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夜读|煎饼与咸菜构成的寄宿生活
一转眼,经历了一个酷热的暑假后,孩子们又要开学了。在网上看到一些关于初中、高中新生要不要寄宿的讨论,瞬间想起了自己的寄宿生活,一段简朴而又珍贵的青春岁月。
整整二十年前的那个秋天,我升入一所乡村中学。严格来说,那并非一所完全的寄宿学校,因为家在学校周边村子的学生,可以选择走读,在我们那地方这叫“跑校”。而我们这些离家较远的学生,无一例外都选择了住校。每个星期回一次家,周六中午放学离校,周日下午返校。
小学时代从来没有离开过自己的父母,忽然成了寄宿学生,这对一群十几岁的孩子来说,是新鲜而复杂的体验。一切都是陌生的,我们能适应吗?于我而言,最大的挑战不是新的环境、新的同学、新的知识,而是全新的饮食方式。那一张张叠好的干硬煎饼,构成了我人生中一段难忘的回忆。
二十年前的条件与现在不可同日而语,一直到我们这拨学生升入中学时,鲁南一带的寄宿学生依旧保持着以煎饼为主的饮食习惯。
每个周日的下午,家长都会给我们准备好一周的煎饼用量,码齐裹在笼布里,然后炒上一盘咸菜,填进罐头瓶,再给上学生几块到十几块不等的零花钱(视家庭经济情况而定),供学生偶尔买份蔬菜补充点油水。如此,一周的物资就算储备好了。
这是故乡多少年延续下来的寄宿学生统一物资储备模式,但坦白讲,这种模式对学生来说并不怎么友好。
很多人都知道,煎饼是鲁南苏北一带的传统主食,即便现在也是如此。但不同的是,平素的家庭生活中,每家每户除了以煎饼为主食外,也会掺杂一些米面食品,虽不丰富,但总归有些变化。可对我们这些寄宿学生而言,在校期间能吃的只有煎饼,煎饼再好吃,连续吃上一个星期,恐怕也早就腻了。
其实有些学生家境还不错,可以选择更好的食品,但他们一日三餐也还是以煎饼为主。出人意料的,不管穷与富,寄宿学生在饮食上实现了难得的“人人平等”。
现在总结起来,我只能用“故乡的传统饮食惯性太大”来解释这一现象。家长们不是不疼爱孩子,而是在强大的饮食惯性与普遍的相互影响之下,他们压根就想不到去做些变通。人们常说山东人憨厚耿直,其实这话的另一面也可理解为“呆板愚拙”。当然,这并非贬义。
寄宿期间,对我们的胃构成挑战的可不只有那一摞煎饼,还有一罐咸菜。这些咸菜与现在早餐摊上的小菜没什么两样,都是以芥菜为原材料做成的。家长倒上些花生油,放上点葱花酱油,简单翻炒几下,学生一周的“菜品”就备好了。
煎饼加咸菜,这可能是最简朴的“学生餐”了。往往在一开始的几天,大家还能吃得下去,但再往后,就有点撑不住了。有些学生会去学校食堂买点热菜,但印象中,那些菜也往往难以下咽,与生菜唯一的区别可能就是“做熟了”,如果放到现在,这样的食堂大概率是要破产的。
无疑,由煎饼与咸菜构成的寄宿生活,是单调且乏味的,不可能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回忆。很多年以后,当《舌尖上的中国》把镜头聚焦于沂蒙山的风味煎饼时,我也只能微微一笑。
艰苦归艰苦,我们这些学生,依然保留着朴素的本质,不攀比,不抱怨,继续心无旁骛地读书,真有种“箪食瓢饮,不改其乐”的意蕴。
在那样一个穷乡僻壤,很多学生早早就明白了读书改变命运的道理,尽管饮食条件差一点,但丝毫没有阻挡同学们勤学苦读的热情。很多同学在初一时,就已经四点起床,在路灯下学习。我所在的那个班,后来仅研究生就考出了五六个,传为十里八乡的美谈。
其实,这样一种简单朴素、乐而忘忧的寄宿生活,也是很多70、80后的共同回忆。我们手中的煎饼,在不同地方的学生那里可能换成了米饭、烙饼与干馒头,那份经验与心境却是统一的:虽然艰苦,但笃信读书的力量,对未来充满希望。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经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现在的家长与孩子纠结于要不要寄宿,更多是着眼于是否利于孩子成长,是一种主动的选择。人生拥有更多选择权,是时代进步所赐,这也正是曾经那些没有享受优渥条件的人,不断努力拼搏所追求的结果。
马上就要开学了,不管新生们是否选择寄宿,我相信都不是一件需要做出太多权衡的事情。祝愿你们,在人生的新阶段,认真刻苦地学习,自由自在地成长,在无限的希望之光里,迸发出蓬勃的青春力量。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