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整治“毒流量”,对不实信息说“不”
莎士比亚曾说:“谣言是一只凭着推测、猜疑和臆度吹响的笛子。”谣言误导公众、扰乱秩序,会给社会带来恶劣的影响。
然而谣言一直与人类社会如影随形。自古就有“三人成虎”、“空穴来风”、“讹言惑众”等成语,如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达,谣言的传播速度更快了。
近年来,各类混淆视听、引导公众舆论的谣言污染网络环境,部分群体为了获取所谓的“流量”编造、传播虚假信息,而舆论反转频频出现,这不仅损害了用户对平台的信任,而且扰乱了网络秩序。就在今年3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开展2022年“清朗”系列行动,其中一项即为“清朗·打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要求全面清理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和民生科普等领域的谣言信息,打上标签、做出明示;建立健全治理网络谣言工作机制,集中整治网络暴力、散播谣言等问题,切实维护网民利益。
然而,谣言其实已经是部分不实信息传播后的形态。不实信息在前期难以发觉与判断,只有其达到一定量级时,才有可能被发现并研判,最终得到治理并预防再发酵。所以,不实信息的传播是越到后期能力越强越丰富,因此对不实信息的发现与治理就更加困难。
不实信息主要形式包括虚假的专业知识和庞杂的社会类新闻,具体来看有日常主动编造、重大事件中蹭热点型仿冒、演绎摆拍被当作真实事件传播、以讹传讹、信息传递不完整等五种类型。产生的原因包括主观编造、传递失真和接收偏差三个环节,不实信息是更广义的谣言,谣言是不实信息已经传播时的表现。对不实信息的治理其实是与谣言的传播进行“赛跑”,抢在不实信息成为谣言之前将其扼杀。一些不实信息以标题党的方式吸引“毒流量”,采用虚构、仿冒、摆拍、以“网传”“听说”等方式打擦边球等方式制造热点,尽管未形成谣言,但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快、传播渠道多样、辐射面广等特点使得不实信息很容易引起广泛的关注并最终发展成谣言,从而产生恶劣的社会影响。
俗话说,“造谣动动嘴,辟谣跑断腿。”与其在形成谣言后再进行辟谣,不如在源头对不实信息进行打击,事后补救终究是亡羊补牢。但这仅仅靠监管机构或者平台一方的力量是不够的,与不实信息的博弈需要各方协同助力。在“营造清朗网络空间”、推进网络文明建设的背景下,信息传播平台进行追踪打击、专业人员进行内容核实以及有素质的内容生产者和热心的用户进行协助,都是这场博弈中的坚实力量。
首先,信息传播平台无疑需要负起责任。尽管不实信息的传播可能会在短期内提高点击率、观看率,给平台带来流量,但舆论的反转必然会带来用户体验感和信任度的下降,损害平台的信誉,不利于长远发展。对不实信息的打击不仅是平台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信息传播平台不仅需要提升担当意识,也要不断提高技术能力。例如抖音作为主流信息平台,实施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又颇具成效的措施来治理不实信息,即采用预警、分析、验真、标记、辟谣、拦截、提示七大步骤系统,进行前期主动预期分析、中期核实辟谣分层惩治以及后期拦截防止扩散,形成全流程的追踪和治理。资料显示,2022年1月以来抖音共处置不实信息视频超过319万条,对90万条存疑、难以核实但又有争议的视频进行打标提醒。2022年平台对不实信息的研判和处置效率,提升了232%。上线了溯源、打标、粉丝抹除等9项产品功能,其中对不实信息收发账号的追查准确率接近了80%。然而,平台的能力毕竟有限,例如平台审核人员对专业领域的知识并不熟悉,就无法辨别信息的真伪。因此就需要与专业人员进行合作。
专业人员包括专家、高校和相关行业组织等,由这些专业人员对相关信息进行研判,构建信息评议制度,并在必要时开展重大舆情会商,提高应对效率。相关行业组织应完善关于不实信息治理制度,制定防止不实信息的职业道德准则,保证信息传播客观真实,加强对不实信息的监管。
同样,内容生产者和用户也可以参与进来,由热度高、对相关事件有发言权的高质量内容生产者发布真相信息,平台进行推广,来对不实信息进行反击,避免相关内容发酵为谣言。用户则应提高对信息的警觉和识别能力,对于不知真伪的、有诱导性的信息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进行转发与传播,并积极对不实信息进行投诉、举报。或者由用户参与到内容审核当中,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信息进行辨别,并给予一定的酬金来鼓励其积极性。
当然,治理不实信息是为了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需要避免“因噎废食”,避免打击公众的言论发布以及平台信息传播的健康发展。应充分保障公众的知情权与表达权,并使公众在网络信息比较中提高自我甄别能力,提高对信息传播的信任感。(作者为中国政法大学互联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