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国产游戏,为何总能在海外成为“现象级”
中国的游戏很单调,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但并不是一个坏现象。
反而,国产游戏出海,恰恰是靠这样一个“现象级”的现象中,成功孵化。
有志难伸、憋屈得慌,是一个游戏公司负责人和笔者说过的话,现在他在全球市场大开大阖,再不憋屈。
原因是过去他在国内做游戏,有想法的蛇形刁手总是变成非主流,只能做成独立游戏挖掘小众市场,而现在,东边不亮西边亮,总有一个国家的主流需求和他能对上。
从近三年市场收入占比看,策略、角色扮演、射击三类游戏依然是中国自主研发移动游戏出海的主力类型,持续受到海外市场认可,三类合计收入占比稳定在60%以上。其余40%的份额中,每年都有不同游戏类型的成绩凸显。
例如,2020年,放置、卡牌类占比较高,而2021年,多人在线战术竞技类、模拟经营类排在前列。
请注意,这和国内的大主流并不一致(2021年国内游戏市场份额中,角色扮演类占比25%,卡牌类15%,策略类9%)。但龙生九子、种种不同,适合的水土也就让某一个龙子跳出笼子,开枝散叶了。
多元化的游戏类型、多变的运营策略,跳出了国内游戏一个时段一个类型占半壁江山的瓶颈,创造力得到解放的游戏厂商,更有了探索和经济的欲望。
同时,从未有过的体验(手游、风格)也变成了一把洞穿壁垒的尖刀亮剑,为国产游戏在全球市场上披荆斩棘。
逆袭的条件,也就充分了。
结果则不止美日韩(三个国家在2021年为中国游戏出海贡献收益占比合计58.31%),国产游戏在拉美、中东等地的表现也颇为亮眼。
有了先声夺人的爆款,其后还要稳住阵地。
这时候,独有文化的代入感,为游戏出海提供了磐石之坚的支撑。
这种代入感如何实现?
从传播学角度而言,就是接近性原则。
在露娜和《MLBB》的故事中,功夫熊猫是中国元素,是国外较为熟悉的内容,此之谓接近性。
通过这样的接近性,形成亲和力,则可以让更多的中华韵味得到展示。
于是,才有了完全中国风特质的《天龙八部》手游,在2017年闯进了世界游戏排行的前10名的战绩,排在其前面的还有风味不那么浓烈的《王者荣耀》。
“目前国外玩家对东方文化的认知还较为模糊,仅凭一些文化元素可能还不能辨认该游戏是出自中国,还是日韩、东南亚。” 腾讯用户研究与体验设计部总经理陈妍结合对海外十一国游戏玩家的调研结果指出,海外玩家需要通过长期深入的体验,才能对民族和文化艺术产生认知,进而基础到对应的文化价值观,并由此产生对中国的兴趣和进一步了解的想法。
在《原神》中,这种中华韵味的代入感和深度体验,进一步加强。
2022年1月,《原神》官方公布了云堇角色演示“云堇:虹章书真意”,这位京剧元素满满的新角色立刻引发了满堂彩。
而在此之前,类似的中华韵味早就根植于这个虚拟的开放世界之中。
类似的动作也在其他出海游戏中开始深度显现。
三七互娱的模拟经营类游戏《叫我大掌柜》,融入了海上丝绸之路、过年赶集、龙舟等富有国风文化的特色元素,并充分利用游戏载体的互动性特征,将皮影戏、剪窗花、投壶等活动嵌入游戏操作中。
还可以更沉浸感一些吗?
让中华韵味和西式美学深度融合的尝试,也在展开。
在2021年钛核网络推出的朋克风游戏《暗影火炬城》中,其整个游戏背景都是在中国上海,处处展现中国的文化特征,正宗的川面馆,各种带有方言气质的对话,配上美日韩玩家热衷的蒸汽朋克质感,立即在海外各种评测上拿下极高分数。
不断地试错与探索,带来了强劲的回响。
据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与中国游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自主研发游戏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180.13亿元,同比增长16.59%。
中国游戏出海,大势已成。
刊载于《人民邮电报》2022年3月5日《乐游记》专栏326期
作者 张书乐,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中经传媒智库专家,资深产业评论人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