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内江:村民自制“滴灌器” 千方百计抗旱保粮

2022-08-22 09:5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查看囤水设备

理顺水管

为玉米苗浇水

◇内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艳梅

“快把水管顺一下,绞起了,没来水了!”8月18日上午8点,在东兴区椑木镇红林村的一块坡地,村民胡金兵手持自制的“滴灌器”,一边给玉米苗浇水,一边向身后的李光元、唐金元喊道。

一个长柄水瓢、一段软水管,用几个布条把水管固定在水瓢长柄上,水流够大半瓢后,顺势倒在每株玉米的根部。这就是红林村村民们想出的既节约水,又能有效灌溉的“土办法”。

“不好的就是,水管长达200多米,一个人灌溉,后面必须跟两个人专门负责摆弄水管,以免缠绕或弄断庄稼。”胡金兵说,虽然不是非常方便,但在当前60年一遇的极端高温天气和干旱形势下,有水灌溉就是幸福,能保住地里玉米苗就很知足。

据红林村第一书记鲁朝阳介绍,胡金兵他们劳作的这片土地,共有近100亩,此前一直是撂荒地。今年6月,该村以整治撂荒地为契机,复垦了土地,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并种植了甜糯玉米、大豆,成为了全村的“希望田”。

“可惜,今年天气太干旱了,玉米苗都补了两次。”一旁的村党总支书记石廷洪接过话说。记者注意到,玉米地里的玉米苗长势参差不齐,好的已经齐膝盖高,不好的离地不到10厘米,更有甚者已经枯死,根部土壤已经开裂。

为千方百计保住这些玉米苗,村“两委”协调了村上两个鱼塘作为备用水源,组织工人每天为玉米浇水。难题是,玉米地地势较高,水根本上不去,靠人工挑费时又费力。于是,村民们想到在山顶放置一个大塑料罐,每天晚上把水抽上山,第二天一早再放水滴灌。这就有了文章开头出现的一幕。

“每天早上5点半就到地里了。”胡金兵告诉记者,他和工友们很早就会到地里,一是避开高温作业,防止中暑;二是害怕被暴晒逐渐升高的水温会“烫”死玉米苗。

在现场,记者还注意到几个细节:一是与玉米间作的大豆却未能“喝”上水;二是胡金兵一边浇水一边会扯掉多余的玉米苗;三是前脚浇水,后脚会有两个村民除草。

“这些都是我们精打细算,只为不浪费每一滴水。”石廷洪一边算账一边解释道:“我们与企业签订玉米回收协议,每亩玉米1500株,如果能够成活1000株,就不得亏本。在水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只有先保玉米,再者大豆比玉米更耐旱一些。”

另一边,第一书记鲁朝阳则盘算着如何尽快恢复村上供水管道建设,打通向大清流河取水的最后800米,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为村上的粮田“解渴”。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