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共享图书”平台免费上门收旧书,这真能为旧书找到新读者吗
1月25日,一篇《渔书免费上门收取,环保+公益,全国开通啦!》吸引了许多人关注。二手图书循环共享平台“渔书”和京东物流合作,在全国300多个城市开通了免费上门收书服务。想要“处理旧书”的书友只需预约便有快递上门,运费还由渔书支付。
此举一出,网友一片好评。有人说,旧书除了被当成废纸卖了,终于有了好去处。
“对不少读书人而言,95%的书读完后会被当成废纸处理,只有5%的书会自己收藏。这里有一个巨大的资源浪费。其实读书人也不希望这些书被当废纸卖掉,而是希望这本书能真正地流通,这才是真正的意义。所以渔书的理念就是:我们的图书,不止一个人阅读。”
1月25日,“渔书”的“90后”创始人、上海虞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尚晓辉接受澎湃新闻记者专访。
不生产一本新书,半年内有70万书友2017年6月15日,二手图书循环共享平台“渔书”正式上线。尚晓辉透露,截止目前全国已有70万书友响应平台号召,捐出了自己的二手书。全平台的图书总量达到400多万册。
澎湃新闻在渔夫官网看到,除了外语、教材教辅类书,这里还有不少文学、经管、人文类书籍。
“渔书迅速成为上海规模最大、全国最新型二手书平台。”尚晓辉说,“我们的平台用户数每个月都是差不多十万的增加速度。为什么?因为这是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每个家庭都有闲置的书在那里,束之高阁。我们推出这种方式就是想先唤醒大家对书的回想——我以前读过什么书?然后再唤起大家共同读书的欲望。”
至于什么书可以捐赠?尚晓辉回应他们对书籍的新旧程度、书籍种类不设限制。“每次捐赠达到10本以上,就可以捐给我们。我们让书友自己来判断,只要是他们认为能够循环使用的书,我们就可以继续发挥它的价值。”
不过尚晓辉也表示,他们有一套判断书品的系统,比如是否为盗版书。收到各地捐赠后,他们也会先对旧书进行消毒与翻新,再使其进入平台。而书友捐书后还可以获得2折购书券,用于在渔夫平台继续购买其他二手书。
“每循环使用一本二手图书, 相当于减少一本新书印刷资源。”渔书公号里赫然写着,“1本250克重的图书=15瓶500毫升水+550克木材+125克煤炭。”
复古型创业项目,以人为本尚晓辉把“渔书”定义为复古型创业项目,就像自行车因互联网创新有了“共享单车”,图书也会因互联网创新拥有新的活力。
“如果在三五年以前,我们不可想象满大街又都是骑自行车的,自行车似乎都被人忘了。那么读书也一样。”尚晓辉坦言他想发起一次读书的革命,让大家意识到书的价值不是一次的。“为什么这么多年大家都只是把书当成一次性用品?”
在线下,渔书目前已在上海、武汉、杭州、贵州等地搭建了50所共享图书室,里面的图书全部开放阅读。他们也和上海浦东新区曹路镇17个社区开展书香小镇计划,在17个社区家门口建立了共享图书室,倡导居民捐出家里的闲置书籍,让人人都可以享受家门口的文化服务。
“我们的共享阅读室和传统的图书室有很大不同。”尚晓辉说,传统图书阅览室的图书为政府定点定批配给,但渔书的模式是共享大家家里闲置的书。“传统图书馆是以书为载体,只要把书批过去就可以了。但是新时代的营销和活动都应该以人为主体。”
“我们做的事情很简单,就是把原有的图书逻辑打乱了。用户喜欢什么书,家里有闲置什么书,主动拿出来捐给共享图书室。也就是先把自己的书拿出来,再去看别人捐出的闲置书,这很体现主观能动性和全民参与性。”
“渔书”平台上的二手书源于校园的二手书环保利用创业项目
其实,尚晓辉的图书共享思路最早源于大学。这位来自山西运城一个贫困家庭的学子无意发现毕业生总把旧书当废纸卖掉,深感可惜。
于是,他拉上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走访上海、北京、南京等地30多所高校的二手书店,相信图书循环大有可为。2013年,他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专业毕业,正式开始了二手书环保利用的创业项目。
在线下,他们一起创办了“金海攀月有笔记书店”。书店位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有笔记”是因为当时他们在校内做教科书循环,每一本二手书上有笔记。同时,他们也在线上打造书店“22世纪未来生活网”。取这个名字是因为他们相信到22世纪图书循环共享模式可以被更多人认同,从而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推动全民环保阅读。直到2017年,“22世纪未来生活网”更名为“渔书”。
尚晓辉解释说:“渔书,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书。现代社会物质文明进步,但精神比较浮躁,读书人少。所以我们想号召大家共同读书。”
创业成功后,尚晓辉也开始联合贵州省望谟县政府、贵阳施恩爱心直通车、北京益疆慈善基金会、贵州省博爱慈善公益协会,向贵州省内贫困学校进行爱心捐助。“2018年,我们的公益捐助会遍及全国300多个学校。至于平台上的书,我们会拿出8成做公益,2成做成本。”他如是说。
在网友赞誉声中,亦有从业者提出冷静思考。一位古旧书业长期从业者对澎湃新闻表示:“新的创业者很能想,他们所采取的方式是我们不敢使用的。我个人觉得,在公益和生意之间应该保持适当的距离,如果用公益的方式去做生意,会有很多潜在的风险。当然,每一种方式都会有支持者。最后能走多远,还是要看他们自己了。”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