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社论】打破土地垄断供给,开启住宅新时代
1月15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表示,我国将研究制定权属不变、符合规划条件下,非房地产企业依法取得使用权的土地作为住宅用地的办法,深化利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推动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这意味着政府将不再是住宅用地的唯一提供者,过去那种农村集体土地必须被国有征收之后,再经过土地“招拍挂”才能进行商业开发的局面,将被打破。简而言之,非房地产企业、农村集体组织都将可能成为住宅用地的供应者。
当下的房地产供不应求反映了房地产市场的卖方市场属性。改变这种现状的釜底抽薪之举莫过于让房地产市场成为买方市场,其中重要手段之一就在供给侧发力。
多层次多渠道的住房供给,可以促进住房市场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转变。住房供给主体应该多元化,不仅仅房地产企业可以建设住房,而且非房地产企业取得使用权的土地也可以转变为住宅用地,这都可以扩大住房供给。
不仅仅城市的土地可以建设住房,而且农村的集体土地也可以建设住房。就目前的试点来看,从2011年起,北京先后在朝阳区平房乡等5个集体土地地块开展了租赁住房项目试点,建设租赁住房1.28万套。
但是土地供给多元化,涉及的问题和利益千头万绪,特别是涉及到了中国宪法明确的中国城市土地国有、农村土地集体所有这个“两分”原则。之前改革的突破不大。但是,2013年, 十八届三中全会就提出“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2016年中央深改组通过了《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正式提出农地的“三权分置”;再到这次明确研究打破土地供给的垄断,改革的力度和决心一次比一次大。
打破土地的垄断供给,不仅有助于平抑房价,通过租赁等多种形式满足城市住宅需求,而且将使地方政府摆脱对土地财政的依赖,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它还将让农民公平分享到城市化带来的土地增值收益,盘活农村集体资产,进一步打破“城乡二元”壁垒。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