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偏弱,专家建议增强金融政策工具的精准性

澎湃新闻记者 樊盛涛
2022-08-25 17:06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智库 >
字号

7月新增信贷和新增社会融资规模较6月明显回落,企业和居民中长期贷款增长不及市场预期,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仍然偏弱。三四季度,金融如何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又如何防范和化解金融领域风险?8月20日,在“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22夏季峰会”上,多位金融领域的专家就上述问题进行了研讨。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经历了极不寻常的过程。国务院参事、中国银保监会原副主席王兆星认为,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环境中,需要进一步增强金融政策工具的精准性和实效性,助力经济稳定增长。

在稳定宏观经济大盘过程中,货币金融政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今年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3.68万亿元,同比多增9192亿元。制造业贷款新增3.3万亿元,同比多增1.6万亿元。6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1.77万亿元,同比增长22.64%,大幅高于各项贷款增速。6月份,企业贷款平均利率进一步下降至4.16%,处于有统计以来低位。但是,随着最新金融数据陆续披露,有两个现象也应当引起我们的充分关注。

“总体来看,金融政策在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当中,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新的金融数据陆续披露,有两个现象值得我们高度关注。”王兆星说。

一是居民储蓄意愿边际上升,表明消费意愿有所减弱,要警惕居民消费拖累经济增长。根据统计,今年前7月,居民部门人民币存款增加约10万亿元,同比多增超过3.9万亿元,均创近年新高。二季度人民银行储户问卷调查显示,个人储蓄意愿处于较高水平,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58.3%,较一季度上升3.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居民消费意愿低迷。今年上半年,中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增长2.5%,低于人均可支配收入4.7%的同比增速,消费支出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63.7%,也为除2020年以外近十年最低值。

二是广义货币(M2)增速与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剪刀差不断扩大,要警惕出现流动性陷阱。防止出现金融市场流动性充裕与企业流动性紧张并存、央行货币投放增加较多与银行信贷增加较少并存等问题。今年7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2%,高于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速1.3个百分点,同样为近年来新高。7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7561亿元,同比少增3191亿元。其中,住户贷款同比少增2842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同比少增1457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同比少增2357亿元。企业部门融资扩产动力较弱,房地产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融资较为困难。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不足,金融体系充裕的流动性向信贷市场和实体经济传递不够顺畅,金融机构也面临“资产荒”的问题。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镜像。金融数据指标在很大程度反映了实体经济的运行情况。王兆星表示,最新的金融数据反映出,中国经济恢复发展的基础还不够稳固,这也得到了最新发布的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指标的印证。作为先行指标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7月份为49%,较上月下降1.2个百分点,已处于荣枯线以下。7月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数据同比保持了2.7%的增长,但增速较6月份下降0.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较6月下降0.1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增速较6月下降0.7个百分点。稳定宏观经济大盘,需要宏观政策、社会政策等协同发力,关键在于稳定预期、提振信心。同时,要注重短期扩大有效需求和中长期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机结合。其中,金融政策要进一步提高精准性、实效性。

王兆星建议,第一,进一步增强开发性政策性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第二,精准覆盖新市民金融需求,促进社会消费稳定增长。第三,加强对有效投资,特别是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第四,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第五,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理事长、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原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表示,今年上半年,受到新一轮疫情和俄乌冲突等超预期突发因素影响,国内经济面临严峻挑战。随着稳增长政策落实见效,5月份以来经济运行逐步改善,积极因素积累增多。同时,经济下行的压力仍然存在,对金融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尚福林建议,第一,不断提高金融服务效能,更好支持经济稳定发展。 从7月份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结构上看,财政政策的影响是比较明显的。中长期信贷增长偏弱,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居民缺少投资渠道,实体经济有效信贷需求不足,市场预期转弱影响投资消费意愿等挑战。人民银行最新发布的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倾向“更多储蓄”的居民占58.3%,较一季度提高3.6个百分点,处于20年来较高水平。与此相呼应,今年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18.82万亿元,同比多增4.77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0.33万亿元,创出近三年同期新高。另一方面,从二季度银行家调研问卷也可以看出,贷款总体需求指数为56.6%,较一季度下降15.8个百分点,各行业以及各类型企业的贷款需求均有下降,银行部门面临资产荒,与目前社会融资结构表现相匹配。

尚福林表示,在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的同时,更应当关注金融服务效能。一方面,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引导更多资金投向先进制造业、科创企业,更好服务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支持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做好“十四五”规划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融资保障。

另一方面,着力满足新时期金融服务需求。继续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强化小微企业和“三农”金融服务。当前形势下,小微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更加困难,同时小微企业又承载着几亿人的就业,影响着居民消费支出。从这个意义上讲,支持小微企业度过眼前困难,才能稳住就业,增加居民消费支出。

第二,他建议要稳定宏观杠杆率,保持债务总量与经济增长匹配。宏观杠杆率是个金融稳定指标,反映了一个国家各个经济部门的债务规模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从国内情况看,中国宏观杠杆率在疫情发生后也出现了阶段性上升,达到2020年280.2%的高点后,随着经济企稳,宏观杠杆率连续下降。今年上半年,为应对复杂局面,宏观杠杆率再次攀升,上升至一季度逼近前期高点。虽然总体上与国际比较看,中国宏观杠杆率同期增幅明显低于其他主要经济体,仍需要密切关注其他经济体因债务增加、经济放缓所表现出的共性问题。分部门看,由于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采取了一系列稳企业、保就业的措施对冲疫情带来的影响,政府部门和企业部门的杠杆率增长相对较快。要关注逆周期的调控政策对中国债务增长以及产出的影响。

从分子端看,调控政策对债务的影响通常直接体现在当期。要坚持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实现货币政策有效传导,引导资金精准流向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防止资金空转,脱实向虚。从分母端看,调控政策对产出的影响往往有一定滞后性,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加大,分母端仍有可能拉动杠杆率上行。为此,要继续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效率,保持经济增长稳定,使债务总量与经济增长相匹配,实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的目标。

第三,防范信用风险,不断提高资产质量。尚福林认为,一方面,随着经济下行压力映射到金融领域,银行不良贷款反弹压力将会持续增加。受经济下行和行业景气度下降影响,信用风险可能加大。另一方面,由于实施了贷款延期等政策,操作中可能难以判断企业经营是面临短期流动性挑战还是经营受到根本性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真实风险水平可能无法充分暴露,一些本应淘汰的落后产能和僵尸企业有可能得以存续,影响市场出清,进而削弱经济活力。

尚福林表示,“资产质量这些可能的变化直接冲击的是金融部门的稳定,特别是对地方中小银行的冲击更为明显。”前期部分地区中小银行改革化险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仍存在实际风险高于账面水平、存量风险处置难度较大、区域风险相对集中等问题。不良资产的加快暴露,将使得中小金融机构转型发展的包袱更加沉重,风险防控面临更大难度。

尚福林建议,“一方面,要继续做实资产分类,摸清风险底数,充分暴露不良资产,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坚决打击逃废债行为,维护区域信用环境和金融秩序。另一方面,要依靠深化中小金融机构改革,以改革手段破解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拓宽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渠道,从根本上增强风险抵御能力。”

相关分析指出,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5.4%,房地产对GDP的累计同比贡献率为-13.56%,负拉动GDP约0.34个百分点。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进出口银行原董事长胡晓炼认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房地产投资下降是导致中国经济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

2011-2018年,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在25%左右。2019-2021年,这一占比达30%以上。房地产相关贷款占金融机构贷款余额30%左右。胡晓炼表示,“应该说,房地产投资对稳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过度依赖房地产拉动经济增长产生了诸多弊端。”

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不能再过度依赖房地产投资。她建议,当前一方面要处理好多数房企面临的流动性风险,保交楼、稳民生。另一方面,中国投资潜力巨大,有众多新的投资增长点可以抵消房地产投资放缓的影响。

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内,中国投资存在几个不平衡的问题,如面子多于里子,重形象工程,轻环境治理;城市多于乡村,建现代化大都市,轻乡村建设改造;传统加工多于自主创新,重产业链低端制造和代工制造,轻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研发;数量多于质量,产业大而不强问题比较突出等。

胡晓炼认为,“新的投资增长点要解决这些不平衡问题,把短板补上。”一是交通、能源、水利、国土治理、农田改造、城市地下管廊建设、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投资项目,面临巨大的公共投资需求。据有关方面测算,每年仅城市地下管廊建设的投资就高达3万亿元,可拉动经济增长3个百分点。另一个是数字经济、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现代服务业等领域。这些领域是新一轮企业和民间扩大投资的重要抓手。

她建议,开展新一轮投资,完善长效投融资机制是基本保障。对于相当一部分具有准公共性质的项目投资,短期收益虽然不明显,但长期收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能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长期支撑。“为满足此类项目投资需求,需要拓宽可负担的长期资金筹措渠道,过去以土地财政和政府平台为主的融资模式需要调整。”地方政府在经济增长动能转换过程中,要更多发挥市场作用,把准公益性基础设施的使用者付费作为普遍方式,采取低费率、长周期,实现项目使用周期、融资周期的现金流全覆盖。

胡晓炼表示,“要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激发企业和民间投资。资本市场可以替代房地产市场,成为居民长期投资和财产性收入增长的主要渠道。”在大力建设资本市场方面,她建议,加强公司治理至关重要。资本市场允许企业失败,但不能允许欺诈作假,投资机构必须强化职业道德操守,勤勉尽责,监管机构做到“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

胡晓炼称,“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长期看不取决于宏观经济周期波动,而是取决于资本市场是否公开、公平、公正。”经济增长受各种因素影响,时快时慢波动前行,投资者在不同市场不同产品中适时转换,以适应经济发展的变化。但是弄虚作假和被操控的市场会彻底打击投资者的信心,使投资者远离市场。

“要继续扩大资本市场开放,吸引全球资金进入中国市场。发展资本市场是一项战略任务。中国资本市场要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就必须通过开放进一步增强市场的吸纳和包容能力。中国股票、债券市场规模均已位居全球第二,资本市场的开放与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将大大提升对经济增长新动能的支持力度。”胡晓炼说。

    责任编辑:田春玲
    图片编辑:蒋立冬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