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现场|在菌子的故乡云南,听蘑菇在美术馆“说话”
又到了云南吃菌子的季节,山林的菌子在密林里探出,一些特别的菌子来到了美术馆。
8月28日,“蘑菇之语:万物互联的网络”在倚靠滇池的昆明当代美术馆开幕。中国、瑞士、法国、荷兰、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34组真菌学家、博物画家、艺术家、摄影师、作家,展开一场以菌菇为中心的综合展览。在疫情和生态危机四伏的当下,一场关于真菌的展览,能否带领我们重新认识自然、物种,思考并实践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
斯蒂芬·阿克斯福德摄影作品
1976年8月6日,云南中甸,真菌学家臧穆(1930—2011)留下了一份田野笔记。46年过去,依旧让人不可思议。这一年,他在3300米以上的高原,平静、精微地绘制、书写、记录一只金黄色的菌,记下它的气味、颜色、尺寸、生长环境。臧先生在自然中找到专注和慰藉。
臧穆田野笔记
“蘑菇之语:万物互联的网络”,带领观众进入一个真菌学、生态学、社会学、艺术、文学彼此交织的蘑菇世界。中国西南真菌学的开拓者臧穆与美国激浪派先锋、音乐家约翰・凯奇(John Cage)都是各自领域的先行者,他们热衷于走向山林,寻找蘑菇的踪迹,各自以田野笔记与观念艺术的方式,记录下对蘑菇的发现与心得,他们在科学与艺术的两端汇聚,引领后人倾听“蘑菇之语”。
作为中国野生菌种类最多的省份,中国西南高等真菌学的开拓者臧穆与其后继者杨祝良及其团队,在这里拓展了菌类多样性的发现,并留下了大量生动的田野笔记以及处于全球前列的真菌研究成果。与真菌学研究相辅相成,曾孝濂、杨建昆等博物画家绘制了精妙生动的菌类绘画。云南丰沛的自然环境与繁多的菌类,也让作家于坚、当代艺术家唐志冈、曾晓峰、资佰、李季、李瑞等云南本地的作家与艺术家们深入真菌的王国,带来充满生命能量的创作。
“您要吃吗 先祈祷吧 老天保佑你平安无事 只有神才认为是美味迷人的游戏 找死的魅力超过活着 殁于蘑菇而不是甲级医院……我们这些非凡的云南人 旱季想念着它 雨天谈论着它……”于坚在现场朗读了2021年7月写的《云南蘑菇颂》。
83岁的中国植物画家曾孝濂站在于坚身边。今年3月,澎湃新闻记者在上海专访了这位“立传植物”的耄耋画家。当时,曾老的个展“画与相”刚在上海摄影艺术中心开幕,展出他的植物花鸟画、笔记手稿等作品。曾老原来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工作,从事《中国植物志》《云南植物志》《西藏植物志》等科学著作的插画工作。退休后,绘笔耕耘不断。时隔近半年,记者在“蘑菇之语”现场又见曾老,得知他与同道为《诗经》所绘插画的项目,正在推进,有望在2023年出版。展厅里,曾老的几幅蘑菇画,引来小观众拍手称赞。曾老高高兴兴地与小女孩合影留念。
曾孝濂,《昆明常见野生菌(羊肚菌,见手青,鸡枞,白牛肝,谷熟菌,干巴菌,青头菌)》,纸上综合材料,61.5×47cm,2020
此次展览策展人叶滢说:“作为自然界的先锋生命,真菌表现出惊人的修复能力。日本广岛遭原子弹袭击后,真菌是最先在爆炸点重生的有机体。切尔诺贝利灾难发生后,在反应堆附近的混凝土废墟上最先出现的黑色菌丝以某种特殊的手段应对了辐射。年轻的艺术家们也以真菌为媒介与隐喻,疗愈自然环境与人的精神所受的创伤,或许如生物学家梅林·谢德雷克所期望的那样,真菌能成为补救环境和人类灾难的解药。”
马里恩·诺依曼(瑞士),蘑菇在说话,电影静帧,相纸彩色打印,2021
澎湃新闻记者在现场观看了女性电影制作人马里昂·诺伊曼的《蘑菇在说话》片段。诺伊曼热爱奇异的邂逅,她在森林勘探者、蘑菇采摘者、种植者、真菌学家、人类学家和精神病学专家的引领下,踏上旅程,倾听蘑菇的声音。诺伊曼运用纪录片和实验性手法,交织了科学、诗歌和当代社会问题。她问道:“当世界分崩离析时,有什么能将我们联系到一起?”
闫冰,《蘑菇29号》,油画 ,200×250cm,2020
音乐家、观念艺术家约翰・凯奇受蘑菇的生长方式启发,发展出“偶发”与摆脱控制的艺术观念。在中国当代艺术家闫冰、杨沛鏗、郭鸿蔚、李继开、张子飘、周轶伦的绘画作品中,能感受到真菌与人类身体与意识的深度缠绕。
展览现场,闫晓静(加拿大),灵芝女孩(4件),培育灵芝,木屑,菌丝,45×45×30cm,2016-2017
年轻一代,也已加入了研究真菌的艺术队伍。郑波深入到分子水平关注森林中的生命,在《植物的政治生活》中讨论菌根菌与森林植物之间的协作关系;闫晓静将灵芝的生命循环带入到了与自然合作的艺术系列作品《灵芝女孩》中;龙盼在作品中以穿过针孔的菌丝,展示出自然的韧性;身在纽约的艺术家曹舒怡被昆明植物研究所彼得・莫蒂默(Peter Mortimer)实验室发现的可降解塑料与橡胶的真菌所吸引,并与之探索有机物种与无机物质之间的共同演化;王一一创作的《石花》所对应的是一种石状宿主被菌丝感染后形成的石菌共生体;程新皓的《蘑菇宴》则将真菌提示的生命循环转化为一组艺术寓言。
程新皓,蘑菇宴
在展览中,来自不同国家的艺术家、摄影师也贡献了他们与蘑菇与自然的合作的作品。澳大利亚摄影师斯蒂芬・艾克斯福特在生物物种“基因库”哀牢山,拍摄了大量神奇多姿的云南真菌;法国艺术家安妮·夏洛特·菲内尔呈现的影像是废弃的菌菇农场的荒凉图景,英国艺术家尤利娅·奥西尔松以轻松的笔触画下了与蘑菇共处的时光。带来加密艺术作品“蘑菇大礼包”的瑞士艺术家二人组莫妮卡・斯图德 / 克里斯多夫・范登伯格将蘑菇看作网络共生和寄生关系的象征。艺术家戈尔达·施泰纳 & 约格·兰兹林格在《宇宙尽头》中,设想了一个生长有蘑菇、真菌和其他生命物质的奇异宇宙。
斯蒂芬·阿克斯福德摄影作品
位于西南边陲的云南是全球最主要的野生菌类的生长地之一,中国的西南山区也是全球34个物种最丰富的热点地区之一。《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 15)缔结了《昆明宣言》,以此构建一个有效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扭转当前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并确保最迟在2030年使生物多样性走上恢复之路。
郑波,《植物的政治生活》,影片静帧(4K影像,黑白,彩色,2声道),31分钟,2021,由Gropius Bau 与Schering Stiftung支持完成
展览的艺术总监、昆明当代美术馆馆长聂荣庆表示,昆明当代美术馆依靠地缘的自然优势和丰富的生物资源,希望建立不同学科与物种平等对话的全球智识网络,并将推出一系列促进生物多样性与艺术多样性的展览和艺术项目。只有在多样性的环境中,物种与物种、物种与环境之间的适应和共生才能成为可能。
展览现场曹舒怡作品
叶滢认为,在全球性疫情和生态危机蔓延的特殊状态下,我们需要反思以人类为中心的观念,真菌作为大自然的纽带,也在挑战我们对非人类智能的理解,从协作的角度思考万物间的联结和相互影响,联合不同学科深入认知地球上的不同物种及其生存环境,将进一步拓展艺术的边界,去想象一场由真菌引发的文化与生物层面的变革。
展览现场 隋建国雕塑作品
展览中,有一条长桌,摆满各种有关菌子和植物的书册,其中有一本《末日松茸》,书的副标题是“资本主义废墟上的生活可能”。美国作家罗安清是美国人类学学会维克多·特纳民族志写作奖得主。在横跨日本东京与京都、美国俄勒冈州、中国云南、芬兰拉普兰等地的田野调查中,罗安清跟随一条鲜为人知的商品供应链,一步步呈现珍稀松茸的“身份转译”:在废弃工业林悄悄破土而出,被遁入山林寻求自由的瑶族、苗族与东南亚裔采摘者收集,再通过竞价激烈的保值票市场,累积层层价值进入日本,化身为带有强烈象征的礼物。松茸浓缩在奇特的跨地理、跨文化转译过程中,也提一个更宏观的提问——在迈进“人类世”的此刻,不强调发展与进步的社会是什么模样? 人类是否能与各物种保有互不和谐、但又无须掠夺的和平共存?
展览现场
此次展览由昆明当代美术馆主办,《艺术新闻/中文版》协办,展览得到了瑞士文化基金会上海办公室(Pro Helvetia Shanghai, Swiss Arts Council)、法国文化中心(Institut français)与M Art Foundation等机构的支持。展览将持续至11月28日。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