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 李商隐十五日谈
《李商隐十五日谈》
李让眉 著
中国长安出版传媒有限公司2022年
新诗人如何解读古诗人?在《李商隐十五日谈》中,当代青年诗人李让眉通过对唐代诗人李商隐生平、作品的解读,还原李商隐的生活经历及其精神追求。作者从李商隐所处的时代讲起,每日一讲,共十五讲,描绘了其出身、身边人物群像、感情与婚姻,进而分析其诗作的美学内涵以及宗教对其创作的影响等。
李商隐的诗常被人说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而李让眉的解读却平易晓畅、引人入胜。她以富于觉察力的文字、诗意的语言、丰富的细节、独特的理解,描绘出一个有别于以往认知的鲜活的李商隐。在书中,作者还尝试追索李商隐诗中可能的当代性,从而揭示了诗歌将自身向未知开放的根本属性。
一部别具一格的李商隐诗传。
还原李商隐的生活经历及其精神追求,拆解李商隐诗歌密码。
本书是当代诗人对古典诗人的解析,细节丰富,理解独特。
李让眉的文字富于觉察力,语言充满诗意,解读平易晓畅、引人入胜。
作者对李商隐的还原,除去历史语境和艺术维度的考量,更有对一种可能的当代性的追索,从而揭示了诗歌将自身向未知开放的根本属性。
《李商隐十五日谈》后记
文 | 李让眉
这本小书整理自一套讲稿。我口才本不佳,应下了这样的开口差事,只是因为无法拒绝“李商隐”这个名字。我曾研究过不少诗人,有时为他们的诗,也有时只为诗后的人,至今尚未停手。在尚看不清边际的前路,我早有终将遭遇李商隐的自觉——虽然本以为这照面会来得更晚些,晚到我自认做好了万全的准备,但真正且说且录走下来我才发现,准备本就不必完全,也没有完全。
一场偶遇,总会比审视、调查或窥探要来得愉快。
于是计划中的讲稿最终在这样的愉快里变成了漫谈:说是我硬拉你说个山跑场马也好,说是不设听众的空中语也不妨,它不见得全面,但总好在能尽兴。十五天,从局促紧绷到快然投契,更到随心率性而无不可言,你当能看到这样的变化——我也不曾试图在最终的修订中平滑掉它。
这是时间的力量,而时间,本也是诗的一部分。
不同于一些横空出世而浑难理喻的天才,李商隐是个能生长、也会呼吸的诗人,他的诗歌因此也遂可看作时间的垒和。虽则他看似并不屈从于线形的时轴,而更偏好将之打散再行重构,甚至惯要隔开不同的流速,任两股时流一快一慢,交错并行——但究竟他是时间的解人,也清楚地知道、并能娴熟地运用它的分量。
敬畏与依赖成其人相,而拨弄与量校则脱乎神相。这十五章漫谈,正是在这样的人神交届之间,各自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我们不妨将这本小书比作为空中神影绘制的一张画像:第一日以接受史打底稿,第二日便以身世刷轮廓线,第三、四日以周遭人物设衬色,第五六日则以感情丰盈其肌理、点染其眼波,七至十二日解诗,细绘衣纹披帛、宝珠法器,第十三、四日说宗教,则可造云雾,起背光了——但当然,画中之神再出尘,这张小影最终还是要挂回到人间的粉墙上,以此,我们方能走到第十五天的回归、对视,与冀望去。
书依讲稿改成,因此语言上也便保留了口语习惯,而并未将语言调度的野心加诸其上。这虽与我预想的样子不同,但真正面对这套成稿时,我倒更感受到了这样平易表达的合宜。
面对这样的个体,任何曲转和变化都是对读者的进一步干扰——不论滤镜是否有自己的美学意义。平实化的讲述并不出于呈授的态度,而只近乎介质的自觉:李商隐自身已太擅掩映了,他的遭际与哀欢多在事典的颠倒虚化中模棱怳恍,渐至失真——甚至对某些许多读者而言,这失真几能致幻。要破除幻觉,见到李商隐本身,阵中人当已不能再多承受一层幻术。
前路多艰,我虽不乐翻译,行来也究须将绊子拆拆。然每人皆有自己顺手的路数,愿你只看着我且谈且著手便好,万莫带累了自己的习惯:我们要见的,本不会是同一个李商隐,而我手头的纽襻,也不一定就系在你的包袱上。
限于篇幅,这本书中选的诗不多,我谈得也任性,但究竟诗本便不必是知识点的载体。它存活于察觉、碰触,甚至可能存活于消逝之隙。从这个角度看,我们说得愈放诞率意,抛给灵机的着力点反而也便多些——那么诗的闪现、栖生或者也便容易。
嗯。翻这本小书时,我希望你就是抱着这样轻松的兴味和我坐在一起的。
我们且一同听任诗和李商隐来是不来。
THE END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