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飞天工匠杜永卫】40年守望莫高窟 传承千年敦煌彩塑

2022-08-26 18:3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芦璐 刘小鱼 摄影报道

“在洞窟里工作,是我人生最美妙的时刻。一天八九个小时站在塑像前,似乎就打了一个盹的功夫,护窟的警卫就开始催你下班了……”作为保护和传承敦煌文化的工作者,杜永卫用热爱与行动为敦煌艺术孜孜不倦地奉献着。谈起与敦煌的不解之缘,杜永卫心里满是激动与感慨。

1977年,17岁的杜永卫因艺术特长被敦煌研究院特招。初到莫高窟,杜永卫便被眼前美轮美奂的彩塑、壁画深深吸引、震撼。从此,便开始了与敦煌文化从陌生到熟悉,再到热爱的传承之旅。

在学习过程中,敦煌研究院为了培养人才,除了派专门的老师教杜永卫等一群学生画素描、色彩、敦煌壁画,还给他们开设了敦煌史地、佛教艺术和石窟考古等许多知识性的课程,当时还有很多老先生都轮流给他们上课。1978年,杜永卫被当时的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敦煌艺术老一辈专家、著名雕塑家孙纪元相中收徒,专攻雕塑,从此走上了研究和传承敦煌彩塑之路。

1983年,刚刚从央美学成归来的杜永卫,其雕塑技艺日益精湛娴熟。当时的院长段文杰先生安排他,在莫高窟九层楼前的广场上,雕塑一座“敦煌工匠纪念碑”,为此他还精心做了设计,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个计划未能实现,但是“敦煌工匠”这个词从此便深深印入到了他的脑海里,也成了他毕生为之奋斗的代名词。

之后的日子里,杜永卫便化身敦煌文化的“守护者”,带徒授业,开展传承、研究工作,让敦煌彩塑这门几近濒危的古老艺术留下来并发扬光大。用他的话说就是,“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不能丢”。

在杜永卫大半生的敦煌工作生涯中,他曾荣获中国工艺美术行业大师、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非遗敦煌彩塑技艺代表传承人、陇原工匠、酒泉市领军人才、敦煌飞天工匠等荣誉称号。现如今依旧守护着敦煌艺术的杜永卫说:“我信仰的‘工匠精神’就是将自己的技艺磨炼到极致,就是怀揣着对自己技艺的信仰,孜孜不倦,并愿意为其奉献一生的一种精神。我愿意为敦煌艺术、为敦煌文化奉献自己的一生。”

同时,杜永卫创造出了敦煌研究史上的“四个之最”,即最大的彩塑临摹——莫高窟158窟长12.5米卧佛像,最大的彩塑修复——复原莫高窟96窟7米之长的大佛双手;最大的彩塑再造——重新塑造了榆林窟6窟弥勒佛像;最多的彩塑临摹者——题材涉及佛像、弟子像、菩萨像、天王像、交脚弥勒像、供养菩萨像等各类造型达百余件之多。

其中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最大的彩塑修复。1986年,莫高窟九层楼因漏雨需要修缮,段文杰不忍浪费,决定顺带修复该窟34米大佛的双手。据了解,莫高窟有南北两座大像,需要修复的这尊叫“北大像”,此前相较于“南大像”,人们都觉得这尊“北大像”工艺粗糙,缺乏美感。经过杜永卫等工匠的努力修复,这尊“北大像”基本复原。现如今,敦煌莫高窟标志性的九层楼内的第96窟,已成为所有游客参观路线都不会绕开的洞窟,也是所有游客都会被震撼到的洞窟。“我记得当时在修复的时候,我爬到架板上往下看的时候,视线狭窄,没有视距,我深受震撼,古代的工匠是如何在这种条件下把握构造佛像。单是这只佛手就有七米,更不要谈整个佛像的规模。”杜永卫惊叹于古代工匠的空间想象力和高超的雕塑技艺,同时这也激励着他不断锤炼技艺。

2006年,杜永卫开始对敦煌彩塑技艺进行非遗保护项目申报;2008年,敦煌彩塑技艺被列为甘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杜永卫作为该项目的申报人和代表性传承人,他在走访专家和民间艺人,学习彩塑的传承历史及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敦煌彩塑技艺进行了全面的整理还原。

同时,在平时的传承中,杜永卫除了带徒弟传授彩塑技艺外,还先后与全国相关院校合作进行联合办学,带学生参观石窟,并将他的工作室作为课堂,让学生感受、学习敦煌彩塑。同时积极参加非遗进校园活动,在校园内开展敦煌彩塑讲座及泥塑技艺培训。

2016年,他用红柳、麦草、澄板土等原材料,完全采用古人的方法“克隆”了一批敦煌彩塑,这些作品作为非遗保护研究成果和教学资料,被编导秦川率领的摄制组,历时半年跟踪拍摄,全程记录。2017年自己出资开办《当代敦煌》微信平台,致力于传承、弘扬、发展敦煌文化艺术,取得了社会的广泛好评。

2018年,杜永卫创办了“莫高里工匠村”。杜永卫说到,莫高里工匠村的打造是自己一直以来的愿望,自己早就想打造出一个敦煌工匠村保护基地,聚集掌握这种技艺的工匠扎根敦煌,带徒授业,开展传承、研究工作,让敦煌彩塑这门传承了一千多年的古老技艺,“活下来”并发扬光大,为当今社会服务。

杜永卫介绍,莫高里工匠村主要通过从工匠、工种、工艺三个方面的雕塑场景形式,向社会展示古老敦煌石窟创造情景和技艺魅力,全面解析莫高窟艺术的创作历史和技艺奥秘。不仅如此,他还坚持以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创新为理念,开创敦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体验式旅游及研学旅行新模式,通过生产性保护,助力非遗文化持续发展,以此传承、传播古老的敦煌艺术。“莫高里工匠村将古代敦煌艺术与现代美术教学、艺术市场、艺术创意、文化旅游相结合,这些代表了我对敦煌艺术的终极追求,是我这一辈子最大、最重要的作品。”杜永卫说。

现如今,杜永卫已半生扎根敦煌,用一颗诚心、一双妙手保护和传承着敦煌彩塑制作技艺。在研究敦煌彩塑40余年里,无论是之前20多年在莫高窟工作,还是后来10多年的民间奋斗,杜永卫始终初心不改,努力践行着一个“敦煌工匠”的本分,认真从事石窟彩塑艺术的研究、传承工作。

“我的愿望就是把飞天艺术真正做成受国家保护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让飞天艺术形象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杜永卫满眼爱惜地看着眼前的彩塑表达,自己将继续带着情感、梦想和温度,尽心守护敦煌彩塑制作技艺。

责任主编:贺雁鸿

编辑:王斌银

“敦煌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公众号每周一、三、五定时更新,敬请关注!

原标题:《【飞天工匠杜永卫】40年守望莫高窟 传承千年敦煌彩塑》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