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孩子玩游戏逃避现实,如何正确引导?这9个问题可能你也关心
这是一场家长、孩子、教育心理专家三方面对面的对话。谈什么?游戏。
2018年寒假已至,1月23日下午,腾讯互娱、腾云、木果书架联合深圳报业集团读创客户端、西西弗书店,在北京、深圳两地同步举办了腾云下午茶游戏沙龙“有效沟通:青少年与游戏”,两地同步直播,场面很是热烈,家长追问不断,专家纷纷建言,为每个提出问题的家庭开出良方。此前,为了帮助家长学会以更科学的方式,更好地沟通孩子的游戏行为,腾讯社会研究中心和《第九区》杂志推出了《玩得开心 玩得安心 写给家长的游戏指南》。
教科书答案还是很难满足家长溢出来的需求,1月23日下午的互动环节,家长们一个问题追着一个问题,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游戏话题,如何建立行之有效的游戏规则?亲子家庭关系之间丧失信任该怎么修补?孩子玩游戏玩到要休学怎么办?……
记者根据现场问答整理出最受关注的9个问题,可能你的孩子也遇到类似问题,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和指引:
北京场嘉宾:
王长勇 长平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
周 群 北京景山学校初中语文教师,北京市学科带头人,北京市特级教师;
魏 然 北京大学附中教师,北大学分第一人
高 璇 慕尼黑大学教育学、心理学、艺术史博士
李 涛 至诺科技制作人,十余年教育游戏与大型游戏制作经验,曾任职于Creative Technology,金山软件等,目前在制作独立游戏。
赵嘉敏 译言网创始人,木果书架联合创始人
乔 柯 浙江大学丘成桐数学班毕业生,外交学院外交学硕士在读。
深圳场嘉宾:
吴 岩 著名科幻作家 南方科技大学人文中心教授
王新红 深圳中学高级心理老师、 公益项目“阳光朋辈”留守儿童关爱计划发起人
田春利 教育学博士生、资深心理教师、家庭教育指导师、深圳市中小学心理辅导中心成员、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C证培训讲师,目前任深圳市石岩公学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主任
王腊梅 深圳大学心理与社会学院副教授
严玉庆 深圳实验学校教师
姜振宇 北京师范大学科幻文学博士,上海市科协科幻专业委员会执行理事,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专业评委
张圣林 游戏开发者
王 磊 腾讯游戏成长守护平台项目负责人
姜未禾 教育部科技委科幻与科普战略研究基地研究员,南方科技大学科学与想象力研究中心研究助理,《光明日报》科幻科普专栏作者
1.问:孩子经常会借家长的手机,但不知道到底是在学习还是在玩游戏,如何进行分辨呢?
田春利:这个问题解决起来其实很简单,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思考一下:如果你是一个初中或者高中生,你周围的人都有了手机,这时你想做什么?你就大概会明白孩子的做法了。如果孩子直接和你说自己想玩游戏,你是绝对不会给孩子手机的。所以如果下次孩子再提出这样的要求,你不妨直接问他/她,你是不是想要玩一会儿游戏呢,那就玩一会儿吧。把这个问题公开化之后,很多问题反而容易解决了。
姜未禾:我认为“给不给”孩子手机只是表象,而背后的实质是孩子在使用工具的过程中养成了怎样的学习习惯。现在有些搜题类APP功能十分强大,只需将题目拍照上传,立刻就能得到答案。此时很多孩子会误以为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但他们是否真正掌握了答案背后的思维过程?是否能够举一反三?还是仅仅把答案抄写下来?这些不同的方式达到的学习效果显然有着巨大的差别。
工具本身不是坏的,但如果孩子养成依赖工具而不去思考的习惯、沉浸于一种“假学习”的幻象里而不自知,危害可能比玩游戏更大,且更不容易被察觉。所以这就需要家长引导孩子如何正确地使用工具,在得到答案以后如何把背后的原理弄懂,才能真正地让手机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2.问:家长不知道怎么跟孩子沟通游戏怎么办?
魏然:孩子与家长沟通游戏,我觉得是一个长期的事情。很多家长是在考试前管,考试以后不管,但其实这应该是贯穿整个青少年阶段的一件事情,我们期待孩子能够主动以更理性的意识去对游戏进行分辨,这样他才能够成为一个更加完整的人,驾驭自己的人生,而不是被游戏玩儿了。我们需要让孩子明白,游戏只是生活的一部分。王新红:希望家长有机会看看温尼科特的书和传记,有两句话说得非常非常好:“没有诱惑的深情,不含敌意的坚决。”我们可以反对孩子,可以不同意孩子,但这个不同意里面是没有敌意的,我们可以批评孩子,但没有对人格的攻击和否认,我们批评也是尊重的批评。没有诱惑的深情,就是说我们没有希望从孩子那儿再榨取一点什么,就可以和他很自如地交流,那样孩子就更有可能成为他们本来应该长成的样子。
3.问:孩子拒绝和家长沟通怎么办?
如果孩子拒绝沟通,你可尝试问一个问题:“我们做什么你可以接受?”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做,你就把这个权利交给孩子,如果他/她愿意回答你这个问题,你还可以问问孩子:“以前我们做的什么是你不喜欢的或者是你觉得不太合适的?”孩子可能会说:“我不要你管。”但你可以继续以比较温和的方式要求说:“我们可以讨论出一些更具体的安排。”
吴岩:亲子关系出现问题,你只有等待、观察。因为孩子的生活是在波动的,会有蛛丝马迹让父母知道他/她需要帮助,这时候就应该赶快以合理的方式切入,不能直接问:“你怎么了?”
4.问:因为玩游戏,亲子家庭关系之间丧失信任了,该怎么修补?
很多地方建戒网瘾学院,家长把孩子送进去,用虐待孩子的方式戒网瘾,这种情况通常是家长真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了,这个孩子我管不了,就送到这个地方去,就只要一个孩子变乖的结果,这是非常极端的。我想对青春期孩子的家长说:
第一, 如果你觉得规则不管用了,孩子管不住了。你首先要看看你的规则是不是真的过时了,不符合青春期的年龄,也不符合这个时代,我们能不能探讨出一个更符合,彼此都能接受,都能执行下去的规则。
第二,任何时候,家长都不要放弃孩子,不要说管不了就不管了,他成年前、步入社会之前,家长都有责任,不要放弃他。
第三,我们制定好一个更适合的规则以后,我们一起来执行。一个家庭如果亲子关系非常好,他到了青春期的时候哪怕有冲突,哪怕有不愉快,父母也会有应对的方案,这个冲突有一个阶段性,这个阶段很糟糕,过一个阶段又好一点,这个阶段性是孩子发展的必然。父母和孩子一起度过叛逆期需要家庭氛围长期以来的积累。如果之前完全没有积累,到了青春期感觉控制不了了,但又不想放弃孩子,想继续把这个家庭变成有爱有规则的家庭,可以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我们去寻求真正的专业的心理咨询,专业的机构、和孩子的老师一起来探讨我们如何制定一个让这个孩子持续发展的方案。
5.问:我已经在对孩子玩游戏事情做让步了,孩子却说我很虚伪。
田春利:我们在做中小学生心理辅导时,发现很多学生的心理压力并不是来源于对自己未来的不安感,压力来自父母。很多父母跟孩子说话都小心翼翼、做事也小心翼翼,都不敢提成绩的事情,表现得我们好象不关心这个东西。但孩子心里非常知道你是很在意的,越小心翼翼越在意。你觉得你是在用一个很好的态度跟孩子交往,但孩子能读懂你行为背后真正的想法。他说你很虚伪时,可能是你的内心没有真正放下。
王新红:虽然孩子玩游戏的时间可能还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但当孩子从不回应到有回应,说明孩子跟家长的关系有松动,那就继续努力。家长要降低预期,改变不是速成的,一定是很持久的过程,要做好抗战的准备。同时,家长应该把自己观察到的孩子的积极改变传递给孩子,不管是亲自表达还是通过第三方去传递。
6.问:孩子用玩游戏逃避现实问题,家长应该如何正确进行引导?
想让孩子能够正视现实问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从小陪伴,与孩子共同成长。孩子是你的伙伴,不是你的玩具,也不是隶属你的一个财产。我们很多家长是没有办法把孩子和自己放到平等的关系上的,老是觉得孩子玩什么都是玩物丧志。如果我们能够成为一个比我孩子还要爱玩、会玩的人,这样孩子才会听我的,才会信任我。
高璇:孩子们从游戏中能获得很多奖励和成就感。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却很少正面鼓励,就比如控制游戏时间这件事,如果孩子没有做到就会扔手机,发火,这些都是惩罚,惩罚只会激起家庭中的矛盾,不会带来好的效果。我们家中制定了规则后,如果孩子自己遵守了规则或达成了目标,一定要记得奖励。
游戏让孩子着迷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社交因素,这个社交不光是指的跟同龄伙伴可以一起交流,或者可以跟小伙伴一起游戏,还包含一种集体归属感。现在的家长非常鼓励孩子自由发展做自己的事情,但别忘了也要鼓励和帮助孩子加入集体,这是孩子的自然需求。
像这些成就感,集体感,乐趣等,如果家庭中有缺失,孩子就会从游戏中去寻找,因为在游戏中很容易找到。所以孩子出现沉迷现象时,家长要看他到底是哪些方面的缺失。比如这个孩子在生活中没有什么成就感,我们就平时多给他一些选择权,带他参加体育竞技活动,提高成就感,而不要让他只能在游戏中获得成就感。多提供给孩子一些游戏之外的好玩的事情,给予孩子更多的陪伴。要知道不是游戏带来问题,而是家庭系统中的问题导致孩子逃避到游戏中。
再强调一下,其实过度沉迷没有那么可怕,很多时候这种恐惧是我们这一代人特有的焦虑。 家长们要注意,一定要给孩子足够多的选择性和沟通。沟通是最重要的,不管你的孩子多大,每天抽一点时间孩子沟通,今天你做了什么,高不高兴,你为什么喜欢玩这个游戏等等。有足够的沟通,你可以了解孩子,孩子也会觉得,遇到问题可以找我的爸爸妈妈,他们可以和我一起解决这个问题,而不会一下子到真正有害的、成瘾的地步。
7问:现在的游戏种类非常多,获取方式也非常便捷,如何才能避免孩子接触到不适合的游戏?
王晓冰:在《玩得开心 玩得安心 写给家长的游戏指南》里,我们提到了很多关于家长如何管控孩子的游戏设备,怎么样帮助他们挑选合适的游戏的内容,如果家长有这方面的需求的话可以更详细地了解。
同时,我们觉得家长自身也需要建立起一种安全感,因为所有的管控方式都不是万能的,关键还是家长可以从小对孩子进行游戏方面的教育,帮助孩子识别正向积极和有益的游戏,远离具有风险的游戏。这就像我们培养他们其他的能力一样。如果家长能够通过沟通和指引,让他们从小就学会了如何分辨和选择合适的游戏,自然就会大大降低他接触到不适合游戏的风险。
8.问:家长如何跟孩子制定游戏规则?
王新红:我们可以对孩子使用手机使用作出明确的规定,比如什么时间用来和同学交流、玩游戏,什么时间用作学习的工具。帮助孩子认清它的具体作用,正确的使用习惯慢慢就会养成。
高璇:作为家长应该在家中制定规则,设定一些限制。
首先,规则一定要越早设置越好。规则建立的前提条件是要给孩子足够多的自由,不能极端,如果家长一直在侵犯孩子的边界,会导致一个很大的反弹和反抗。
所以,建立规则的第一个基础条件是,孩子在家里要有足够多的自由、足够多的决策权,能为自己负责。第二,家长很容易走极端,要不就完全放纵,发现管不了了,又开始完全管控。我个人认为,80的自由,20的规则是一个合理的比例。但是这20的规则一旦制定了就要实施,而且这个规则是属于底线性质的,我们需要20的规则来保障那80的自由。
具体游戏方面的规则最重要的有三个:
第一,控制时间。7岁之前的孩子每天15分钟,7岁到13岁左右的小学阶段是每天半个小时,到了中学可以延长到一个小时。或者你还可以让孩子选择,比如可以选择每天半小时,或者,选周一到周五都不玩游戏,但是周末可以随便玩。
第二,控制场所。这两天有一个热点新闻映证了这一点,有小猪佩奇、艾莎公主的动画片被做成了非常暴力色情的动画片,存在于视频网站的儿童区域,对于一个学龄前儿童还不太能分清真正的现实和虚拟现实的区别的时候,这个东西对他的影响会非常大,可能会引起他做恶梦、睡眠障碍,引起恐惧。这样的暴力画面有时也存在于 游戏广告里,所以孩子玩游戏应该在父母抬眼就能看到的地方,可以随时关注到孩子正在玩的内容。
第三,父母一定要对你孩子正在玩儿的内容是有所了解的,你不一定要跟孩子一起玩,但是你要了解这个游戏大致是个什么内容,都有什么人物,是什么性质的等等。
9.问:腾讯有做一些事情帮助家长应对游戏相关问题吗?
王磊:青少年游戏不仅是学校及家庭教育关注的重点,在互联网行业中,也有企业从技术层面作出了一些有益探索。腾讯公司在2017年初推出了国内互联网行业首个面向未成年人健康游戏的系统性解决方案——成长守护平台,便是其中一个例子。该平台可帮助家长实现对孩子的游戏行为管理,包括游戏行为查询、提醒及时间、消费管理等。帮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技术支持是一方面,家长与孩子的良性沟通也是不可或缺的。成长守护平台未来也将在完善功能的基础上,促进亲子互动,帮助建立健康的家庭教育环境。
王晓冰:作为一个企业,也确实需要承担其社会责任,这是腾讯设立成长守护平台的原因。并且这只是我们在帮助家长正确引导孩子进行游戏方面的一个探索,后期我们还希望建立起更多的渠道,汇聚更多的专家,一同帮助家长进行相关的把关、控制和正确引导。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