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芒果大量滞销?“卖惨营销”究竟伤害了谁

2022-08-26 11:0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8月正是四川攀枝花凯特芒果

逐渐开始大量上市的季节

然而上市不久

就有公众号曝出芒果“大量滞销”

农民“亏得血本无归”

有关部门经调查后表示

根本没有出现芒果滞销的情况

这种行为就是“卖惨营销”

除了攀枝花的芒果外

凉山会理的石榴

凉山盐源的苹果

也都曾遭遇过“卖惨营销”

那么

是谁在操纵农民“卖惨营销”?

“卖惨营销”究竟伤害了谁?

市场又该如何进行监管?

1

攀枝花的芒果销售情况到底如何?

8月初,一个名为“助农追梦”的公众号发布信息,称攀枝花“600万斤大芒果价格暴跌”“高温天气,无法运输,失去商品价值”。紧接着两天后,一个认证为浙江森清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的“说声晚安”公众号也发布《痛心!数百万斤攀枝花凯特芒果滞销!》的文章。文中写道“部分芒果烂在树上坏在家里,当地的果农十分着急”“今年行情不好,几万斤果子现在卖出去的没几颗”“8月正是凯特上市季节,一般这个时候就会有外地的商人来到当地收购芒果,可今年迟迟没有人来”等内容。

图片来源:南方都市报

攀枝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联系公众号运营方,责令其“删除上述悲情营销内容”,并对其进行政策讲解、法律宣传。攀枝花市市场监管局行政执法监督科副科长杨雪直言,没有出现芒果滞销的情况,这种行为就是“卖惨营销”。

最近,有媒体记者在攀枝花市东区阿署达村看到,不少果农正在忙着采摘芒果,路上不时有村民用农用三轮车将芒果拉到收购点。当记者问及芒果是否有滞销情况时,多个村民均表示“没有听说”。“攀西芒果第一村”仁和区混撒拉村同样进入了晚熟芒果采摘季。混撒拉村党总支书记邹胜洪十分肯定地表示芒果没有滞销,现在因为晚熟芒果成熟度还不够,只有少量在上市,“基本上每天都有商家来收购芒果,平均每天都有一二十吨的销量。”

攀枝花市农业农村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攀枝花市近期已邀请到多家国内知名农批中心、一线商超、电商平台等到攀考察,与本市攀果公司等本地企业及合作社共签订20万余吨芒果供货合同,“芒果销售的各个渠道都是畅通的,不存在滞销的情况。”

图片来源:长江网

2

是谁在操纵农民“卖惨”?

近年来,攀西水果遭遇“卖惨营销”的情况屡见不鲜。2021年,有人在短视频平台发布视频称攀枝花芒果销售困难,而当记者找到视频中的老农时,老农却称“都是拍视频的人让我说的”。2018年也曾出现“凉山50万斤苹果滞销急哭小孩”的消息,经有关人员调查却发现视频中的小女孩家里根本没种苹果。“卖惨营销”除了有像这样到当地寻找农民配合拍摄,“诱导”农民进行“卖惨”之外,亦有通过从网上寻找相关文章或图片,断章取义,虚构事实的方式来欺骗消费者。

有些地方的水果明明十分畅销,但却被一些网络账号扭曲为“大量滞销”。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型团购电商和个人带货在“捣鬼”。他们通过让农民“卖惨”博取人们的同情心,从而提高销量,更不乏通过“卖惨”博人眼球、赚取流量的目的。无论出于某种原因,这种行为对果农、经销商、消费者而言都是深深的伤害。某台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果农对于“卖惨营销”多数是抵制的。去年8月,一位当地的芒果种植户向“市长信箱”反映攀枝花芒果网络市场的问题,他在信中写道,“个别主播通过在视频中各种说惨,再以所谓的低价售卖芒果,从而获取盈利。”

“卖惨营销”多源于自媒体或直播间,主要为了吸引关注和流量,但其本质属于虚假宣传,极易导致客户或消费者误解。这种营销手段虽然短时间内能够增加流量或销量,但长此以往不仅自砸招牌、毁了商誉,对被“卖惨”的农产品来说也是巨大伤害。

农产品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受市场影响较大,关系农户切身利益。“卖惨营销”制造的滞销假象,不仅影响当地农产品声誉,而且有可能拉低农产品价格,让农户的预期收入减少,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农产品市场交易秩序。不管是无中生有,还是夸大事实,“卖惨营销”的伎俩损人不利己,欺骗消费者感情,透支公众信任。

3

“卖惨营销”中没人能获益

抵制“卖惨营销”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虚假营销”早在2018年就发生过,为何至今仍有果农“中招”?纵观各类事件,我们可以发现,对于这些充斥在网络上的“虚情假意”,市场监管部门也好,果农也好,似乎都难以给予有力的“反击”。此次事件发生后,监管部门也只是要求公众号运营方删掉相关文章,并对其进行政策讲解、法律宣传,如此“治标不治本”的惩罚往往并不能“深入人心”。

部分商家以“卖惨营销”作为促销手段,动辄发布农产品“滞销”的虚假信息,既不合理更不合法。如果“滞销”被证明是谎言和骗局,那么类似行为不仅失德,还涉嫌违法犯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四条:

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广告主应当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对于形形色色的“卖惨营销”行为,应加大治理力度,规范商家促销行为,净化市场环境。一方面,要多措并举推动农产品信息公开透明,解决产销信息不对称问题,让助农信息真正惠及广大农户;另一方面,要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对涉事经营者、平台等都要依法予以规制。根据实际情况,涉嫌欺诈、造谣的要依法查处,切实提高违法成本。

商家、平台企业都不能置身事外,要加强内容管理,依法合规经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明知或者应知销售者或者服务者利用其平台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依法与该销售者或服务者承担连带责任。

此外,消费者的“觉醒”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消费者拥有同情心、爱心是好事,但同时要警惕被利用。要知道,现在很多领域似乎都流行着悲情化的营销套路,动不动靠“讲感人故事”来博取同情。如果一碰到“感人”的故事就忍不住爱心泛滥,失去理智,不仅容易上当受骗,还可能给虚假营销推波助澜。对于“卖惨营销”,消费者要收得住同情心,提高警惕,分辨出悲情背后的“真相”,根据自身的能力和需要购买,才能够真正惠及需要帮助的人。

营销不是浮夸的表演

“卖惨营销”也不是肆意编造的故事

商业活动要有底线思维

遵守法律法规、健康发展

不能让消费者的“真情”

为“作戏”买单

原标题:《芒果大量滞销?“卖惨营销”究竟伤害了谁》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