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没有《大闹天宫》的童年是不完整的

2022-08-26 20:0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暑期档向来是国漫的必争之地,2015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票房破9亿元,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破50亿元,其他破亿影片不胜枚举。

说起经典的国漫影片,60年前上映的《大闹天宫》总是绕不过去的作品。因为太过深入人心,以至于很多人以为孙悟空的形象是传统戏剧或年画里原本存在的,实际上它是时任该片美术设计的张光宇创作出来的。

“美猴王”的形象影响了手冢治虫、宫崎骏等动画大师,也成为一条通路,让张光宇这个名字在他逝世50余年后被重新发现和追寻。

张光宇绘《猴王饮酒图》,1960年

在“国产动漫祖师爷”张光宇先生诞辰122周年这天,活字君与书友们分享画家郁风的文章《中国现代美术的先锋——上海的漫画时代》。对于张光宇以及30年代一批老艺术家的历史性贡献,郁风老师的判断是:“我认为中国的现代美术是从30年代上海的漫画开始,成为打开局面的先锋的。”

中国现代美术的先锋——上海的漫画时代

郁风 文

字体设计“时代”,张光宇,1929年

自从1979年星星画展到1989年短短十年时间,西方在一百年来不断演变的种种现代艺术流派,都一股脑儿涌进了中国美术园地。也是由于数十年来的封锁和“极左”路线的禁锢,在中国大陆不但抽象派甚至印象派都被排斥成为禁区。物极必反,年轻人就要千方百计搞出点现代派名堂。美术行家却说,中国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有了现代派油画,不稀罕,只是由于战争和社会变革而中断了没有发展。

张光宇绘《上海漫画》第108期封面,1930

目前美术新潮中一些最活跃的主将们已经陆续到了美国和法国,在后现代主义无边无际的浪潮中追逐着前卫更前卫。而西方搞美术史的朋友,对古老中国的现代艺术如何开始的特殊发展进程都很感兴趣。在美国、加拿大、法国都有学者选择这个研究专题。1991年3月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美术史系曾举办亚洲现代艺术研讨会,我因去了美国,主持的朋友姜苦乐(John Clark)先生特别寄了两盒录音带来,要我随便谈谈30年代我在上海时,现代艺术开始引进时的情况,很抱歉,我至今未还这个债,但却引起我时常回忆30年代繁华热闹的上海滩,虽然那时我还不到二十岁。

譬如我走进新建成的香港太古广场,从建筑外形到内部的吊灯花坛,店家橱窗装饰,都较摩登,有些服装店橱窗还摆出色彩强烈的现代派绘画。走进酒店大堂和咖啡厅,十米高墙则挂着大幅极简单泼染一块水色的抽象画。所有这些不惜工本的艺术展示,无非都是广告。一个现代城市的文化层次、品味,最突出的表现于各种类型的广告,以及反映生活节奏和资讯的报刊。

于是我就想到上海当年十里洋场的租界,是20世纪在中国首先兴起都市文明的地方。洋人资本,洋人商品,新型经济发展需求新的社会资讯,现代艺术的争奇斗艳正符合广告宣传的要求。这是产生新文化新艺术的契机。

1927年11月,张光宇在上海第八届天马会美术展览会留念

恰好30年代初,一些去法国学了新派油画的画家如刘海粟、林风眠、张弦、庞薰琹等都先后回到上海。在上海美专也可以看到他们介绍的后期印象派、野兽派、立体主义、达达派、超现实主义......倪贻德的画很像德朗和郁特里罗,张弦的白描像毕加索,周多的画像杜飞。后来庞薰琹和张弦、倪贻德等十余人组织了决澜社,他们的宣言说:“我们厌恶一切旧形式,旧色彩,厌恶一切平凡的低级技巧......让我们用狂飙一般的激情,来创造我们色、线、形交错的世界吧!”他们主要是针对中国传统绘画的陈陈相因、了无生气,和早期从欧洲移植的油画的保守。这是很有抱负的一群。

但是很不幸,从1931年到1936年,他们辛辛苦苦勉勉强强租或借一小块地方,总算前后开过四次展览会。决澜社的主要代表人物庞薰琹在他写的自传中说:“四次展览会,像投进一块又一块小石子到池塘中去......可是这石子很快沉到池塘的污泥中去,水面又恢复了原样。”他本人从巴黎回国以后一直是失业、贫困,虽有过几次机会可以赚钱,如新造的蒋介石公馆要他画蒋介石军装肖像大壁画,广告公司请他当设计师,月份牌出版商要他画裸体美人,都被他不屑一顾地拒绝了。

邵洵美(后排左1)、叶浅予(后排右1)、张光宇(前排左2),上海1930年代中期

30年代上海滩是有欧洲引进的现代艺术,但只是在美专的教室里、冷落的展览会中和一些艺术家的亭子间里。

然而社会的需求:新建国际饭店的大堂需要一幅中国神话故事的装饰壁画,“大舞台”上演连台戏需要画新布景,英美烟草公司大量发行月份牌和成套香烟小画片,出版物要画封面、插画......

谁去干?漫画家去干了。

正确地说,是有那么一些在上海混饭吃的年轻人,边干边学,后来才成为知名漫画家。

如叶浅予曾专职在三友实业社画广告,还在一家服装店设计女人时装。张光宇是从十五岁就在“新舞台”的京戏班里混,终于被布景师张聿光收为学徒,画了好几年布景。他于20年代初就为石印的《世界画报》画“谐画”,也就是漫画,包括代替照片的钢笔风景。丁聪的父亲丁悚专画时装美人,张光宇后来长期为英美烟草公司画香烟画片、广告、月份牌,还为木器厂设计摩登家具。叶浅予和郎静山一起也搞过摄影。这批“杂家”终于集合在一起,以漫画和出版为共同事业,先后主编出版过《三日画报》《上海漫画》《上海泼克》《独立漫画》等等。30年代中期有个时期,张光宇、正宇兄弟主持当时的出版托拉斯—时代图书公司,名作家邵洵美卖了手中宝贝田黄鱼脑冻投资,当后台老板,同时出版五大期刊:《时代画报》叶浅予主编,《时代漫画》鲁少飞主编,《万象》张光宇和叶灵凤主编,《论语》林语堂主编,《时代电影》席与群主编。当时流行的长篇漫画连载叶浅予的《王先生与小陈》家喻户晓,还拍成电影;鲁少飞的《改造博士》、梁白波的《蜜蜂小姐》以及稍后张乐平的《三毛流浪记》都拥有大量读者。

叶浅予绘《时代漫画》第12期封面画《抚恤金的讨价还价》,1934年

30年代所谓漫画,范围很广:政治讽刺画、幽默画、名人肖像漫画、连环故事画、封面装饰画、小说插图......都通过出版印刷成为具有普遍影响的社会传媒。而他们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主要反映多数中国人的心声:呼吁抗日,反对不抵抗妥协,揭露官僚的腐化贪污,反映小市民的生活情态......

张光宇绘《小姐须知》 封面画,1931年10月

从艺术形式来看,虽然有多种多样,水平不一,良莠不齐,然而主要作者的优秀作品,不但在当时是绝对的前卫,就在今天看来,仍然是经得起推敲的现代艺术。

张光宇绘《时代漫画》第1期封面画,1934年1月

《上海漫画》每期的彩色封面都是有时事政治内容的装饰性漫画,张光宇、叶浅予、胡考、张正宇、鲁少飞、丁聪......轮流执笔,注意形式感,各有不同风格。张正宇的名人漫画肖像,画过蒋介石、宋美龄、孙科等要人,也画过不少当时的明星,即挖苦又毕肖,堪称一绝。

张光宇绘《民间情歌》之“郎君出门早早回,日出走来日入息;路上残花莫要采,家中牡丹正在开。”32×42cm,1930年代

我是从半个世纪后有心人的搜集收藏中又看到这些印刷品的,确实很了不起。杰出的代表应推张光宇,涉及面广,扎实而丰富。如著名的黑白线描《民间情歌》,色彩富丽堂皇的壁画《龙女》和《金瓶梅》插图,成套香烟画片《水浒》叶子,以及许多装饰漫画和封面设计,字体和标志设计,开创一代新风,影响深远。他的画夸张变形而不失稳重,有西方现代派的“抢眼”效果,而骨子里又包含着中国的金石、壁画、戏曲装饰的某些法则和色彩。论者都知道他吸收西方艺术主要是从墨西哥画家珂弗罗皮斯,其实也是互相影响。30年代初,珂弗罗皮斯受一美国杂志之聘在上海工作了几个月,因邵洵美的介绍认识了光宇,两人经常一起跑城隍庙、逛古董摊。珂是墨西哥壁画大师里维拉(Diego Rivera)的学生,对东方艺术倾倒入迷,光宇为他指点之余,也学了他的立体造型技巧。

《上海漫画》的封面中,有一期刊出庞薰琹的油画《无题》,前面是一个机器人和一个中国农村妇女,象征新工业和落后的农业,上面是三个巨大的手指在推动一架压榨机,象征帝国主义、反动统治与封建势力三种势力。形式手法有西欧结构主义影响。这也是打着现代艺术旗号的决澜社唯一通过漫画杂志介绍给社会公众的油画作品。

张光宇绘《西游漫记》第六回,26×26cm,1945年

光宇和薰琹都是我钦佩的前辈艺术家。薰琹后来继续孤军奋战,在油画中国化的创新、装饰艺术和教学等多方面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我和光宇曾在北京同住在一个四合院里达七八年之久,直到他于1965年高血压逝世,只有六十五岁。二十多年来,从上海、香港、重庆以至20世纪50年代后的北京,我们不断有机会在一起。20世纪40年代他在重庆完成的六十幅装饰漫画《西游漫记》、50年代的线描故事画《孔雀姑娘》和《神笔马良》,都是更完美更成熟的作品。60年代初为电影动画片《大闹天宫》设计的人物衬景造型之精彩,更是轰动世界。他于早期吸收的珂弗罗皮斯,到这时几乎看不到他的影子,光宇已完全形成他自己的风格。这些作品的手稿刚出笼我都亲眼看到,当时只觉得这位可亲可爱的老大哥又画出好画,为之高兴,而绝没有意识到它们在中国现代美术的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1930年,张光宇的48个表情连拍

对于一件事物,一个群体,当自己也在其中或贴近它们时,便不易看到它们的前因后果和存在的意义,只有在时间和空间上拉开了距离——譬如我现在离开中国已经两年多,回想这一切才猛然发现,历史的发展是有一条线索清晰可见的。

1941年4月,香港第三届素描研究班。前排左起:胡考、丁聪、张正宇、谢谢、郁风。二排左二起:叶灵凤、叶浅予、郑可、林檎。三排左起:左一特伟、左三黄鼎、左四张光宇、左五糜文焕。

本文为节选

原文刊于《张光宇小集》

相关图书

《张光宇小集》

编者:唐薇 黄大刚

活字文化 策划

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 出版

精选《西游漫记》《水泊梁山英雄谱》及《民间情歌》等张光宇代表作,成书编为三册。夏衍、黄苗子等人回忆张光宇的文章则收入别册《彩笔千秋》。书采用手账式开本,裸脊锁线装订,彩色印刷,随书附赠精美便签本两册,并辅以书盒,兼顾阅读体验与收藏价值。

◆ 作者简介

张光宇(1900—1965)是动画片《大闹天宫》美术设计,中国现代设计艺术奠基人,中国大众美术、商业美术的代表人物。其作品富有形式感,被称为“毕加索+城隍庙”,是西方现代艺术和中国民间艺术的融合。张光宇深刻影响了叶浅予、丁聪、黄永玉、韩美林等一大批画家,开辟了中国现代美术新路,是“一代漫画家的领路人”。

◆ 编者介绍

唐薇,1953年生于北京,画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2009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张光宇艺术研究”,与黄大刚合著《追寻张光宇》及《张光宇年谱》、共同主编《张光宇集》。

黄大刚,1953年生于北京,三联书店副编审。曾策划和编辑父亲黄苗子的散文随笔集(8册)、王世襄之子王敦煌散文《吃主儿》。

原标题:《没有《大闹天宫》的童年是不完整的,“国漫先锋”张光宇和他的朋友们》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