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揭晓,上榜书单来了!
8月25日,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揭晓,王松《红骆驼》、艾伟《过往》、钟求是《地上的天空》、郜元宝《编年史和全景图——细读<平凡的世界>》等35篇(部)作品榜上有名。其中有不少作品(多为译作、诗集、散文集、评论集、报告文学)已出版了单行本,澎湃新闻记者特整理了一份第八届“鲁奖书单”,以飨读者。
《过往》 艾伟
《过往》
内容简介:《过往》 的女主人公是一位越剧明星,人称“戚老师”。戚老师早年去省城发展演艺事业,与丈夫两地分居。待其成名,丈夫失踪,她依然把秋生、夏生、冬好三个孩子抛于脑后,再后来又有了数次婚姻。晚年病重,她从北京回到家乡,参与了一场新戏的排演,并迎来了她最后的亲子时光。
《荒原上》 索南才让
《荒原上》
内容简介:在中篇小说《荒原上》里,六位灭鼠队员前往荒凉的雪原。正当灭鼠行动初显曙光,一场突如其来的鼠疫打乱了所有人的阵脚。口罩、消毒液、热开水……在巨大的恐惧中,唯有“我”与姑娘银措的爱情带来了一丝松快。然而,银措家的帐篷只是冬草场里临时的存在,灭鼠行动也终将结束,这场爱情仿佛命中注定般无疾而终。
《T.S.艾略特传:不完美的一生》 林德尔·戈登(英国)
许小凡译
《T.S.艾略特传:不完美的一生》
内容简介:T.S.艾略特,194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一个比起成为诗人更想成为圣徒的人;却因为无法成圣,而成了伟大的诗人。他的诗从生活的酒滓里滤出一部结局早已注定的大戏,呈现的便是一部连贯的灵魂自传,诚恳,直接,比任何旁观者的考语都来得更洞明,更直指人心-——他的生活与作品就这样紧密相联,彼此创造。这部传记就基于这些由诗人亲自作出的表述,并与他实在的生活相印证。林德尔·戈登考察了这位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诗人的一生,那游走于他身上的圣徒与罪人之间的深壑。她将艾略特的生平与作品互参,以理解这位精神的求索者所经受的试炼:他的缺陷与怀疑能让一切过着不完美人生的我们找到共鸣。
《奥麦罗斯》 德里克·沃尔科特(圣卢西亚)
杨铁军译
《奥麦罗斯》
内容简介:《奥麦罗斯》是一部现代人的史诗巨构,对沃尔科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被称为“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诗歌之一”。全诗共七卷八千余行,以圣卢西亚黑人渔民赫克托和阿喀琉争夺美丽的女仆海伦为主要线索,通过一群生活在圣卢西亚的当代人物以及众多来自现实、梦中、历史、经典 的人物,讲述了一个现代版的奥德修斯漫游记。《奥麦罗斯》涉及真实的历史,也是内在流亡者的痛苦所塑造的心灵史诗,它更让我们认识到,所有这一切都关乎我们自身。
《我的孩子们》 古泽尔·雅辛娜(俄罗斯)
陈方译
《我的孩子们》
内容简介:《我的孩子们》是雅辛娜的又一部长篇力作,以作者的祖父——一位德裔教师为原型,描写了沙俄统治末期、苏维埃夺取权力的数十年间,俄罗斯土地上的德裔聚居区——偏远的格納丹塔尔村一个凄美的爱情悲剧,并在这个悲剧的进程中,展开了广阔的历史画卷,以虚实相间的笔触,描写了苏联集体农庄的兴衰和个人命运的沉浮。
《小说周边》藤泽周平(日本)
竺祖慈译
《小说周边》
内容简介:作为“日本寥寥无几值得迻译其全集的作家之一”,藤泽周平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在那些耐人寻味的作品背后,他过着怎样的生活?他如何观察生活,如何获得创作素材和灵感? 《小说周边》是一篇篇平淡随笔,藤泽周平将其私人生活风景娓娓道来,为人为文的品格,跃然纸上;也透露出小说的创作动机、舞台原型的秘密。
《风的作品之目录》 阿多尼斯(叙利亚)
薛庆国译
《风的作品之目录》
内容简介:《风的作品之目录》是阿多尼斯于1998年出版的一部著名诗集,出版后深受各国读者欢迎,收录了诗人十三首极具代表性的抒情诗歌。书中的每一首诗都像风一样席卷人心,是阿拉伯文学当之无愧的最璀璨的明珠。这是该诗集的首个中文全译本,薛庆国为阿多尼斯唯一指定的中文译者。
《岁月青铜》 刘笑伟
《岁月青铜》
内容简介:诗集《岁月青铜》收集了军旅诗人刘笑伟的最新作品。全书分为四辑,共收入诗人近两年来发表的诗歌77首。这些诗作紧扣强军兴军的重大主题,展示了铁血军人的家国情怀和侠骨柔肠。诗作既是作者军旅生涯的深情回忆,也是新时代人民军队重整行装再出发的生动写照,震撼心灵,鼓舞人心,具有鲜明的时代感。
《山海间》 陈人杰
《山海间》
内容简介:《山海间》收录近120首诗,是诗人走遍西藏山山水水写下的心灵之书,是雪域悟道的灵魂之诗、生命之思,也是高原诗歌向着诗歌高原迈进的愿望之书。诗人不是以外来者或者观光者的视角写西藏,而是将个体的生命经验与西藏的社会现实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奇迹》 韩东
《奇迹》
内容简介:诗集 《奇迹》 代表着韩东诗歌创作的最新成果,将其近一两年来创作的125首诗歌新作皆收录于此。这些作品直接、具体地触及生活情状,其中不乏诗人写给毛焰、杨黎、钱小华等朋友的诗歌,以清晰、朴素、简洁的语言写作琐屑、平庸的“日常性”。既是其对以往探索诗与真理的关系的延续,又在诗歌写作中呈现出新的变化,在以往平淡冲和的基础上,更加凸显了其对生命意义的感悟,平静的外表下,蕴藏着深邃的情感与思绪,写得温暖而透彻,具有感人的力量。
《天空下》 路也
《天空下》
内容简介:诗集 《天空下》 既继承了路也过去诗歌飞扬、清朗、豁达的特点,又多有新变:对事物的体察更为深入,对词与物的关系的把握更为精妙,诗意的呈现更为深邃,呈现了汉语的美与自由。尤其,这部诗集中有许多长诗作品,比如《巧克力工厂》,它们探讨人与自然、文化与社会、生与死等古老命题,也隐喻式地表达了诗人对诗歌本身的生产机制的思考,充满人文精神,传达出了一个优秀诗人的沉着、幽默和尊严。
《诗歌植物学》 臧棣
《诗歌植物学》
内容简介:《诗歌植物学》为臧棣自写诗以来,关于植物的诗歌全集,全书290首,涵盖了日常生活中所能见到的全部的植物,是诗歌史上罕见的集中书写植物的诗集,也是臧棣诗歌中独树一帜的一脉,有着高度的丰富性和充足的话题感。它载负着古老的基因,回应着世界文学中现代诗的植物学,如歌德的《植物的演变》、梭罗的《相信种子》、惠特曼的《草叶集》,还有扎根在现代都市的《恶之花》。
《回乡记》 江子
《回乡记》
内容简介:散文集《回乡记》是以江西吉水赣江以西区域的历史与现实的记忆为基准,全面记录了新时期环境下的农民发展的进程,传统与现代,异乡与故乡,出走与回归、新乡贤的情感和命运等多层的农村地域文化尽现眼前,从而展示了一个叫下陇洲的小小村落及其所属的赣江以西地区在历史的进程中所担负的喜与乐,爱与愁,进步与落后等农民问题。在作者近乎田野调查的描述中,农民的切实问题被形象地记录下来,从而也为读者刻画了一幅转型时期的现代农民生活的“清明上河图”。
《大春秋》 李舫
《大春秋》
内容简介:《大春秋》由二十三首诗词出发,从春秋战国到唐宋明清,从千古名士到悠悠古城,从人文胜迹到山川天地,在这些恢弘浩荡而又沉郁厚重的历史与文化场域中,作者漂泊、寻觅、思索、叩问,眷念、批判、热爱、忧契,酣畅淋漓地书写了一幅幅磅礴丰沛、蕴思深刻、充满传奇与智慧的大历史大文化景观。本书分为三辑,分别探寻诗词里的“士”“脉”“道”,不仅收录了李舫具有代表性的散文名篇,如《江春入旧年》《飘泊中的永恒》《春秋时代的春与秋》等,还收录了李舫最新写作的散文,如《千秋一扬雄》《霓虹》《觉醒》《跫音》《山河血》等。
《大湖消息》 沈念
《大湖消息》
内容简介:《大湖消息》记录了沈念近些年多次去往洞庭湖湿地及其他偏远地方的见闻与思考。特别是记叙人和这片土地的命运交集,各种不同的故事,折射出活着之上的喜怒哀乐,像一面面镜子,映照出生物的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曲折与前行,展示出时代变迁中生态、人世间的渐变和嬗变。
《月光不是光》 陈仓
《月光不是光》
内容简介:《月光不是光》收录《我有一棵树》《父亲的风月》《哥哥的遗产》《月光不是光》等散文。书稿中收录的作品以作者自己的故乡陕西塔儿坪为主要背景,回忆了父亲、哥哥及其他亲人,展现了父子亲情、乡土风情,语言朴实流畅,描述了改革开放至今城乡变迁给身在其中的主人公们带来的各种情结,是乡愁,是亲情,是对过往生活的依恋,是对当下瞬息万变生活的恐惧与适应,反映了农村的巨大变化给远离故乡、重返故乡的人们带来的心灵的震动。
《小先生》 庞余亮
《小先生》
内容简介:散文集《小先生》是庞余亮此前出版的《顽童驯师记》的“番外篇”。该书从回忆的视角,以干脆、洁净的语言,叙述了庞余亮15年乡村教师生涯中一个个充满童年情趣的小故事,塑造了以“小先生”为代表的鲜活、立体的人物群像,重构了一个旧日曾经真实存在的,而今已经消逝的完整世界。书中贯穿着尽职尽责、无私真诚、平等宽容、春风化雨式的“爱的教育”理念,洋溢着向上向善的积极力量。
《新时代文学写作景观》杨庆祥
《新时代文学写作景观》
内容简介:《新时代文学写作景观》是批评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庆祥的文学评论集。本书分上下编,勾勒出具有创造力且富有多样性的新时代原创文学写作景观:上编从宏观角度,重点讨论了新时代出现的发展新趋势和文学新问题,着重辨析青年写作的坐标系、非虚构写作的可能和当下症候,以及新南方写作、科幻文学、AI写作等新类型写作方向;下编则从微观方面,以徐则臣《北上》、李修文《诗来见我》、鲁敏《奔月》、葛亮《阿德与史蒂夫》、付秀莹《陌上》、张悦然《茧》、孙频《光辉岁月》、胡竹峰《中国文章》、王威廉《野未来》等9位活跃在原创文学前沿的青年作家的代表作为文本解读范本,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写作的蓬勃之气。
《批评的返场》何平
《批评的返场》
内容简介:《批评的返场》是批评家、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何平的私人文学档案,分为“思潮”“作家”“现场”三辑。“思潮”,是对改革开放时代,尤其是新世纪二十年中国文学的勘探和思考,涉及改革开放时代中国文学整体观、文学和代际、文学和新传媒、世界文学和中国经验、青年写作和公共生活、多民族文学共同体等文学议题;“作家”,是一辑作家作品评论。五个作家,从生于1959年的阿来,到生于1969年的邱华栋,均成名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是宽泛意义上的“同时代作家”。他们曾被命名为“新生代”,至今依然是中国文学最有活力的部分;“现场”希望重建学院批评和文学现场的对话,发现文学新生力量,让中国当代文学的可能性和差异性浮出地表。
《小说风景》张莉
《小说风景》
内容简介:《小说风景》源自批评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莉在《小说评论》开设 “重读现代中国故事”专栏,发表时曾产生广泛影响。在此书中,张莉用随笔式的写作重读鲁迅的《祝福》,郁达夫的《过去》,沈从文的《萧萧》,萧红的《呼兰河传》,孙犁的《荷花淀》,莫言的《红高粱》,余华的《活着》,铁凝 的《永远有多远》……从这些耳熟能详的篇目中,发现那些我们未曾窥见的小说微光;探索作家们的成长革新之路,思考他们如何在百年文学传统的脉络里确立自我风格。通过精微的文本细读,作者带领读者重新认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所关注的核心命题:小说文体的革命、爱情话语的变迁、中国美学风格的构建……呈现百年中国新文学发展的内在美学逻辑。
《中国当代小说八论》张学昕
《中国当代小说八论》
内容简介:《中国当代小说八论》是批评家、辽宁师范大学教授张学昕关于八位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莫言、贾平凹、阿来、格非、迟子建、苏童、麦家、余华的作家、作品的专论。面对这些持续性写作三、四十余年的中国当代作家,本书的每一篇文论,都立足于探讨他们的写作发生、各自的文学地理版图,及其文本内涵,重要文学价值和独特的美学意义,他们的个人文化气度和想象力。
《红船启航》 丁晓平
《红船启航》
内容简介:报告文学《红船启航》共分上下两卷,从历史讲到今天。上卷“红船劈波行”以“从红楼到红船”的历史脉络为主线,讲述了陈独秀、李大钊等党的主要创始人开天辟地的建党历程和中共一大召开的曲折故事;下卷“精神聚人心”以南湖革命纪念馆建设发展史为主题,记录了南湖儿女保护、建设和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弘扬红船精神,描绘共同富裕新画卷的故事。
《江山如此多娇》 欧阳黔森
《江山如此多娇》
内容简介:《江山如此多娇》是中国作家协会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之一,记述贵州的脱贫攻坚战。贵州作为贫困人口较多、贫困面积较大、贫困程度较高的省份之一,脱贫的任务十分艰巨。作者选取了乌蒙山脉、武陵山脉连片贫困区域中的毕节市赫章县海雀村、遵义市播州区花茂村、遵义市正安县红岩村、铜仁市万山区朱砂镇、安顺市紫云县沙坎村这五个最具代表性的帮扶地,进行深入细致的实地调查,见证了“精准扶贫”带给山乡的巨大变化。
《张富清传》 钟法权
《张富清传》
内容简介:本书是目前国内唯一一本关于“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老英雄张富清的文学传记读本。作者深入陕西洋县、湖北来凤,走访了张富清出生、成长、工作、生活过的所有地方,与张富清老人促膝长谈,从他本人及其身边亲友、同事、战友的口中,获取了他94年人生长河所经历的大量完整丰富的细节素材,从解放战争的硝烟战场到平凡的工作岗位,从旧社会苦难的童年生活到新时代琐碎的家庭日常,作者将所见所闻、所知所感凝结成《张富清传》。
《中国北斗》 龚盛辉
《中国北斗》
内容简介:本书是第一部讲述中华儿女独立自主地建设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报告文学。它以北斗系统建设时间为横线,以各分系统团队攻克重重难关为纵线,描述了在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困境下,北斗系统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建设历程。
《国家温度》 蒋巍
内容简介:《国家温度》是中国作家协会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之一。作者深入陕西榆林、新疆和田、贵州铜仁以及上海帮扶的云南等地,宏观、概括地描述脱贫攻坚战给这些地方带来的巨大变化。全国扶贫干部和基层农村干部的工作不仅仅是让一个个村庄和数以千万计的乡亲脱贫,意义更在于未来。
鲁迅文学奖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创立于1997年,是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国家级文学奖之一,每四年评选一次。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评选年限为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设置中篇小说奖、短篇小说奖、报告文学奖、诗歌奖、散文杂文奖、文学理论评论奖、文学翻译奖,每个奖项获奖作品不超过五篇(部)。四年一届的鲁迅文学奖既是对过往文学成就的梳理,也为继续推动文学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