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记忆】西南联大叙永分校:西南联大唯一开办的分校
欢迎关注“方志四川”!
西南联大叙永分校
西南联大唯一开办的分校
抗日战争爆发后,北京、上海、天津、南京等东部地区相继沦陷,为延续和保存中国文化命脉,一批大学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内迁。转移到川渝地区的大学最多,其中内迁至泸州的西南联合大学是中国近代的顶尖大学。
1937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校南迁至长沙,成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西迁至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以下简称西南联大)。1940年,日军进攻缅、中、印边境,昆明局势趋紧,相关部门令西南联大做好迁校的准备。当时四川省政府建议在川南选址,但川南沿江城镇已无立锥之地。于是西南联大派出樊际昌教授在川南宜、泸一带踏勘,选择迁校地点,最后选定叙永。
叙永地处四川盆地到云贵高原的过渡带,是宜宾泸州南部区域的中心,交通相对方便,水路可通过永宁河到泸州,陆路可由川滇公路直达昆明;且叙永县城内九宫十八庙,寺庙和祠堂多,能够容纳足够多的学生;同时,叙永县府及当地士绅慨然允诺与接纳联大。1940年11月13日,西南联大叙永分校成立,杨振声任分校主任。
当年西南联大叙永分校租借的房舍基本上都是城里的庙宇和祠堂。在其后的数十年间,由于文化思想的变化和城市改造,那些寺庙和祠堂多已不存。曾经作为叙永分校办公处和教室的文庙,现今是叙永县实验小学;女生居住的帝主宫,现今是宝珠花园居民楼房;工学院男生居住和做大教室的南华宫,现今是叙永县土地整理中心,其中大部分男生住在春秋祠;作为实验室和图书室的天上宫,现今是叙永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当年膳团所在地府城隍庙,变成了叙永县粮食局。这些地方已无当年分校的痕迹可寻,只有春秋祠还大致保留着当年的面貌。
西南联大叙永分校招收1940级新生近700人,设有文学院:中国文学系、外国文学系、哲学心理学系、历史学系;理学院:算学系、物理学系、化学系、生物学系、地质地理气象学系;法商学院:政治学系、经济学系、社会学系、法律学系、商学系;工学院:土木工程学系、电机工程学系、化学工程学系;师范学院:教育学系、英语学系、史地学系,共设5院20系。纪念碑师长姓名录中镌刻有60名师长的名字,教师阵容庞大,均是从昆明本校来的一流教授。其中有现代著名教育家、作家、教授杨振声先生;有来自北京大学的著名法学家、宪政学者、中国现代法学先驱之一的龚祥瑞先生(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著名行政法学家姜明安、律师陈有西等都曾是龚祥瑞先生的得意门生);有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现代明史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的吴晗先生;有散文家李广田;有现代主义诗人、翻译家查良铮(笔名:穆旦)等。
当年西南联大师生艰苦奋发的精神感动山城。有的是海外华侨子女,回国就学,共赴国难,多数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历经艰辛,翻山越岭。同学们入学后,在破庙里煤油灯下看书攻读,刻苦钻研。没有热用水,就到永宁河边洗脸洗衣,听课、实验、阅览、吃住各在一处,白天奔忙其间,夜晚挑灯习作。同学们住的是古庙,有的庙宇早已破烂不堪,几十个学生挤在一间宿舍里,四壁通风,冬冷夏热,常有蚊子、臭虫袭击。吃的是砂子很多的糙米和不见油星的菜。来自菲律宾华侨女生许玉卿因病未得到良好治疗在叙永去世,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安息在城区黑坭湾(现城郊中学)。就在这样的条件下,西南联大叙永分校培养出了一大批人才。其中,有不少学生投笔从戎参加远征军,走向抗日前线,有许多人后来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学者、专家、教授。西南联大精神在叙永生根发芽,写下了难忘的一页,至今仍是叙永学子学习的楷模。
1941年8月中旬,西南联大校务会议决定撤销西南联大叙永分校,学生迁返昆明上学,仍在叙永办先修班。10月下旬,又决定将先修班迁返昆明。
西南联大叙永分校在叙永的时间虽短,但对叙永的教育和文化发展及抗日救亡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共西南联大叙永分校临时党支部组织学生参加叙永县的抗日救亡运动,宣传“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革命主张,激发了叙永民众的抗日热情。这些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的学生,被誉为“抗战的叙永人”。
国立西南联大的校训是:“刚毅坚卓”。在战火绵延、民族危亡的年代,西南联大始终坚持学术自由、教学自由、教授治校、学生自治。西南联大秉承“精神独立、学术自由、以人为本、兼容并包”的大学精神,极大地提升我国大学的学术底蕴和文化内涵,创造了历史上一次次辉煌,谱写出了一个个凯歌。
来源:文旅泸州
供稿:叙永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方志四川部分图片、音视频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图片、音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
原标题:《【记忆】西南联大叙永分校:西南联大唯一开办的分校》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