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建议高铁出带孩子车厢大获支持,真的是因为讨厌熊孩子吗?
文 | 酒颜
近日,熊孩子吵闹的视频经常在网上出现,可能是因为暑假的关系,孩子们参与社会生活增多,新闻也就跟着多了起来。小朋友在高铁座位上上蹿下跳的、不停拍打座椅置物板的、车厢里乱跑的等等视频纷纷在网络上涌现,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现场乘客的无奈,因此,有人建议高铁设置带孩子车厢,得到一众人双手赞成。
这波反熊孩子大战的起因,是前几天在大连开往北京的一趟高铁上,一个小孩子一直很吵闹,同车厢的一名女乘客实在受不了,就上前进行劝阻。没想到,小孩子的几个家长,不去管教孩子,却轮番回怼那名女乘客:“我的孩子我管不好,我控制不了他!” 同行人员附和道:“嫌吵你们坐高级的去。”还有家长称,法律没规定不让喊。
试想如果自己是被怼回来的女乘客,似乎也是无计可施,法律管不了,家长也管不了,网友提出设置带孩子车厢,让这些噪音远离需要安静的乘客,从空间上彻底隔绝开来,这听起来是没有办法中的能立马见效的办法了,但这样把大家讨厌的孩子和家长单独赶到指定区域,真的是好办法吗?
高铁上的噪音引发众怒已经不是第一次成为舆论焦点。借着设置带孩子车厢的话题,有人跟着提出还要设置一个短视频外放、打电话外放声音巨大车厢,一个旅途无聊只想大声聊天车厢。这三个车厢必须有!看完这个大胆的想法,在高铁上被打扰过的人一致点赞,仿佛一旦成真,全世界都能变得清静了。
其实类似的设置也不是没有过,据了解,早在2020年12月24日,铁路部门就已经在京沪高铁、成渝高铁的部分车次试点“静音车厢”服务。旅客乘坐“静音车厢”时,需要遵守 “静音”约定,包括我们最想制服熊孩子的“携儿童出行的旅客照看好孩子,避免喧哗。”还有“使用各类电子设备时佩戴耳机或关闭音源外放功能”,以及“在接打电话或相互交谈时离开‘静音车厢’”。
看到这样的约定,想必每个人出行都愿意选择这种安静的车厢环境吧?但无论是静音车厢还是带孩子车厢、噪音车厢,都是两个极端的设置。对于这种约定,如果有人违反,高铁方面仍然是没有执法权和任何惩戒办法的。再者说,把讨厌的人放在一起未必就能一劳永逸,特别是针对还未建立正确价值观的小孩子来说,让他们在一个可以肆意吵闹的带孩子车厢任性发展,恐怕只会给未来的成长埋下隐患。
纵观历次上热搜的熊孩子大闹高铁等公共场所事件,其中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大家反感的从来都不是不懂事的孩子,而是厌恶背后理直气壮的家长。这些家长在面对孩子有“错”在先时,往往在外人面前溺爱孩子,不舍得管教责罚,更不会主动帮孩子纠正行为。甚至还会责难当事人,跟小孩子一般见识,不懂得将心比心。
家长对孩子毫无原则的放纵,对被影响到的人进行道德绑架,才是大家怨言不断,到热搜发泄的根本原因。高铁上的熊孩子吵闹嘈杂其实是家长的教育出了问题,如果我们在高铁上把这类人单独画个圈,那我们还是有可能在电影院、图书馆、餐厅等等各种公共场合遇到他们。
相信没有哪个乘客是铁了心跟孩子计较的,小孩子对公共场所的生存法则一无所知,但家长不能当个负面例子,孩子迟早要长大,离开父母的庇护独自参与社会生活,这就必须要有人告诉他做人的规矩和道德标准。要教会他,一个人的所有行为,都是建立在尊重别人,遵守社会秩序的基础之上。
治理高铁车厢上管不住熊孩子的终极方法,不是设立带孩子车厢,而是培养乘客的“文明自律意识”,这就还得从监护人方面入手,所有对熊孩子的不满,大部分都来自于熊家长事不关己的态度。熊孩子并不是公共交通上唯一让人心生不满的因素,吃刺激味道的食物,手机外放声音等等成年人的毛病,并不比熊孩子更文明,我们又何必紧盯着尚未成人的孩子呢。归根结底还是成年人的问题,说实话,如果人人都能从自身做起,自觉做到文明乘车、安静乘车,那么,高铁也就没有必要再去设置带孩子车厢或者静音车厢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