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无知者为何喜欢强调经验的重要性?
原创 叶克飞 欧洲价值
前几年,我写过一篇文章,题为《经验也许是这个时代最无用的东西》。有趣的是,它还被收入一些中学模拟试卷,充作阅读理解题。
为何说经验无用?我在那篇文章里是这样分析的:在人类历史上,“经验”甚至一度是最重要的东西。那时,人类的生活半径狭小,许多人终其一生都未去过100公里以外的地方,甚至未曾离开自己的村子;那时,人类的社会关系基本固定,局限于村落和宗族;那时,人类获取资讯的渠道仅仅是口耳相传,即使改朝换代的大事,也可能拖个一段时间才知道;那时,识字的人很少,在印刷术诞生以前,书籍主要靠抄写,因此藏书也是一件异常奢侈的事情,即使是十五世纪的法国国王,那位以藏书甚丰享誉欧洲的查理七世,藏书也不过九百余册……
因此,那句“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会很有说服力。因为在简单而节奏缓慢的小农时代生活中,大多数事情都是重复而为之,比如如何种地,如何割草,如何打柴,如何剁肉,全都是熟能生巧的活计。大多数生活经验也无可取替,比如对天气的判断,对婴儿的照顾等。至于所谓的“人生经验”,当然也以随大流为主,长此以往,自然生出一种对“与别人不一样”的恐惧。甚至可以说,你的经验是唯一可以传于后人的东西。
可现在呢,一个人一天所获取的资讯甚至多于中世纪时代一个人一辈子的信息量。你身边拥有无数获取信息的工具,手机、电脑、电视,即使你坚持传统,抱着字典和辞海不放,也肯定比古人知道的更多。技术固然不是万能的,地球最终是否会毁于技术也是个值得探讨的哲学化命题,但这一切都不是固守所谓经验的理由。
近代以来,人类文明进程飞速前行,以至于人类一旦重拾经验主义,往往就意味着倒退。如果文明即真理,那么理想、创意、情感、信仰和技术,它们的重要性都位列经验之前,甚至将之远远抛离。
经验的极度弱化,是因为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的巨大差异。正如《现代性的后果》一书所言:
“现代性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把我们抛离了所有类型的社会秩序的轨道,从而形成了其生活形态。在外延和内涵两方面,现代性卷入的变革比过往时代的绝大多数变迁特征都更加意义深远。在外延方面,它们确立了跨越全球的社会联系方式;在内涵方面,它们正在改变我们日常生活中最熟悉和最带个人色彩的领域。”
当然,这样的变化并非只是正面的,也有负面因素。著有《现代性的后果》《社会的构成》《民族国家与暴力》《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等经典之作的英国思想家、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就在《现代性的后果》中告诉人们:我们正生活在一个“高度现代性”的时代,现代性的到来所引发的后果已经呈现出激进化的态势。只有理解了现代性制度和全球化的诸多维度及其背景下社会运动所具有的可能性,我们才能真正参透现代社会,审慎地处理现代性的挑战。
书名:《现代性的后果》
作者:[英]安东尼·吉登斯
译者:田禾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4月
吉登斯对“现代性”的时间这样定义:
“现代性指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大约十七世纪出现在欧洲,并且在后来的岁月里,程度不同地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着影响。”
《现代性的后果》写于21年前,也就是1991年。当时的吉登斯正在建立属于自己的学术体系,而他身处的欧洲,也正在告别冷战阴影。
一切看起来都充满光明,但当时的吉登斯显然并不这样认为——几年前的切尔诺贝利事件让苏联人彻底对政府失去信任,也被视为压垮苏联的最后一根稻草,这是政治层面的意义。但吉登斯选择了另一个思考角度——能源是人类步入现代社会的依托,但它也会带来灾难,“现代性”的发展与延伸,到底会为人类带来什么?
在这本书中,吉登斯展示了极大的前瞻性。他预见了全球化时代,还有信息传播的加速。
那么,现代性与传统社会到底有何不同?又或者说,现代性为何能够摆脱传统的桎梏,将人类带入一个新的体系?
在吉登斯看来,首先左右这一点的是时间-空间的分离。正如本文开头所说,传统社会受限于信息和交通的封闭,时间与空间往往被绑定在一起。也就是说,一个很可能一辈子不会离开家乡100公里范围以外的农民,他的时间与空间被牢牢绑定在一起,无法实现认知的突破。但现代社会基于技术的发展,使得空间不再那么重要。人类可以摆脱自身所处地域的限制。这种时间与空间的分离,本质就是全球化的动力所在。
吉登斯还重点描述了一个概念——脱域机制。脱域是“社会关系从彼此互动的地域性关联中,从通过对不确定的时间的无限穿越而被重构的关联中‘脱离出来’”,也就是从时间-空间的绑定中脱离出来的抽象系统。
就如本文开头所描述的那样,传统社会非常强调个体的社会关系,比如你跟父母亲戚关系不好,跟宗族闹翻,就可能寸步难行。但与此同时,这种社会关系体系也相对简单,你只需要按部就班,跟大多数人一样,就能维持稳定状态,可以在自己的家乡生活一辈子。但现代社会则不一样,大多数人都要面对更广阔的社会关系,而这些关系的构建更复杂,也更容易被破坏。书中写道:
“在前现代背景下,基本信任被植于社区、亲缘纽带和友谊的个人化信任关系之中。虽然这些社会联系中的任何一种都与情感性亲密关系有关,但亲密关系本身并不构成维系个人信任的条件。制度化的个人纽带和非正式或非正规化的真诚和荣誉法则,提供了潜在的信任框架。 随着抽象体系的发展,对非个人化原则的信任,成了社会存在的基本要素。这种非个人化的信任与基本信任不同。同前现代的情况比较,现在的人有一种强烈的想寻找可信任的人的心理需要,却缺乏制度性地组织起来的个人联系。”
要让人摆脱这种关系的束缚,脱域机制以及信任就很重要。吉登斯提出的两种脱域机制,分别为象征标志和专家系统。货币是前者最典型的例子,它“是时-空延伸的工具,它使在时间和空间中分割开来的商人之间的教义成为现实”,也就是说。它摆脱了时空的绑定,获得了人们的信任,从而成为流通工具。至于专家系统就更容易理解,比如人们并不认识自己所居住楼房的设计师和建造者,但仍然对其信任,这种信任本身就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绑定限制。
时间与空间的分离,脱域机制的作用,使得世界变得不一样,并在四个维度之下进入现代社会。吉登斯认为,这四个维度分别为资本主义、工业主义、信息监督和军事暴力。
其中,资本主义指的是商品生产的体系,它完全超越了传统社会;工业主义的核心是对资源的利用,强化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信息监督和军事暴力,则在不同层面实现着政治乃至社会领域的控制,当然,也造成了许多冲突。吉登斯一针见血地指出:
“危险的来源不再是无知而是知识;不再是因为对自然缺乏控制而是控制太完善了,而是工业时代建立起来的规范和体系”。
图源 | 网络
作者| 叶克飞
编辑|二蛋
欢迎分享,转载、合作请私信联系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