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王凯:给《山河:寻路胡焕庸线上的中国》的序言

王凯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2022-08-30 17:36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编者按:

由澎湃研究所在五年前采写、拍摄与制作的“寻路胡焕庸线上的中国”的系列图文及视频,已编纂成册,近日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

这里是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凯为这本书写下的序言。

本书是澎湃新闻工作者笔下的纪实报告。他们从人文地理的视角切入,通过新闻纪实方式,展现了中国一条被称为“胡焕庸线”的独特画卷。他们长途跋涉5000余公里,异常艰辛。从中国最北部的黑河新生乡开始,一路向西南地区行进,最后到达腾冲和顺古镇

沿途中,有能源资源丰富的基地,有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的厂矿基地,有各种类型的农牧经济区,还有广泛的灾害频发区。整个报告为读者呈现了丰富的场景,画面感十足,乡土气息浓厚。 

《山河:胡焕庸线上的中国》书影。

“胡焕庸线”是20世纪30年代,由地理学者胡焕庸提出来的。他通过手动方式,将当时全国4.75亿人标入2万多个空间点。汇总制图后,发现了这条独特的分界线。可以说,这是最早运用 “大数据”分析方法得到的世纪大发现。 

“胡焕庸线”当初叫“瑷珲—腾冲” 线。这条线串联了大兴安岭、松嫩平原、科尔沁沙漠、燕山—太行山、晋中盆地、关中平原、秦岭、四川盆地、横断山脉等大众熟悉的自然地理单元。

一直以来,政府、学界、公众都很关注“胡焕庸线”。它不仅是我国自然、经济地理的重要分割线,也与我国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高度重叠。更重要的是,它也成了考察我国人口、社会经济等指标东西差异现象的重要指示线。 

2017年春,云南腾冲,胡焕庸线公园。澎湃新闻记者 周平浪 图

80多年来,“胡焕庸线”两侧的人口比重变化甚微。沿线东部人口仍旧稠密,西部人口还是相对稀疏。该线两侧生态环境条件、城乡空间元素和历史人文特征迥异,这也可以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全国的人居环境适宜性条件的综合评价研究中得到印证。研究发现,我国94%的不适宜建设地区分布在该线西侧。与此同时,我国93%左右的耕地分布在该线东侧。这也揭示了我国的大部分国土,特别是平原地区和盆地、丘陵地区,已经几乎被用于农耕生产。当然,80多年来,“胡焕庸线” 西侧的平均人口密度由每平方公里5人上升到每平方公里15.3人,提高2倍多。 

“胡焕庸线”并不是一条实际存在的线,我们要从地图上找出它的确切位置和走向,似乎是一件比较难的事情。将地图进一步放大,我们能看到山川、河流、田地、草场模糊的分界,却很难说清楚哪里是“胡焕庸线”的东侧,哪里又是西侧。 

“胡焕庸线”东侧并不是绝对的人口稠密地区。这条直线及其东侧200—300公里范围内,覆盖了内蒙古东中部、山西北部、陕西北部地区,它们都是人口相对稀少的农牧过度地区。同时,直线西侧也不是绝对的人口稀疏地区。直线及其以西200公里范围内,有覆盖了350万人的山陕蒙交界地区,800万人的陕甘交界以西地区,还有150 万人的四川西部山区。这些都是人口相对稠密的地区,也是我国不同地理台阶之间的过渡带。因此,这里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发,属于严重的受灾地带。那些受到地震深深创伤的北川、芦山等地的画面仿佛就发生在昨天,时刻提醒着这里的人们。 

“胡焕庸线”的存在,客观来讲,是气候差异及地形地貌交叠所决定的,但同时也是中国劳动人民发挥主观能动性,适应并改造国土空间的现实结果。正是由于各种差异性因素的叠加,使得“胡焕庸线”对于当前我国的国土开发、保护战略和产业经济的区域转移战略等,都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2017年,陕西,一场婚礼。澎湃新闻记者 周平浪 图

读者可以结合本书的纪实调查,去做以下方面的思考: 

第一,深入思考生态环境与国土开发与保护问题。我国绝大部分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分布在“胡焕庸线”以东地区。东部的土地、水资源条件相对较好,大江大河孕育了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农业生产组织关系,进而发展起来了密集的城镇。这些地区是当前工业化、城镇化的主场地。沿海江河三角洲地带的发展,造就了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城镇群。内陆的平原与盆地地区也形成了若干区域性中心城市。 

“胡焕庸线”以西地区,由于气候条件导致水资源稀缺,且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导致人类开发建设受到很大限制。这些地区,仅在沿山脉脚下的平原地区分布着绿洲和城镇。比如,著名的河西走廊地区、天山南北坡地区等。中国的大江大河绝大部分发源于“胡焕庸线”以西。近年来,人类开发建设、资源开采不断向上游地区转移,使这些地区出现了生态退化、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问题,需要引起重视。但同时“胡焕庸线”以东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压力也十分巨大,各类污染问题层出不穷,也迫切需要转变发展理念,引导绿色与可持续的中国国土开发。

第二,关注“胡焕庸线”两侧的扶贫问题。贫困问题是此次澎湃记者实地调研中体会最深的社会问题。造成贫困的原因有很多,有因资源条件匮乏或生态环境恶劣导致的贫困,有因工矿发展停滞或减产导致的贫困,也有因重大自然灾害影响导致的贫困,还有因交通不便造成发展滞后导致的贫困。 

在国家积极推进扶贫攻坚任务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各界应该积极地去关注这些地区。总体上,“胡焕庸线”偏北部地区更加需要注入新的发展动力,扭转当前因产业支撑不足导致的人口外流和城镇发展滞缓现象。偏南部地区应该找到适合本地资源条件的特色经济发展道路,融入更大范围的经济体系。那些因为水、土地等自然资源匮乏导致生存问题的地区,则需要转换扶贫思路,通过生态补偿机制生态移民举措,重构社会组织。 

2017年,山西,一场葬礼。澎湃新闻记者 周平浪 图

第三,寻找“胡焕庸线”上的最美风景线。正是由于“胡焕庸线”穿越中国的自然地理台阶过渡带,所以其沿线地区也具有绝佳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民族文化特色。当下,国家在积极倡导“美丽中国”建设,这也为推进“胡焕庸风景线”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从北到南,沿线两侧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多元的民族文化和文化遗产。有北国冰雪、森林、草原风光,也有南方的垂直地带和多样的生物。有最北端的鄂伦春族,最南端的傈僳族。同时,还有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南方茶马古道等文化遗产廊道。因此,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国家步道系统的经验,将“胡焕庸线”打造成中国最美的国家步道。

“胡焕庸线”提出的80多年来, 第一次有新闻工作者踏足,并贯穿考察。虽然说,这条线在地图上无法被找到,但在实际地理环境中,却有着明显、强烈的约束力,“线上”的自然与人文风光是鲜活的,人们的生产生活是实际存在的,各类矛盾和问题也是显性的。今天,我们需要重新发现“胡焕庸线”,不仅因为它是中国大地上重要的一部分,更因为时代在变,我们需要用新的眼光去观察和解读它,带动读者一同参与探索,去发现更多的精彩。 

2016年,齐齐哈尔嫩江,一艘船。澎湃新闻记者 周平浪 图

    责任编辑:王昀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