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共和国石化技术开拓者——走近中国科学院院士、时代楷模陈俊武

2022-08-27 17:2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奉献小于索取,人生就黯淡;奉献等于索取,人生就平淡;奉献大于索取,人生就灿烂。”他是“90后”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俊武,七十载绘就石油金花。

他以一颗报国赤心标注了时代精神坐标。

他是时代楷模、石油石化人的光辉典范、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

7月18日至20日,中国作协和中国科协共同举办的“中国一日•科技强国”大型文学主题实践活动走进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深入采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时代楷模陈俊武院士。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先进事迹,感受榜样的力量。

“中国一日•科技强国”大型文学主题实践活动现场。

陈俊武(左)接受洛阳石化作家吴文奇采访。

面前的他,白色短袖衬衣之下,纤瘦削薄的身躯,像缎锦一样,熨帖着沙发靠背;花白的头发、白皙的脸庞,明亮的眼镜反射着微光;嘴唇轻闭、眉目略垂,静静坐着,神态安详,波澜不惊。

您爱车喝的油,70%与他有关,他就是95岁的陈俊武院士。

立志报国,29岁,入党✦

心有大我,就不会囿于小我;胸怀国家,就会选择奉献担当。陈俊武未到而立之年,便找准了正确方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把个人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把奋斗融入了时代洪流,成就了其利国利民的非凡事业。

陈俊武祖籍福建长乐,1927年出生于北京。他从小受到良好教育,练就了心算和速记的天赋,有着“神童”之赞誉。中学时期,陈俊武对化学知识产生了浓厚兴趣。1944年,17岁的陈俊武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工学院化工系。1946年,陈俊武到抚顺人造石油厂参观,见到了一套废弃的煤制油生产装置。面对石油石化工业落后、几乎是一穷二白的窘况,陈俊武的思想受到了巨大冲击。

从此,陈俊武萌发出实业报国的石油梦想,立下誓言:一定要投身石油石化工业,用己所学为国家和民族振兴贡献力量。

1949年新中国成立,陈俊武放弃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主动要求到生活条件艰苦的抚顺,从事人造石油项目设计与生产工作。

在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的“榜样的力量——时代楷模陈俊武陈列室”,我看到了陈俊武的《入党志愿书》。1956年4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年龄29岁。“我的几个姐姐都是共产党员,我一直觉得共产党的事业是伟大的事业,我也愿意为了这个事业而奋斗终身。当初的入党志愿书就是这样写的。”陈俊武说。

人生中的第一个重大选择,陈俊武就把自己与祖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当时的工厂技术资料匮乏、生产条件简陋,他一头扎进车间,研究设备、推算数据,衣服上常常油渍斑斑……他改良“蒸汽喷射器”,每天能为厂里节约几百度电;他改造炼油设备,使加工能力一下子提高了20%。青年陈俊武逐渐脱颖而出,成了厂里的劳动模范。

1959年国庆前夕,怀着振兴祖国石油工业的理想,陈俊武作为全国劳模,第一次走进了人民大会堂。

开拓创新,38岁,“金花”绽放✦

即将步入不惑之年时,陈俊武取得了事业上的第一次辉煌胜利。世界在不断发展,但实践证明,科学技术特别是关键的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矢志不渝进行自主创新,国家科技发展的主动权才能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抚顺石油二厂北催化车间门前立有一块石碑,写着“中国第一套流化催化裂化装置——1965年5月”字样。这座装置被称为新中国炼油工业“五朵金花”之一,陈俊武就是它的设计师。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的石油能源建设,由于技术落后,处境艰难。那时候,汽车很少,燃料多为酒精。后来,一度改为了煤气。北京的公共汽车,车顶上都驮着一个臃肿的大煤气包。

石油!石油!新生的共和国急需这些黑色血液。

随着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原油供给不足的问题得到逐步缓解。但是,由于炼油能力和技术还不过关,汽油和柴油产率只能达到30%左右。当时,国际上已有先进的流化催化裂化技术,能让原油中的重油再转化为高品质的汽油、柴油。不过,这类装置在西方国家也不过20多套,而且技术严加保密。

“就像好不容易有了上好的稻谷,却没办法把它变成香喷喷的大米饭。”看到辛苦开采的原油,沦为烧火取暖的燃料,陈俊武心痛不已!

1961年冬,34岁的陈俊武受命担任我国第一套流化催化裂化装置的设计师。他研究资料、分析计算、对比论证,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紧张工作3个多月后,完成了主要技术方案。

上百套仪表,数千个大小阀门,近两万米粗细管线,都要在设计中做到准确无误。在陈俊武的带领下,1963年1000多张设计图纸完工,1964年开始施工备产。

开工前夕,陈俊武激动不已,坐卧不宁。他在思索,也在徘徊,满脑子数据翻滚,一刻也停不下来。作为设计师,他望着高高的炼塔,心绪像待嫁前的新娘既兴奋又紧张,又似横刀立马的战士,满怀信心期待着出征的命令。

1965年5月5日,抚顺石油二厂60万吨/年流化催化裂化装置,在朝阳下展现出钢筋铁骨的雄姿。历经4年多的艰苦攻关,这个由我国自主开发、自行设计、自行施工安装的装置一次投产成功!

这次成功,不仅带动了我国炼油技术向前跨越20年,接近当时世界先进水平,而且打破了西方的垄断,一举扭转了我国依赖“洋油”的被动局面,霍然打开了共和国能源新局面,被誉为新中国炼油工业的第一朵“金花”!

半生拼搏,58岁,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陈俊武在年过天命之时,连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一次次迎来人生的辉煌。追寻他的足迹会发现,正是在陈俊武等老一代人的努力下,我国流化催化裂化技术才从一片荒芜到了现在的锦绣满园,国家的石油能源建设才能走到强大的今天。

“院士,您到洛阳工作多少年了?”我问。

他说:“45年了,我就是洛阳人了。”

1969年底,根据国家需要,陈俊武随石油工业部抚顺设计院搬迁到了洛阳。在临时搭建的简陋板房中,陈俊武和同事为研制蒸馏—催化裂化联合装置绞尽脑汁。1972年,这套被称为“一顶二”的装置在锦州试运成功。

1978年,被誉为“科学的春天”的全国科学大会隆重召开,陈俊武光荣出席大会并获得表彰。这次会议,是改革开放初期对我国科技的大解放,令众多科技工作者欢欣鼓舞,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会后,陈俊武暗下决心:一定要在自己从事的炼油技术领域,特别是催化裂化技术领域猛追世界先进水平,绝不落后!

同年,陈俊武担任洛阳炼油设计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由他指导设计的中国第一套快速床流化催化裂化装置在乌鲁木齐炼油厂试运成功,第一套120万吨/年全提升管流化催化裂化装置在浙江镇海炼油厂开车成功。1982年,按照他提出的技术方案建设的兰州炼油厂50万吨/年同轴催化裂化装置投产,该设计1984年荣获全国优秀设计金奖,1985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85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渣油催化裂化技术在石家庄炼油厂实现产业化,1987年,这一技术再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89年,由他设计的既有同轴结构、又有高效再生的100万吨/年催化裂化装置在上海炼油厂建成投产,1994年该技术获得我国催化裂化工程技术领域的第一个发明专利授权。

这些成绩说出来容易,但做到是何其难也!办公室的灯光最清楚,它陪伴了陈俊武多少次的深夜苦熬、伏案疾书;窗外绿油油的树叶最明白,它见证了陈俊武有多少次的苦思冥想、踱步徘徊。

目前,我国已建成各种类型流化催化裂化装置上百套,总加工能力超过1.5亿吨,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催化裂化世界第二大国。

海到尽头天是岸,山至高处人为峰。在科学技术的高山大海中,陈俊武似一座高高矗立的炼塔,在炼油工业领域创出了共和国多个“第一”,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成功。

继续奋斗,63岁,院士✦

陈俊武在花甲之年当选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但他没有躺在功劳簿上享清福,而是选择了继续奋斗,以科学家的责任和担当,不断推动着我国能源行业的科技发展。什么样的人生最美丽?我想,如陈俊武一样的奋斗人生,才是世间最美丽的人生。

陈俊武说:“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希望大家认识到肩负的使命,站在党和国家需要的地方去努力,让人生更有价值!”

1990年,陈俊武被授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称号;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学部委员(院士)。当时,他已过花甲之年,是公认的国家级炼油技术专家,是全国劳动模范,荣获多项国家科技大奖,可谓功成名就。按理说,完全可以选择一种更为轻松的方式生活,但是,他却选择了更具挑战的奋斗之路。

催化裂化工艺,在炼油工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在当时,国内外公开出版的相关著作却难以满足专业技术人员的需要。于是,陈俊武决心编撰一本学术性与实用性兼备,能够为科研开发、工程设计和生产作业人员提供理论和实践引导的专著。他将多年积累的技术资料分类成册,精心选取典型案例和数据,开始潜心写作。1995年,《催化裂化工艺与工程》一书出版发行。此后每10年,他和写作团队根据国内外技术发展情况,对本书进行修订。2015年,该书第三版出版发行,总计1606页252万余字,可谓鸿篇巨制。一本书,一个主编,20年间出版再版3次,既可当教材,又可做参考,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书在修改,但始终不改的,是他著书的初衷。

20世纪90年代初,陈俊武强烈地意识到,要想为石化行业培养出更高层次的精英人才,必须打破门户之见,创办一个既有创新理念,又可岗位实践的高级研修班。在他的直接推动下,从1992年开始,中国石化第一期催化裂化高级研修班正式开班。之后,第二期、第三期陆续举办,3期历时10年之久,为石化行业培养了一大批人才。而今,这些学员大多从一线技术人员成长为技术负责人,许多人成为行业内卓有成就的专家。

为促进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保障能源安全,从1997年开始,古稀之年的陈俊武将研究方向转向国家石油替代战略,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合作,指导完成了甲醇制低碳烯烃工程技术开发及工业化应用。2010年8月,他指导完成的世界首套、全球规模最大的180万吨级甲醇进料的DMTO(甲醇制烯烃)工业示范装置在内蒙古建成投产,累计获得国家授权的发明专利30余项,在煤制烯烃领域形成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开辟了我国独有的甲醇制烯烃战略性新产业,奠定了我国在世界煤制烯烃产业中的国际领先地位。2014年,这项技术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要思路更开阔一些,从宏观角度和世界范围了解能源问题。”进入耄耋之年的陈俊武,又将目光投向了全球气候变化和碳排放这个新领域。从2011年开始,陈俊武与同事合作连续发表9篇关于中国碳减排战略研究的相关论文,并历时3年写就24万字的专著《中国中长期碳减排战略目标研究》。2015年5月,他的《中国低碳经济的前景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学术报告,引起气象学家和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甘为平凡,92岁,时代楷模✦

在鲐背之年,陈俊武被中央宣传部授予了“时代楷模”称号。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淡泊名利、甘为平凡,以身许国、无怨无悔,与共和国同成长、共奋进,陈俊武为我国炼油工业进步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我为祖国炼石油”,是炼油,也是炼“心”。陈俊武在事业上干着惊天动地的事,在生活中却甘当一名平凡的人。

凡是花国家的钱、集体的钱,陈俊武都是很“小气”。走上领导岗位后,他谢绝了配秘书、坐专车的专家待遇,坚持步行上班近20年。他去外地出差,常常会为节约费用而精打细算。2006年,已近80岁的陈俊武路过石家庄,打算去看望一位多年未见的老同事。他觉得这是自己的私事,便刻意嘱咐不要惊动任何人。就这样,从石家庄火车站出来,等候坐公交车,花了近两小时,他才辗转到了25公里外的老同事家里,第二天又悄然踏上返回的旅程。2014年,公司多数人员搬到广州工作,按照相关政策,公司给他预留了一套安置房,但他坚决不要。他在给公司的书面意见上写道:“我已90岁,不能去广州工作居住,不必为我预留住房,感谢公司的关照!”

鲜为人知的是,陈俊武也有非常“大方”的一面。他曾把自己的奖金捐给公司幼儿园、捐给优秀民办教师,还捐资4万元设立青年优秀科技论文奖励基金。1994年8月,陈俊武从报纸上了解到洛阳一名学生考上复旦大学后因为凑不齐学费发愁,就给那名学生寄去3000元资助费用,一直到大学毕业,共计资助那位学生几万元。2010年,陈俊武指导郑州大学组建了河南省石油补充替代能源研究院士工作站,从事生物燃料方面的研究论证工作。他多次到郑州大学讲课,对工作团队给予悉心指导,培养了4名博士后。作为郑州大学的客座教授,他从来不让学校负担任何吃住行费用,反而经常为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2016年3月,他将在郑州大学6年授课所得20万元全部捐出,用于奖励优秀青年学子,而他只接受了学校送给他的一束鲜花,献给了久病卧床的爱人。

鉴于陈俊武的杰出贡献和崇高精神,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央宣传部等部委先后授予陈俊武“最美奋斗者”和“时代楷模”称号,号召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知识分子向他学习。

“人的一生只是历史长河中短暂的一瞬,应该活得有价值、有意义。”谈到自己做过的事,陈俊武总是很淡然,“对社会的奉献应该永无止境,从社会的获取只能适可而止。我努力这样做了,有了一些贡献,这就足够了。”

陈俊武(前排中)指导世界首套百万吨级甲醇制低碳烯烃工业装置投产。

结束语

2020年1月13日,北京,人民大会堂,“时代楷模”陈俊武先进事迹报告会在此举行。在这个礼堂中,时光见证了陈俊武从一个翩翩少年,变成了一个耄耋老人;从身形矫健,变成了步履蹒跚。他站在台前,语气笃定深情地说:“我一直认为奉献小于索取,人生就黯淡;奉献等于索取,人生就平淡;奉献大于索取,人生就灿烂。我一路走来无怨无悔,自己也感到还是很幸福的。我现在身体和思维都还可以,有生之年要继续和大家一起努力,为党和国家尽一些绵薄之力。”

愿得此身长报国,但视百岁正当年!

(作者:吴文奇,高级政工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第十届作代会代表,鲁迅文学院高研班学员;洛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洛阳石化文联副主席兼秘书长、文学创作协会主席)

原标题:《共和国石化技术开拓者——走近中国科学院院士、时代楷模陈俊武》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