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创造自然——那些博物学家的传记有什么好看?

宋祺
2018-01-24 11:25
来源:澎湃新闻
翻书党 >
字号

去年关注博物学圈子的读者,一定会发现一本亚历山大·冯·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的传记《创造自然》——在豆瓣2017年度科学·新知榜上,这本《创造自然》位列第1。2017年11月,另一本讲述博物学家卡尔·冯·林奈(Carl von Linné)的传记《林奈传》也出版了。

2017豆瓣年度读书榜单 科学·新知类 第1名 《创造自然》

互联网创业者的传记在市面上频繁出版并不稀奇,然而这些18世纪的博物学家,距离我们三百多年,何况,说起林奈创立的分类法还有人略知一二,洪堡这个人物,大多人前所未闻。这倒也并非我们孤陋寡闻,即使在英、美等深受洪堡影响的国家,关于洪堡的集体记忆也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反德情绪等原因褪去。所以,这些算不上“名人”的博物学家的传记到底有什么好看呢?

启蒙时代:作为大人物的林奈和洪堡

要说林奈和洪堡“算不上名人”,着实是委屈了这两位大人物。

我们阅读的西方百科全书,都有林奈分类法奠定的基础,界门纲目科属种,人人都会背,命名所有物种的“双名法”大家也不陌生,而最早写作《自然系统》(1735)、《植物学文库》(1736)、《植物属志》(1737)、《植物命名规则》(1737)、《植物种志》(1753)、《植物体系》(1774),并发明“双名法”的人,正是林奈。他作为瑞典人的骄傲,肖像被印在瑞典币的百元纸钞上。卢梭阅读林奈的著作《植物学哲学》后,称其拥有“比最大部头的著作更丰富的知识”;歌德也曾写信给友人,“我最近在重读林奈,并深深地赞叹这个了不起的人。从他那里,我不仅学到了植物学知识,还有其他大量知识。逝者之中,除了莎士比亚和斯宾诺莎,没有人能对我产生如此大的影响。”

而洪堡,更是一位伟大的人物,他在各种不同学科之间遨游驰骋,进行跨学科的研究,他整体式的治学观为人类展开了自然的全幅画卷,他疯狂地探索这个世界,并向大众讲述他的所知,让科学变得平易近人,所有人都可以从他那里学到知识。洪堡过世时,以他为榜样并深受他影响的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终于完成了《物种起源》(On the Origin of Species)的前六章,达尔文说,如果没有洪堡自己便不会登上“小猎犬号”远航;受洪堡启发而创作《安第斯山之心》(The Heart of the Andes)的美国画家弗雷德里克·埃德温·丘奇(Frederic Edwin Church)因展出该油画在美国引起轰动。洪堡的影响遍布科学与艺术,为各个学科领域洒下探索世界的火种,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Friedrich Wilhelm IV von Preußen)称洪堡为“大洪水后最伟大的人物”。

亚历山大·冯·洪堡(1769-1859,出生于普鲁士柏林),由Joseph Stieler于1843年所作

由于现代与当时的学科体系并不相同,或许称他们为博物学家也不甚恰当,但两位学者在植物学、生物学、物理学、医学等诸多学科的造诣和贡献,与我们所谓的“博物”、“博物学”概念还是非常契合的,姑且以“博物学家”来概括其博识。

探索世界:博物学家鼓舞人心的精神追求

与我们熟悉印象中书斋或实验室里的学者不同,林奈和洪堡成为博物学家,除了在书斋中阅读写作,在实验室里做实验,还要去自然中收集标本、勘测观察,文理工科一个不落,放到今天取其二者就已经是“多面手”的学者,而他们还要远航探险,深入未知的地域,说他们是登山家、航海家、探险家全都不为过。

为了探索世界,他们长期在外跋涉,比之现在的旅行家或户外达人更为疯狂,而且这一切并非为了休闲或度假,是为了内心深处对广博世界的求知欲。

林奈每次的旅途都会收集大量的植物标本,他的喜好非常专一,专注于上帝创造的自然,林奈曾说“上帝创造,林奈整理”,而他为自己设定的“整理”任务,哪怕十分之一的工作量也需要一个普通人用尽一生来完成。他发现了大量的植物,对于一种全新的植物,林奈只需要打开一朵花,检查花的各个部分,就能将其分类。他还命名了成千上万种植物,为了对他的恩师德鲁贝克(Rudbeck)表达感谢,林奈以德鲁贝克的名字命名了一种美洲植物金光菊,并写道,“Rudbeckia(金光菊属)将令您声名永驻。”

Rudbeckia laciniata(金光菊),尼古拉·罗伯特绘制

“他(林奈)写过旅鼠和蚂蚁、三趾啄木鸟、发磷光的中国蚱蜢和卡罗莱纳的泥浆鬣蜥,写过西伯利亚荞麦、熊果和大黄,也写过孔雀石、化石和水晶。他研究过斯科讷的麻风病、间歇性热病与癫痫的成因,以及医学中电击治疗的价值。他描述了如何着手创建一个博物馆,如何制作花朵的石膏模型。这里仅仅列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一篇论文可能涉及的工作量:在1749年《瑞典潘神》一书的一篇文章中,为了判断牛、山羊、绵羊、马、猪进食或抵制的食物,他检查了多年来他搜集到的关于近900种植物的信息。”(《林奈传》)

1729年,林奈为《植物婚配初论》(Praeludia Sponsaliarum Plantarum)扉页所绘的素描和实际的印刷页面。

而洪堡探索世界的精神如歌德(Goethe)所写的浮士德(Faust)一样充满野心,浮士德与魔鬼做了交易,以换取无尽的知识,“使我洞悉整个宇宙,那最内在的微妙的机构”。洪堡在政府矿产部门工作时就利用工作后的时间研究有光与无光环境对植物的影响,并在工作中收集了上千件植物标本;去外地参加哥哥威廉的婚礼,他就趁机走遍了当地,进行了一次长达600英里的地质考察。之后洪堡得以自己出航,他的足迹遍布海洋、山脉、峡谷、平原,洪堡不像其他博物学家,热衷于填补分类学上的空白,他在不断发现、思考,收集关于宇宙自然的想法。除了跨学科的研究,洪堡还热心于废除奴隶制。

洪堡在南美洲

“当时离他(洪堡)35岁的生日还有几周时间。经过5年多的历险,洪堡带回了数十本笔记、数百张素描以及成千上万条天文、地理以及气象学的观测数据。满载的行囊内还有约6000个物种的60000件植物标本,其中大约有2000个物种是欧洲植物学家从未见过的。考虑到在18世纪末,已经经过分类和定名的物种一共只有600种左右,洪堡的收获无疑是相当惊人的。他自豪地宣称,从未有人像他那样收集过这么多物种。”(《创造自然》)

在这些博物学家的传记中,我们可以看到另一种生活。18世纪,启蒙之风席卷西方世界,那个年代诸多与之相系的科学家,自封为“知识共和国”(republic of letters)的公民,组成超越国界、宗教信仰和语言壁垒的知识社群,科学家往来的信件辗转于欧洲及大西洋地区,不断传播科学发现和新思想。此等精神追求,饱含生命的热情,充满了鼓舞人心的创新精神与智慧之光,本就是一种激情澎湃的生活方式。

求知者的孤独与艰辛

虽然林奈、洪堡都有较好的出身,但他们的童年都不快乐,被家庭或观念禁锢于不喜欢的环境中。自童年至晚年,他们无数次在日记中倾诉自己的孤独和疲惫,他们也都因为过量的工作而病倒。

《林奈传》,[英]维尔弗里德·布兰特著、徐保军译,商务印书馆

洪堡幼年身体不好,经常抱病,受到发烧和神经衰弱的烦扰,他的哥哥威廉说他的病多半出自想象,“因为这个孩子不开心”,而终于得以去探险,研究自己热爱的领域后,他虽然经历自然的百般磨难,却“身体特别棒”。可惜在整理想法和写作的过程中,大量的工作量又使得他疲惫不堪。

洪堡关于植物地理学的演讲笔记

林奈则更加艰难,他同家人的关系因为他的植物学爱好而僵化,辗转于各所高校间也鲜遇真诚提拔他的伯乐,好不容易被几位教授赏识后,他在植物学领域取得的成绩却不被大众认可,他的未婚妻家中要求他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于是林奈不得不选择成为一名医生,而在他终得以去往世界各地探险之后,他的妻子似乎也无法分享他的想法。

他们都饱受经济的困扰。林奈求学期间,过了不少苦日子,即使是欣赏他的教授也对他十分吝啬,直到德鲁贝克教授给了他经济上的帮助;洪堡晚年仍然住在奥拉宁堡大道上租来的公寓里,他甚至没有一整套自己的著作,因为书价太贵,他完全买不起,洪堡自己生活入不敷出,却依然资助着年轻科学家,有时候他不得不向自己过去的仆人借钱。

洪堡“自然之图”

他们都奔波于世界各地,旅居他乡,与家人聚少离多。林奈与自己的未婚妻分别多年,他的父亲去世前,他也并未陪在父亲的身边,晚年,他甚至厌倦了与众学会的通信,吸食大量烟草来摆脱牙痛;而洪堡辗转于欧洲、柏林、巴黎、伦敦,他在人才辈出的巴黎度过了难忘的时光,却始终觉得自己客居外地,他喜欢将自己的居处弄得温度极高,就像在他热爱的热带。

这些博物学家都同当代诸多求学者一般,要面临经济上的潦倒,埋首于著作时的辛劳,以及心灵上的孤独。但于他们来说,在冒险时的危险、恐惧,从来都不是问题。洪堡在南美洲探险时遇到攸关性命的地震,却在地震中架起了仪器,记录每一次震动的时间,并注意到了震波由北至南传播,还测量了电场;在穿越亚诺斯平原,深入危机四伏的热带雨林时,整理出了动物之间残酷斗争的生命之网,较林奈的食物链观念更有新的观察;考察安第斯山脉,攀登钦博拉索山的过程中,气压计摔得只剩最后一支,他依然绘制了展示微观宇宙的“自然之图”。

不论是洪堡的自然观,还是林奈的分类法,他们都在有限的一生中创造了璀璨的学术遗产,这当中不仅有他们的智慧和才华,更蕴含了他们迸发而出的热情,他们将一生致力于自己热爱的知识,响应内心的召唤不断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在探索自然世界、思考人与自然关系的道路上不断前行,这爆发的生命力本身就令人心潮澎湃,看到生命的意义,也可供不同时代的同路人共勉。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