老卖老」的生意,那当然,也就要对这些老建筑「修旧如旧了」。
▼ 英国约克千年老街——谢姆伯街(肉铺街)
相反,咱们中国有许多工矿区,以及那些为工矿区所配套的居住与生活设施,这些建筑若论岁数,基本上和我是同年的,顶多也就是年过半百而已。结果一旦人去楼空,那种衰败破旧的速度是让人吃惊的!
对于这样的生活舞台,如果我们只是去做一些舞台的翻新与修缮,而不去请来新的演员持续上演新的演出,那这样的更新是没有意义的,更新后的建筑也会因为没有人的使用,而再次衰落下去。
▼ 衰落的矿区
对于一片旧城区而言,新的业主、新的租客、新的顾客、新的游人,在这四者中,至少要有一者是「新人」,一个老城区,才真正有可能通过更新而复兴。这些人,有钱的要来捧个钱场,没钱的也要来捧个人场。
如果完全没有新人来捧场,单靠留在这里的老人们,是不太可能独立完成这里的城市更新的。要是能更新,他们自己早就更新了。因为,最爱这片城区的,肯定是他们;与这片老城区利益关系最大的,也是他们。
▼ 老城需要「新人们」,不管他们是来捧钱场的,还是来捧人场的
正是由于这里的内生动力不足,才需要借助外力来进行相应的城市更新。
而在城市更新的各种推动力量中,比之前期搞计划的政府和中期做投入的开发商,那些更新后期,肯来这里买房子的、租门面的、开商店的、喝杯酒的、买东西的,都算是「新人」。
他们穿城过巷,为了追寻某个历史记忆,为了体验某个消费场景,就花着自己的钱,用着自己的时间,来到一片与自己原本毫无关系的土地上济济一堂、把酒言欢。
▼ 成都宽窄巷子营造的消费场景
那么,他们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呢?
他们是一群有追求的、有理想的、有爱心的人,是一群追求高级情趣的人!并且还是一群纯粹的人,一群纯粹的新人,而这群「纯粹的新人」也正是我们在城市更新中最需要着力吸引的人!
06. 产业
有了新人,我们就可以干一些新事儿了!
最值得干,也是必须干的新事儿,就是产业。
如果没有适合于更新后的区域所应发展的产业,那么就不可能真正提振这块区域的税收,这样一来,是无法达到城市更新的经济平衡的。有很多的城市更新投入,并不要求当期就能收回成本,是可以算作长期投入的。
但毕竟这长期的投入,也是投入,是投入就是要算账的。
所以,绝大多数的城市更新地区,还是要有产业、有税收的。反过来说,如果一个地方已经更新过了,但是却既没有产业,也不产生什么税收,你还告诉我,这样的更新也产生了活力,那我是不太相信的!
▼ 伦敦Clerkenwell街区更新,选择了设计产业作为更新可持续的支撑
事实上,现在,适合于城市中心区的产业类型还是很多的,二产、三产都有。三产中的生产性服务业,肯定是适合于市中心的,相信这个大家都知道。
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现在有很多的二产,也是适合于市中心的,比如3D打印和许多典型的智能制造,在美国的纽约有一个规模很大的都市制造业,就是3D打印。
而且,这些在都市里的工业区还有一个专门的名字,叫工业商务区(Industrial Business Zones,IBZ)。
▼ 纽约布鲁克林海军造船厂更新后成为「绿色科技制造中心」
这正是时代的进步送给我们老城区的礼物。以前的制造业,技术基础本身是落后的,高耗能、高噪音、高污染,而且还是低效益。
而现在的都市制造业都是建立在先进的智能制造技术基础之上的,低耗能、低噪音、无污染,而且还是高效益,放在市中心,那是一点问题也没有的。
所以,我们在做城市更新时,特别是做老旧工业区的城市更新时,不见得一定要「退二进三」,也可以是「退二优二」,也就是说不见得一定要把老厂房都打造成文创区,完全可以是退出落后的第二产业,进入更为先进的第二产业。
▼ 苏黎世欧瑞康工业区更新后,成为ABB等企业的研发制造中心
换言之,城市更新的最终结果,最好是有好的产业引入,而现在适合放在老城区里的产业类型也是非常多的。
在这本书的案例中,就会有很多的体现,然而,如果你把这些案例都仔细地看一遍,就会发现,最适合放在老城区里的产业,而且还是最有技术含量,也是最有税收潜力的产业,就是——研发。
07. 研发
是的!你没有看错,我直接把科技研发当成了一种产业,因为,它不但是有税收的,而且还可以是有高税收的。
原来我们发展产业的逻辑是产、学、研,而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随着多数的产业中科技含量的日益提升,我们现在再做产业,其逻辑就应该变成「研、学、产」,而且这个「研」字,还可以单独形成产业,直接换效益。
▼ 苏黎世西区更新后,成为瑞士重要的科技研发中心
比如在医学研发领域,2019年12月1日,我国正式施行新版《药品管理法》——这也是我国第一次将MAH(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Marketing Authorization Holder)写入《药品管理法》。
2021年,适用于医疗器械产业的MAH制度也随着修订后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正式出台。这两项制度的内涵与作用,当然是非常丰富的。
但是,如果让我们做一下最为直接的解读,那就是在此之前,药品和医疗器械,是谁生产、谁负责、谁收益;而有了这两个制度之后,就将逐步转向谁研发、谁负责、谁收益。
这样一来,就会出现许多只做研发,不做生产的生物科技公司,甚至还会有许多「把研发当生产,把技术当产品,把专利当商品」的企业,这些以CRO(外包研发机构)为代表的研发机构,本身虽然占地面积都不大,但其税收贡献能力却很强。
▼ 瑞士巴塞尔诺华制药的「知识园区」,始于城市更新
在一座改造好的旧楼中,如果装入了这样一家优秀的研发机构,一年产出上亿的营业收入,也是完全有可能的!所以,现在大量的城市更新项目,特别是欧洲和美国许多大城市的城市更新项目,都把研发机构的引入当作首选。
很多人都知道美国波士顿的生物医药产业是很发达的,其研发能力更是世界一流的。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些研发机构很多是在波士顿肯德尔广场区域内,那就是一个典型的城市更新项目。
▼ 波士顿肯德尔广场区域
那么,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一个问题:城市更新是需要研发机构,那这些人见人爱的研发机构为什么不到那些专门的科技园区里去,而要留在这些老城区里呢?
答案很明确,因为,科学家们更喜欢丰富多样的城市生活。
▼ 纽约硅巷的崛起,与其丰富多样的城市生活密不可分
在上中学时,我们一提到科学家,总要在后面加上两个字「爷爷」,仿佛不等到爷爷这个辈上,是当不上科学家的。
其实这是个很大的误解,我们中国的科技工作者,在2018年时,平均年龄是35.9岁,这些年来,还在进一步下降,如果具体到科研一线,那平均年龄大多就都低于30岁了。
这些30来岁的年轻人,可不太会喜欢园区里的清静与单纯,而更喜欢城区里的热闹与丰富。如果你要问问他们最喜欢的生活配套设施是什么,回答最多的应该是咖啡厅和酒吧!
▼ 伦敦东部科技城的咖啡厅内,聚集的科创工作者们
事实上,很多科研成果的灵感乍现,就是在咖啡厅或酒吧里聊出来的,这正如同人类那两位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的科学家一样。
因为,科学家是特别需要交流的一个群体。所以,他们喜欢过的日子,叫做「和一起生活的人一起工作,和一起工作的人一起生活」,一听这句话就知道,这种对生活与工作「无边界」的要求,当然是在更新过的老城区更能获得满足。
▼ 伦敦国王十字区作为新崛起的创新区,无处不在的交流空间,成为一大特色吸引力
所以,如果说那些处于城市郊区的产业园是在用「乐业带动安居」,而这些城市更新后的老城区就是在用「安居带动乐业」,用「生活带动生产」,这样的趋势只会越来越明显。
因为,我们现在的年轻人,他们喜欢奋斗,但他们可不喜欢艰苦奋斗。
因此,针对这些爱生活、爱聚集、爱打卡,也追流量的年轻人,更新后的老城区既可以在内容上「推陈出新」,还可以在形式上「倚老卖老」。把那些过去经历过的辉煌与失落编织成今天可体验的故事与传说,从而在过去的土地上,更新出今天的舞台,进而再去演出明天的剧目……
▼ 波士顿南湾科创区更新后,除了为年轻人们配置了酒吧、餐饮、剧场外,还有各类博物馆
在这样一个流量为王的时代,我们更应该对更新过的老城有信心,因为,相对于新城与新区,那些看上去有点沧桑感的老城,也正是更有故事的地方……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